为什么说,跟本身就很好的人,很难走下去!
发布时间:2025-05-19 10:55 浏览量:2
为什么说和本身就很好的人走下去很难?难度并不在于筛选,而是许多人的内在智力无法支撑他和一个本身就完整的人在一起。
美国心理学家米尔用除艾草里来形容这样一种概念,他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除艾草,里面所装的艾就如同草里的水。假如这个除艾草有刻度,从出生开始刻度就接近于零,然后从父母、朋友、师长等人那里获得爱意,将这些爱慢慢添入这个除艾草中。
你有一滴水就只能给别人一滴水,你有多少爱就能给别人多少爱。如果你的内心枯竭,那么就无从缺爱。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缺爱,在恋爱中的表现则会更偏向焦虑型。
他们的储爱槽激进干涸,更需要的是来自外界的爱,求而不得时就可能会气愤,也会特别想获得情感的高位,期待自己的感受在亲密关系里被完全看见,期待获得被爱的感觉。希望伴侣能以自己为中心,他们会放大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去找一个对自己兼容度很高的伴侣。
相处时另一半会顺从你的要求,彼此发生冲突时也会迁就你,你会感知到自己能支配对方,认为感情无比安全。但也因此你的能量会全部放在安全感的建构上。
假如一个内心完整的人出现在你面前,他会给你稳定的爱,但也会表达他的需求和感受。在你们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会找到一个适合的处理方案。这时你会体验到自己无法从对方身上得到绝对的确定感,会感受到他在和你争夺权利,也会感知到他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不会一直顺从。
所以你很难被他吸引,原因是你渴望的情感关系是能够给自己绝对安全感的,期待自己能把控感情里的权利,更渴望伴侣成为一个服务者,能顺从你迁就你,向你妥协。
于是即使出现了一个本身就很好的人,你也不会选择对方,你倾向于选择的伴侣只是能压抑他的感受,以你为中心的人。而这类人大部分有一个比较强势的养育者,他从小自我就被侵占,适应了与强势的人相处,所以他会压抑自己的感受来迎合你的需求,自身偏向于回避型依恋。
你在和他相处时可以感受到自己能够支配对方,伴侣能够容忍你的脾气,迁就你的需求,你会觉得自己被重视,也会感觉到感情很安全。然而他带来的问题是在感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伴侣会觉得他的需求不被重视,会试图打破这种相处模式,开始和你争夺主导权,甚至会在感受不到你对他的爱以后觉得过往的付出不值得而停止对你输出感情。
同时你也会发现伴侣经常回避冲突,选择沉默逃避。生活中大多数焦虑型依恋的人都会找到一个回避型的伴侣,所以很多人选择的伴侣并不是那个遇到的最好的人,而是被自己对爱的理解以及内在需求支配,选择了一个最契合自己需求的人。
另一半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在许多感情中,如果你、对伴侣有很强烈的不满往往意味着你和对方处于同一个情感世界中,你们相互吸引自身的内在也对应着很明显的缺失,所以你和伴侣会建构出一个负面的互动模式。
两个人都不懂得如何去爱对方,一味的想要索取被爱的感觉,各自都没有力量去提供,所以两人都会产生不满,相互攻击指责,认为对方是一个很糟糕的人。两个不知道怎么爱的人相互都有强烈的被爱的需求,但也会相互损害。
人本身也是在变化的,幸福也是一个经营的结果。想要得到长久的被爱和幸福需要我们自身具备爱的能力,能够成长成为一个内在完整的人。当我们自己能够成长后便会被爱滋养,两个人的互动方式会变得积极正向,友爱流动。
而如果我们一直强调对被爱的渴望,自身却没有创造爱的能力,就会一直在对抗的领域里循环重复,把自己定义成受害者,这样又怎么能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