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野草花——瓜蒌

发布时间:2025-07-08 15:22  浏览量:5

我们小区门前的绿花坛里长出了一片瓜蒌,最近正开花,纯白色,边缘似丝状流苏,有种朦胧美。瓜蒌,学名栝(gua)楼,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可达10米。别名天葙、苦瓜、山金匏。分布于中国辽宁、华北、华东、中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和云南。生于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村旁田边。

【形态特征】

块根圆柱状,粗大肥厚,富含淀粉,淡黄褐色。

茎较粗,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

叶片纸质,轮廓近圆形,长宽均约5-20厘米,常3-5(-7)浅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仅有不等大的粗齿,裂片菱状倒卵形、长圆形,先端钝,急尖,边缘常再浅裂,叶基心形,弯缺深2-4厘米,上表面深绿色,粗糙,背面淡绿色,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基出掌状脉5条,细脉网状;叶柄长3-10厘米,具纵条纹,被长柔毛。卷须3-7歧,被柔毛。

花雌雄异株。雄总状花序单生,或与一单花并生,或在枝条上部者单生,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粗壮,具纵棱与槽,被微柔毛,顶端有5-8花,单花花梗长约15厘米,花梗长约3毫米,小苞片倒卵形或阔卵形,长1.5-2.5(-3)厘米,宽1-2厘米,中上部具粗齿,基部具柄,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状,长2-4厘米,顶端扩大,径约10毫米,中、下部径约5毫米,被短柔毛,裂片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3-5毫米,全缘;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长20毫米,宽18毫米,顶端中央具1绿色尖头,两侧具丝状流苏,被柔毛;花药靠合,长约6毫米,径约4毫米,花丝分离,粗壮,被长柔毛。雌花单生,花梗长7.5厘米,被短柔毛;花萼筒圆筒形,长2.5厘米,径1.2厘米,裂片和花冠同雄花;子房椭圆形,绿色,长2厘米,径1厘米,花柱长2厘米,柱头3。

果梗粗壮,长4-11厘米;果实椭圆形或圆形,长7-10.5厘米,成熟时黄褐色或橙黄色;

种子卵状椭圆形,压扁,长11-16毫米,宽7-12毫米,淡黄褐色,近边缘处具棱线。

花期5-8月,果期8-10月。

【中药记载】

⑴《本草衍义补遗》:“栝楼实,《本草》言治胸痹,以味甘性润,甘能补肺,润能降气。胸有痰者,以肺受火逼,失降下之令,今得甘缓润下之助,则痰自降,宜其为治嗽之要药也。又洗涤胸膈中垢腻,治消渴之神药也。”

⑵《纲目》:“张仲景治胸痹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结胸满痛,皆用栝楼实,乃取其甘寒不犯胃气,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也。成无己不知此意,乃云苦寒以泻热,盖不尝其味原不苦,而随文附会尔。”

⑶《本草述》:“栝楼实,阴厚而脂润,故于热燥之痰为对待的剂,若用之于寒痰、湿痰、气虚所结之痰,皆无益而有害者也。”

⑷《本经逢原》:“栝楼实,其性较栝楼根稍平,而无寒郁之患。”

⑸《重庆堂随笔》:“栝楼实,润燥开结,荡热涤痰,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有独擅也,(魏)玉璜先生言之最详。”

⑹《本草便读》:“瓜蒌,性味与花粉相同,惟润降之功过之。故凡上焦郁热,垢腻痰火咳嗽等证,皆可用之。一切肺痈、肠痈、乳痈之属火者,尤为相宜。”

⑺《本草思辩录》:“栝楼实之长,在导痰浊下行,故结胸胸痹,非此不治。然能导之使行,不能逐之使去,盖其性柔,非济之以刚,则下行不力。是故小陷胸汤则有连、夏,栝楼薤白等汤则有薤、酒、桂、朴,皆伍以辛苦迅利之品,用其所长,又补其所短也。”

