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14 国关税方案对东南亚施压

发布时间:2025-07-09 03:13  浏览量:3

周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 “对等” 关税的暂停期限延长至 8 月 1 日,但这丝毫未让中国感到安心。

相反,华盛顿同时决定对 14 个国家加征最高 40% 的关税,其中不少是中国的亲密贸易伙伴,这可能让中国政策制定者愈发觉得陷入困境。

尽管此前在伦敦的突破性会谈已为取消多数双边出口管制奠定基础 —— 从中国的稀土限制到美国的航空发动机和芯片出口管制均在其列,但美方仍出台了上述关税措施。

分析人士表示,5 月达成的 90 天贸易休战将于 8 月初到期,美国此次推出的关税方案是一项精心策划的策略,旨在孤立中国,并增强自身在后续贸易谈判中的地位。

“特朗普新宣布的关税…… 是‘脱钩’议程的延续,” 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称。

“这既是施压也是分化:信号很明确 —— 像越南这样‘合作’的国家能得到优待,其他国家则要面临高关税,” 他说,“其目的是迫使东南亚国家选边站,加入美国在经济上孤立中国的行动。”

除了对日本和韩国加征 25% 的关税外,美国还将重点放在了东南亚 —— 该地区现已超越欧盟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在由 10 国组成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中,有 6 个成员国收到了关税通知:马来西亚 25%、印度尼西亚 32%、柬埔寨和泰国 36%、老挝和缅甸 40%—— 这两国是此次 14 国关税名单中税率最高的。

而未被加征关税的包括新加坡(美国对其存在贸易顺差)和越南(该国近期与美国达成了一项协议)。

“这些关税表明,美国仍在致力于推动自身及贸易伙伴与中国实现战略性脱钩,” 新加坡地缘政治咨询公司亚表示。

他补充道,美国加征关税也是对中国产业政策的回应。

“最新的关税表明,特朗普确实对东南亚有意见 —— 该地区已成为中国投资和出口的热门目的地,导致美国对多数东盟国家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

这个由 10 国组成的东南亚集团被视为中国商品转口美国的最重要地区。

“美国将目标对准转口贸易,意在削弱中国在供应链中的地位,” 国际新经济研究院院长表示。

摩根士丹利估计,若新关税生效,亚洲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将飙升至 27%,并警告称贸易紧张局势正重回风口浪尖。

“我们认为,这正将我们推向战术升级的局面,” 该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在周二的报告中写道。

“这一动态,再加上可能对医药和半导体行业加征关税、中美谈判以及转口贸易问题,都意味着不确定性很可能持续存在,进而影响企业信心、资本支出和贸易周期。”

其他收到关税通知的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南非、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孟加拉国、塞尔维亚和突尼斯 —— 这些国家均是 “一带一路” 等中国主导倡议的参与方。

面对美国的关税战,中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策略。这一策略,再加上中国的经济韧性和出口管制措施,使其获得了比其他国家更多的面对面谈判机会。

中国官员也向其他国家发出强烈信号,警告它们不要以损害中国利益为代价与美国达成协议。

智库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表示,特朗普单方面加征关税,凸显出他未能在 90 天期限内与贸易伙伴达成协议。

他认为,尽管越南如今面临更高关税,但凭借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仍有机会。

美国对越南加征的 40% 转口关税,低于对中国直接出口商品的税率。

瑞银估计,当前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总加权平均关税率约为 43.5%(包括前几年已实施的关税)。摩根士丹利则认为这一比例约为 42%。

“就越南而言,下一步是明确何为转口贸易,以及判定一件产品是否为本地制造所需的原产地成分比例,” 他说。

特朗普对中国伙伴采取强硬立场 —— 包括威胁对金砖国家加征 10% 关税 —— 这与其对中国竞争对手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政府于 5 月与英国达成首项协议,同意将基准关税设定为 10%。

欧盟领导人本月晚些时候将访华参加峰会,商讨双边贸易争端,目前看来欧盟未收到关税通知。

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印度这个因中美竞争有望获得更多制造业转移的人口大国,似乎即将与美国达成协议。

但有一点很明确。“美国意图通过这些谈判,迫使各国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美谈判,显然也会使第三国与中国的关系变得复杂,” 他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