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成长印记 激昂奋进力量 | 创意思政情景剧探索毕业教育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07 20:47 浏览量:2
7月6日晚,长沙校区一号院田径场灯光璀璨、气氛热烈,国防科大电子科学学院第四届毕业思政情景剧——《我们在这里成长》精彩上演。通过思政情景剧形式深化毕业教育是该学院一直以来的特色传统,这届毕业思政情景剧深入贯彻“能动思政、贯通育人”理念,以情景再现形式生动展现学员在校学习成长的精彩时刻和感动瞬间,将思政课、毕业教育与舞台艺术深度融合,在沉浸式教育中让毕业学员再次拔节淬火,汲取奋进力量。学校政委陈国强出席。
副政委兼纪委书记张战参加。
第一篇章 心忧天下,咬定青山不放
忠诚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本色和灵魂,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心系祖国、矢志强军。军人博士孙忠镇的思享课,深情讲述了一名科大学子在经历多次选择与奔赴中,始终坚定科技强军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电子铁军用脚步丈量信仰、用热血铸就忠诚的铮铮誓言。
情景小品《点位上》,讲述了一名军人学员和一名地方学员执行重大任务的故事,两人从“彼此嫌弃”到“精诚合作”到“圆满完成任务”,“不管是地方学员还是军人学员,都是电子铁军不可或缺的一员。”导师的一句话,道出了两人共同的心声——“奔赴祖国和强军的召唤”。
歌舞《永远的召唤》以深情宏阔的旋律,唱响了毕业学子根植内心的家国情怀,唱出了用青春书写忠诚的坚定决心。
第二篇章 志在高远,敢问路在何方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只要胸怀远大理想,坚定勇毅前行,就一定能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地方博士邱祥风的思享课,讲述自己三段难忘的“锤炼”,在一次次战胜艰辛与挑战中淬炼了韧性、磨砺了意志、赢得了荣光,真正读懂了“被锤炼过的钢才撑得起重量”,从而毅然选择“毕业留校读博后”,继续为科技强军贡献力量。
今年成功考取学校文职的地方研究生王磊、张恒,通过音乐情景剧《孔雀蓝的决定》,将自己考取军队文职的经历搬上舞台,真人真事与真情实感的叠加,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展现了该学院以高地文化为牵引,在教育引导地方研究生报考军队文职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歌舞《你是最可爱的人》以真切的音符、深情的演唱、感人的舞蹈完美组合,将主题进一步升华,生动演绎出对“志在高远”的最好赞颂。
第三篇章 为国舍命,不破楼兰不还
奉献是最壮美的青春乐章。在奉献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不仅是学员的成长秘诀,更是一线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地方本科学员李昌益在思享课中分享了成长过程中敢于尝试、敢于挑战、敢于追求极致的故事,这“三个敢于”激励着他攻克一座又一座制约战斗力的“楼兰城”。
情景讲述剧《成长》,以亲人视角讲述了基层队干部立足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的故事,婆婆充满包容的自语、爱人满带泪水的倾诉、学员真挚的表达、孩子稚嫩的诉说,朴实的话语既道出了对队干部工作的全力支持,更饱含着理解和心疼。敬业奉献让他们结成了“成长共同体”,也铸就了“凡者不凡”。
每名学员成长的背后都会有故事,队干部、学员、家人都是写故事的人,歌舞《写故事的人》将剧情恰到好处地无缝衔接,伴着深情柔美的歌声,一幅“奉献者用奉献精神踩实奋斗足迹”的感人画卷徐徐展开。
第四篇章 众志成城,强军兴国建功
力量源于团结,团结才能胜利。在学员成长成才过程中,同舟共济的团结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对他们的成长也最具启示。军人本科学员陈雨森的思享课,讲述自己两次担任骨干的难忘经历,在实践成长中深化了对团队的理解——“真正的团队,不是一个人的冲锋,而是一群人的心跳同频共振。”
情景评书《逆战》再现了今年大四军人学员备战联考的感人故事,从差强人意到优良率100%,他们上演了一场逆战,实现了最终逆袭,背后的制胜密码不是天赋,而是“人心齐,泰山移”的团结奋斗。
歌曲《五公里》的高亢激昂旋律,唱出了科大学子锐意拼搏、勇创一流的精气神。
原创歌曲《在这里成长》作为点题之笔,深深触动毕业学子内心,既表达了他们对母校的不舍和感恩,又道出了他们经过母校培养更加自信满满,满载祝福嘱托勇敢地奔赴新的战位。
随着毕业学子许下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情景剧在歌舞《满天星》中落下帷幕。“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满天之星必将结成“打赢星座”、汇成“强军星云”,因为他们心中都始终刻着一个共同印记——电子铁军。
紧跟高地号角,筑牢思政阵地,电子科学学院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深入贯彻学校“政治+军事+科技+文化”人才培养理念,弘扬高地文化,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五育”并举,以“能动”激活育人全链,以“贯通”重构育人体系,着力在拓展思路、创新举措、灵活方式和提升质效上使劲用力,多维度深入探索“十个思政”育人路径,切实在点燃、激活、圆梦、感动中为大思政育人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