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发布时间:2025-05-26 19:04 浏览量:5
伟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伟人多处提及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三本古典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号入座,恰如其份。笔者结合伟人《口头政治报告》的上下文,谈谈自己肤浅的感悟。
第三处: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就是知识分子;梁山泊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就不行,当然没有别人也不行。无产阶级要翻身,劳苦群众要有知识分子,任何一个阶级都要有为它那个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
[感悟]:伟人这段关于“知识分子”的话题,主要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纠正党内有些同志对“知识分子”的身份模糊认知,“知识分子不一定都是理论工作者”。反过来,理论工作者一般都是知识分子。
二、要充分认识知识分子在革命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党里头,知识分子的增加是很好的现象。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
三、举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实例,论证从古到今,每个朝代都有为其国家服务的知识分子。
1、“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知识分子,那个穿八卦衣拿鹅毛扇子的就是知识分子”。伟人这句话的语言艺术在于,对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定义,避开了生硬的死搬名词解释,而是用大众语言,从着装(穿八卦衣)、举止(拿鹅毛扇子)两方面通俗化描述,形象、直观地展现古代知识分子形象,让人们可知可感。
A)古:“梁山泊没有公孙胜、吴用、萧让这些人就不行,当然没有别人也不行”。
①公孙胜,蓟州人氏,自幼习武修道,师从罗真人学得呼风唤雨之术。在梁山泊位列第四,星号天闲星,与吴用共同掌管兵权。其道术在破高唐州、征辽国等战役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②吴用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原为山东郓城县东溪村私塾先生,因智谋过人被推举为梁山泊军师,绰号“智多星”,位列梁山好汉第三位(天机星)。
③萧让,文人特质:作为梁山少数文士之一,萧让保持读书人本色,不卑不亢,与其他好汉相处自然,无文人常见的傲气或自卑。藏锋智慧:他虽武艺不俗,但上山后仅发挥书法特长,低调行事,最终被蔡京留用,得以善终(任门馆先生),被评价为“梁山被低估的英雄”。
当然,尽管他们能力非凡,但没有其他人的组织实施,谋划得再周密,也还是一纸空文。伟人这里也指出了知识分子与其周围的人之间的水乳交融关系
B)今:无产阶级要翻身,劳苦群众要有知识分子,任何一个阶级都要有为它那个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
C)中:我们中国的奴隶主也有为他们服务的知识分子,周公旦[40)就是奴隶主的圣人。至于封建时代的诸葛亮、刘伯温[41],《水浒传》里的吴用,都是封建社会里的知识分子。
①周公旦,周武王之弟,西周初年政治家。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称为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
②诸葛亮(一八一一二三四),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主要谋士。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著名的“隆中对”。
③刘伯温,即刘基(一三一一一一-三七五),浙江青田人,元末进士。受朱元璋礼聘参加起义军,提出时务十八策。明朝建立后,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D)外:奴隶主有为奴隶主服务的知识分子,就是奴隶主的圣人,比如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
①亚里士多德(公元前三八四一前三二二),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②苏格拉底,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四、伟人重申:在对待知识分子态度上,我们应该采用有错必纠的方针,扶正知识分子的地位,全社会形咸“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为实现我党“打败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①坚持有错必纠的方针,扶正知识分子的地位:因为整风审干,好像把知识分子压低了一点,有点不大公平。好像天平,这一方面低了一点,那一方面高了一点。我们这个大会,要把它扶正,使知识分子这一方面高一点。
②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我们要欢迎他们为我们党服务,为我们党的利益而奋斗,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③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经济部门,我们的群众团体,要吸收广大知识分子为我们服务,我们要尊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