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买美国的账,川普“窝里横”要自己人买单,还将干一件大事

发布时间:2025-05-19 15:54  浏览量:2

声明:本文的国际资讯均源于公开信息整理,旨在提供多元视角参考。文章内容是在广泛引用网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的专业思考与分析进行撰写。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信息具有时效性与动态性,部分内容可能随实际情况变化而调整。本人尽量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观点表达上,严守中立原则,呈现国际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

刚从中东回来,特朗普就要开火了。

枪口对准的不只是敌人,还有自己人。

“战斗才刚刚开始!!!”这是他在5月17日发布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

这不是普通的喊话,是一场战斗的号角。

首先动手的,是美国的大公司,沃尔玛。

沃尔玛最近想涨价。理由呢?关税。

特朗普不答应。

翻译:特朗普威胁沃尔玛,要求其“承担关税”

他在社交平台上写得清清楚楚:

“沃尔玛应该停止将关税作为提高价格的借口。

沃尔玛去年赚了数十亿美元,远超预期。

沃尔玛和中国应该‘吃下关税’,不要向尊贵的顾客收取任何费用。”

可这不是全部。

比沃尔玛更紧张的,是那些紧跟其后的巨头:微软、福特、美泰、爱马仕。

这些公司纷纷悄悄提高售价。特朗普火了。

微软已经调高了Xbox主机和手柄的价格,美泰也准备涨玩具的钱。

连爱马仕都要在美国市场提价。

而福特,更是上调了几款主打车型的售价。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从日用品到汽车,从玩具到奢侈品,美国人买什么都要花更多的钱。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 加文·纽森

这时候,特朗普开始重新布局自己的“关税战场”。

他清楚,现在不是打中国那么简单,而是要和整个市场杠上。

他盯的不止是定价,更是控制权。

背后是什么?

是全球供应链重组,是美国产业链被“高关税”搞得七零八落。

以前美国靠的是低价,现在变成了高成本、高通胀、高风险。

特朗普自己也知道,这事一旦失控,就是选票大流失。

所以他打出组合拳,一边批企业,一边骂联储主席鲍威尔。

鲍威尔(前)特朗普(后)

鲍威尔不配合降息,他就骂“太晚先生”,还说这人“迟钝、拖拉、能力差”。

他对经济的控制欲,已经不仅是政策,而是个人意志的表达。

不止关税,5月19日晚上,特朗普要干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1. 与普京通话,以“制止这场平均每周造成超过5000名俄罗斯和乌克兰士兵死亡的‘血腥屠杀’以及贸易”为题。

2. 他要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

3. 他和泽连斯基一起开了一场和北约的会议。

特朗普写道:“希望这将是富有成效的一天,停火能够实现,这场极其暴力的战争,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能够结束。”

可在外界看来,这一切更像是抢风头。

欧洲国家发现,自己又被晾在了一边。

特朗普从未掩饰他对欧洲的“轻视”,他要的是控制全局,而不是听各国意见。

他一边和普京套近乎,一边喊话北约国家,这样的外交策略,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危险。

危险在哪?

在于他对全球秩序的态度越来越“反规则”。

早在前几天,他就对媒体说:美国不想再和一百多个国家一个个谈判。

他的意思很简单:我们说什么,你们听着就行。

特朗普准备单方面发函给部分国家,宣布征收新关税。

他不再想通过WTO或任何多边组织达成协议,而是要让美国主导一切。

这个决定,在欧盟内部引发了强烈不满。

但他不在乎这些盟友想什么,他只关心:美国是不是赢家。

问题是,这种“单边战法”,不仅没有让美国变强,反而让美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越来越孤立。

他退出WTO争端机制,推迟对关键法官的任命,世界贸易法院陷入瘫痪。

可国际社会不都认这一套。

中国、巴西、印度等国正在另起炉灶,试图绕开美国。

特朗普呢?仍沉迷于“我说了算”的世界里。

这些年他喊出的“让制造业回归美国”,喊得响,却没见几个工厂真的回来了。

反倒是通胀飙升,企业成本加重,普通消费者遭了殃。

美国人本以为能在超市里买到便宜货,现在发现连鸡蛋都贵得离谱。

说到底,是他自己制定了一套没人愿意跟随的游戏规则。

他打关税战、撕贸易协定、挑动地区对抗,还要所有人都叫好。

可现实中,美国信用等级下调,债务负担增加,股市剧烈波动。

甚至连他自己提名的官员,都一个个站到他对立面。

鲍威尔、蓬佩奥、蒂勒森、彭斯……

这些曾经的盟友,现在都变成了“战斗对象”。

蒂勒森

而特朗普本人,就像他最爱的那个词一样——“战斗”。

这不是外交斗争、不是政策协调,而是一场场意气之争。

你不顺我意,我就开火。

不管你是企业、盟友、机构,还是曾经的副手。

他对每一个敢于说“不”的人都要“斗到底”。

这,就是特朗普的风格。

而这场风格的延续,现在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个充满对抗、充满冲突、甚至带点讽刺意味的阶段。

就像那句再也熟悉不过的话:“战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