⑻《医学衷中参西录》:“栝楼,能开胸间及胃口热痰,故仲景治胸结有小陷胸汤,栝楼与连、夏并用;治胸痹有栝楼薤白等方,栝楼与薤、酒、桂、朴诸药并用。若与山甲同用,善治乳痈;若与赭石同用,善止吐衄;若但用其皮,最能清肺、敛肺、宁嗽、定喘;若但用其瓤,最善滋阴、润燥、滑痰、生津;若但用其仁,其开胸降胃之力较大,且善通小便。”

⑼《本草正义》:“蒌实入药,古人本无皮及子仁分用之例,仲景书以枚计,不以分量计,是其确证。盖蒌实能通胸膈之痹塞,而子善涤痰垢粘腻,一举两得。自《日华子本草》,有其子炒用一说,而景岳之《本草正》,只用其仁,张石顽之《逢原》,亦云去壳纸包压去油,则皆不用其壳,大失古人专治胸痹之义。且诸疡阳症,消肿散结,又皆以皮子并用为捷。观濒湖《纲目》附方极多,全用者十之九,古人衣钵,最不可忽。惟近今市肆,以蒌实老时,皮肉不粘,剖之不能成块,凡用全蒌者,皆乘其未老之时,摘取曝干而剖为数块,方能皮肉粘合,以取美观,然力量甚薄,却无功效。所以颐欲用其全者,宁以蒌皮、蒌仁,列为二物,乃能得其老者,始有实验,若但书全瓜蒌三字,则用如不用,此亦治医者不可不知药物之真性情也。即使但用其皮,亦是老而力足,疏通中满,确有奇能。”

【炮制要点】

当果实表面有白粉,变成淡黄色时,分批采摘,悬通风处晾干,即成全栝楼;

将果实从果蒂处剖开,取出瓜和瓤和种子,晒干即成栝楼皮;

瓜瓤和种子放入盆内,加草木灰;

雄株在栽种后第3年10月下旬挖取块根,去净泥沙,刮去粗皮,小的切成10-20cm长,大的可纵剖成2-4瓣,晒干或烘干,即成天花粉。

【现代研究】

1、祛痰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从瓜蒌皮中分得的总氨基酸有良好的祛痰效果。

2、泻下作用

瓜蒌含致泻物质,有泻下作用。瓜蒌皮作用较弱;仁作用强;瓜蒌霜则作为缓和。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瓜蒌不同部位的扩冠作用强度为:瓜蒌皮>瓜蒌霜>瓜蒌子>瓜蒌仁>瓜蒌子壳。

4、抗菌作用

1:5-1:1瓜蒌煎剂或浸剂,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并对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及星形奴卡氏菌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5、抗癌作用

动物试验表明,瓜蒌对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抗溃疡作用

实验表明较高剂量的TKE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及抗溃疡作用,TKE 能减轻乙酸引起的溃疡,说明TKE可能具有治疗慢性溃疡的作用。

【栽培管理】

因该种为传统中药天花粉和栝楼,故在其自然分布区内、外,广为栽培。

因其喜温暖潮湿气候。较耐寒,不耐干旱,选择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地块栽培为好。不宜在低洼地及盐碱地栽培。

可采用分根和种子繁殖方法人工栽培,栽种后,每年春、冬季各中耕除草1次。每次中耕除草后,均结合施肥。当茎蔓生长至30cm以上时,需搭棚架引蔓上架。茎蔓上架后,注意修枝打杈,去掉弱蔓、徒长茎蔓,过多腋芽分枝,促使养分集中,以利结果。开花结果期应进行人工授粉,重施基肥。

栝楼栽后2年~3年开始结果,因开花期较长,果实成熟不一致,需分批及时采摘。然后将果实悬于通风处晾干,即为全栝楼。将鲜栝楼果实用刀切开,将种子取出晾干,即为栝楼种子,皮为栝楼皮,将根挖出晒干即为天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