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中的老兵民警

发布时间:2025-08-04 20:27  浏览量:1

在人民公安队伍里,活跃着许多曾身着戎装的身影——他们是退伍转业军人,如今换上警服,完成了从“军营绿”到“藏青蓝”的蜕变。

脱下军装,他们的初心从未改变;转换岗位,那份赤诚始终滚烫。从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到守护平安的人民警察,变的是身份与职责,不变的是对党忠诚的政治本色、报效国家的满腔热忱,以及心系百姓的深厚情怀。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同聚焦这群警营中的“老兵”,聆听他们续写忠诚与担当的故事,向这些永葆军人本色的守护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赵向红:爱心托起寻亲梦圆

赵向红,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尧都区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从军营到警营,她始终坚守初心本色,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2021年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她深耕派出所基层治理,扎实推进派出所社区警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犯罪等工作,以严谨细致的作风筑牢安全防线。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热心公益事业,工作之余连续九年参与宝贝回家公益组织的志愿活动,积极整理寻亲资料、网上发寻亲帖、参加志愿者群讨论、督促寻亲人采集血样等工作。截至目前,先后直接或间接帮助19个寻亲家庭的亲人团聚,用爱心接续起破碎的亲情。

王福平:军旅淬锋芒警徽映丹心

戎装在身,他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身着藏蓝,他是守护平安的先锋力量。王福平,三级警督,1995年11月参军入伍,服役期间,多次被授予“优秀党员”称号。

2007年,他从部队转业到洪洞县公安局 。从警以来,他因卓越的警务技能,多次被派参加急难险重任务,人称 “铁人王福平”。

脱下军装18年,他始终牢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将 “军人魂”铸进警营。他坚持“一切立足实战、一切为了实战”的原则,严格训练标准,在训练场上,以一种无言的命令,无形的力量,感染和带领着队员苦练特警技能......

从祖国北端的忠诚卫士到华人老家的平安守护者,王福平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何为“若有战,召必回”的军人担当,更以开拓者的姿态为新时代公安工作注入澎湃动能。

程明杰:从军再入警平凡显本色

程明杰,男,58岁,中共党员,1986年10月入伍,2003年12月副营职转业,现任侯马市公安局路东派出所指导员,一级警长。

在部队,两次荣立 “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基层先进个人;2004年入警以来,勇于担当与战友同心协力,工作中破获各类案件千余起,抓获违法行为人900余人次。程明杰同志正是许多军转干部的代表,他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本色,被侯马市人民政府多次授予个人三等功。

余成强:退役老兵的反诈新征程

2004年10月,从部队转业后的余成强借着在部队中锤炼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严谨的思维,迅速投入到公安工作中,成为了一名刑警。面对新型犯罪,他投身于反诈工作,开启了精彩的反诈卫士新征程,日夜钻研诈骗案例,分析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和规律。

一次,辖区内发生一起重大电信诈骗案件,受害者损失惨重。余成强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展开调查。他穿梭于各个部门,收集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不懈的奋战,终于锁定犯罪嫌疑人的藏身之处,在抓捕行动中,余成强冲锋在前,凭借在部队练就的果敢和勇猛,成功打掉一跨境电信诈骗团伙。

为了更好地预防电信诈骗,余成强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他用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他常说,反诈工作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他这个退役老兵,只是换了个战场依然在这场战争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风采,在反诈公安工作的战场上,续写着属于他的辉煌篇章。

2007年退役后在曲沃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工作,现任临汾市曲沃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马庄执法站负责人。

多年来,张巍身上军人的本色与警察的使命,已悄然交融成一股独特的力量,他主动进取,扎实工作,带领中队民辅警开展了 “春运安保专项行动”、“涉牌涉证专项行动”等多次专项行动。每年中高考期间,主动会同教育部门深入曲沃高中、乐昌中学等考点,安排警力加强防范管理,确保道路交通环境安全顺畅。在马庄执法站工作期间,带领执法站民辅警每天在岗在位,稽查布控,并在路查路检中仔细排查每一辆车每一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多次出色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安保任务。他总说 “军营里保家卫国,马路上守护平安”,阵地换了,但守护的责任,从未改变。

岁月流转,制服的颜色从“橄榄绿”变为“平安蓝”,然而时光带不走的,是融进骨血的责任与担当,以永不褪色的军人本色,无声守护着辖区交通的晨昏与四季。

李廷波:橄榄绿与警察蓝的交替

李廷波,男,中共党员,翼城县公安局隆化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1985年参军入伍,曾荣获两次三等功及多次嘉奖。2000年,怀着对守护人民安宁事业的无限热爱换上警服扎根乡村。他用忠诚与汗水在橄榄绿与警察蓝的交替中,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老兵、一名人民警察的无悔人生。他的故事,是奉献的注脚,是初心的见证。

在军营,他铸就坚不可摧的意志;在警营,他用这份坚韧守护乡村安宁。他常说:“农村是根,群众是亲人。”凭借多年在派出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军人特有的坚韧与公正,用乡音乡情和法理情理化解邻里、家庭等矛盾纠纷,成为群众信赖的“和事佬”。他带领民辅警走村入户,开展防火、防盗、防诈宣传,排查安全隐患,始终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被群众亲切称为“穿警服的贴心人”“村里最靠得住的民警”。

四十载春秋,两身制服,一颗赤心。光阴流转,从 “武警”到“乡村卫士”,变的是岗位和战场,不变的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职责的无比敬畏。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李廷波依然步履坚定,用忠诚、担当和奉献,继续书写着一名老兵、一名老警的初心故事,守护着他深深眷恋的这片土地和人民。他的身影,是乡村振兴平安乐章中一个坚定而温暖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