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将紫鹃送给林黛玉,是她一生最失误的决定,待到醒悟为时已晚
发布时间:2025-05-19 20:08 浏览量:1
文|一说红楼
编辑|一一
紫鹃,在《红楼梦》中的每一次出场,都和林黛玉息息相关。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是林黛玉身边最亲近的丫鬟,也是在黛玉弥留之际唯一寸步不离守在黛玉身边的人。
图|紫鹃
贾府上下,表面上看着繁华热闹,内里却腐朽破落,人人勾心斗角。
紫鹃和林黛玉之间超越主仆的情谊,却是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红楼梦》中不乏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丫鬟。
稳重的袭人、机警的平儿、忠心的紫鹃。
虽然袭人和平儿对主子不可谓不尽心竭力,但紫鹃对林黛玉的忠义又和旁人不同。
可以说,她是红楼一众丫鬟中,最突出的一个。
第57回,曹雪芹写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在贾府千人千面之中,紫鹃最鲜明的特点是忠义和聪慧。
图|林黛玉
这里的“忠义”可以拆开来看,一个是忠心,一个是侠义。
紫鹃对林黛玉的忠心,不仅体现在对她衣食起居和情绪心境的无微不至地照顾。还体现在她能当着林黛玉的面,指出她的错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紫鹃才是真正设身处地、无私地为主子着想的人。
《红楼梦》第8回,林黛玉在薛姨妈处和宝玉、宝钗一同吃酒。
因为天气寒冷,黛玉身子又弱,雪雁就给林黛玉送小暖手炉了。
雪雁是林黛玉从苏州老家带来的丫鬟,理应比其他人更关心林黛玉,想着自家的姑娘怕冷,过来给送手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图|雪雁
林黛玉了解雪雁并不是细致入微的人,便含笑问她:“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哪里就冷死我了!”
从林黛玉的话里就能看出,她已经猜出为自己费心的另有其人。
这里曹雪芹写得很巧妙。
如果紫鹃真的对林黛玉非常好,完全可以写她亲自过来给林黛玉送手炉。
不过,曹雪芹却是借雪雁之口,来侧面塑造紫鹃的细心,颇有些耐人寻味的感觉。
第29回,因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宝玉和黛玉之间发生嫌隙大吵了一架。
宝玉生气,摔了通灵宝玉。
图|贾宝玉和林黛玉
事后,林黛玉虽然心里后悔,但拉不下来脸和贾宝玉和好。
后来,宝玉来给她赔不是,林黛玉还口是心非地叫紫鹃不许给宝玉开门。
好在紫鹃明白林黛玉心中的矛盾,于是她借口太阳毒辣,给宝玉开了门。
因为紫鹃的存在,给宝黛二人台阶。
之后,她还劝宝玉,说林黛玉心里还气。
除此之外,紫鹃还看出黛玉为之前吵架的事烦闷,便直言劝她:“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岂不是宝玉只有三人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
我看他素日在姑娘身上就好,皆因姑娘小性儿,常要歪派他,才这么样。”
图|紫鹃
敢在小性儿的林黛玉面前说她小性儿,整部《红楼梦》里估计就只有紫鹃了。
听到紫鹃的话,林黛玉并没有搭话。
不过,这些话都说进了林黛玉的心里。
虽然紫鹃这么说她,可她却没有生气。
别人眼里,林黛玉和紫鹃是主仆,实际上她们情似姐妹,紫鹃也是黛玉在贾府为数不多的知心人。
说起紫鹃,她曾经是贾母身边的丫鬟,因为贾母心疼外孙女,才把紫鹃派到林黛玉身边。
图|贾母
正是因为贾母的这一举动,才会让贾府众人对林黛玉礼让三分。
后来,紫鹃和林黛玉感情越来越深,才让她在宝玉和黛玉之间充当了“红娘”的角色。
宝玉身边的大丫鬟袭人,关注的是主子的学业和仕途,黛玉身边的紫鹃则成了唯一深知宝玉和黛玉心意的人,后来担负起牵线搭桥的任务。
林黛玉说不出来的话,做不出来的事,都由紫鹃代替她说和做。
第57回,紫鹃为了试探宝玉的真心,说林黛玉要回苏州。
图|紫鹃
这些话紫鹃完全是站在林黛玉的立场上,替她说的。
在贾宝玉心中,紫鹃和林黛玉是一体的。
所以,尚在病中的宝玉拉住紫鹃,不让她离开。只要紫鹃不离开,林黛玉就不会离开,这是宝玉当时的想法。
虽然紫鹃对宝玉说了假话,但她也袒露了自己的内心:“偏生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
听到此话,贾宝玉对紫鹃说道:“或者,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
图|宝玉
紫鹃从小在贾府长大,不仅精通人情世故,还知道如何妥善处理身边复杂的人际关系。
第57回,紫鹃一句玩笑话,骗得宝玉差点丢掉了性命,贾母得知实情后,斥责紫鹃的第一句却是:“你这孩子素日最是伶俐聪敏的。”
第70回,为了帮宝玉应付贾政的检查,紫鹃仿着宝玉的字迹,替他临了一卷钟王蝇头小楷。
紫鹃原名鹦哥,是家生奴,有幸被乐于善于调教女孩的老太太看中,收在身边,出落成一个灵秀女儿。
图|紫鹃
虽然曹雪芹没有交代谁改了鹦哥的名字,我们从书中推断,应该是林黛玉 的手笔。
一般来说,小说中从属人物的名字,是主人本质特征的能指符号。
紫鹃是鸟名“子鹃”的谐音,子鹃又名子归、杜宇、杜鹃。
子鹃这种鸟据说常在初夏常昼夜哀鸣不止,人们会意其声为“不如归去”。
林黛玉代表作《葬花吟》有:“独倚花锄暗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图|林黛玉
还有一首《桃花行》:“一声杜宇春归去,寂寞帘栊空月痕。”
这两首诗暗示了紫鹃和黛玉的关系。
她来到黛玉身边,两人注定要联袂演唱一曲人生悲歌。
从某种意义来说,黛玉和紫鹃都是杜鹃,她们都是用生命、青春悲剧咏叹调的演唱者。
李商隐有诗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鸟啼鸣,声声啼血。
图|紫鹃和林黛玉
有关紫鹃的结局,曹雪芹并未在太虚幻境用诗点明。
根据她的名字,绛珠草还泪,泪尽魂归离恨天。
杜鹃啼血,生生血泪。泪流干了,血尽而化。黛玉死后,紫鹃也会遁入空门,常伴青灯古佛。
曹雪芹借用贾母赐鹦哥给黛玉,黛玉给其改名子鹃的典故,写尽了黛玉的一生。
反过来,黛玉所作有关子鹃的诗词,也成了紫鹃命运的谶言偈语。
贾母要知道她给自己最疼爱的外孙女送的这个丫鬟,会给她带来啼春泣血的杜鹃,会不会后悔。
只可惜,等她幡然醒悟时,已经为时已晚了。
#春日生活打卡季##记录我的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