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一中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丨(六)职业规划筑根基,专业成长绽芳华

发布时间:2025-07-10 23:56  浏览量:2

7月9日,科学城一中骨干教师暑假能力提升培训步入尾声。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

上午,北京教育学院杨秀治教授以一场主题为 “步步为营,梦想花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 的讲座,为这场成长之旅画上圆满句点。讲座流程清晰、内容丰盈,层层递进,引领教师们深入探索职业成长的路径。

理念导入环节

杨教授开宗明义,以 “人的终极目标是享受人生幸福,教师职业幸福源于专业发展,规划是关键” 的核心观点锚定方向,让教师们深刻领悟到专业成长是滋养职业幸福的沃土。

深度研讨阶段

杨教授围绕 “什么是教育?好教师什么样?成功靠什么?” 三大核心问题,引导教师们在微信互动群中展开思想的碰撞。从 “教育是生命成全生命” 的本质共鸣,到 “好教师是传递幸福、真善美化身” 的形象共识,再到 “成功需目标 + 行动 + 坚持” 的路径思辨,每一次交流都让教师们对教育、职业与成长的认知愈发通透。

实践互动环节

“拍拍手” 游戏像一抹灵动的色彩,让培训现场充满欢声笑语。教师们在协作中拉近了距离,更在趣味体验中真切感受到预测判断能力、反应驾驭能力与竞争合作意识在教学中的鲜活价值,让专业成长过程有了温度与活力。

规划指导部分

杨教授如同细致的领航员,详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方法,将 “准备期、适应期、熟练期、创造期、引领期” 的五阶段成长路径清晰拆解,并结合个人退休后仍持续规划职业成长的生动案例,指导教师们如何绘制属于自己的职业蓝图,让稳步进阶的脚步更加坚定。这场培训从理念的播种到实践的耕耘,再到规划的浇灌,为教师们的职业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助力大家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步步坚实,静待梦想绽放。

回望这六天的培训,从教学策略的精准点拨到家校沟通的暖心指南,从班级管理的智慧分享到课程变革的前沿洞察,从技术赋能的创新探索到职业规划的清晰指引…… 每一个环节都像一颗饱满的种子,播撒在教师们的专业土壤中,待其生根发芽,终成教育之树的繁茂枝叶,让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憧憬,奔赴更广阔的教育天地。北师大的培训之旅结束了,但科一人的奋斗征程永不停歇!

培训心得

蒋仕琼:

为期六天的北师大研修之旅圆满落幕。这场精神盛宴内容丰富深刻,兼具理论与实操,从教育理论建构到课堂实操指导,深化了对教学本质的理解;通过名校探访开拓视野,在党史展览馆的初心叩问中坚定教育信念;还聚焦课堂改革、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AI 赋能等关键领域,于老话题中应对新情境,在新命题下激发新思考。

培训虽结束,但学习永不停止。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需思考如何通过有效教学与科学备考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如何深化家校协作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如何系统设计班级文化建设图谱,如何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落实 “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

未来,我们将以此次研修为新起点,规划职业与专业发展路径,秉持 “以生命唤醒生命、以生命成全生命” 的信念,助力每位学生成长,为科教强国战略贡献坚实而温暖的力量。

杨红梅:

本次培训涵盖学科教学、家校协作等五大维度,通过理论剖析与案例研讨,推动教育认知从 “经验型” 向 “素养型” 跃迁。语文教学聚焦育人本质,家校协作强调体验,班级文化建设体现活动育人,教学改革引导课堂创新,科技赋能培训让我们深知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的重要性。培训传递出 “守正创新” 理念,即教育要扎根传统、舒展未来。作为新时代教师,将以培训收获为火种,持续推动专业发展,在守正创新中成就学生的完整生命成长。

钟娜:

为期六天的北师大骨干教师暑期培训落幕,满载前沿理念与实践智慧,为新高一生物教学注入动力。此次学习不仅是知识汲取,更是教育视野的开拓与育人初心的重温。何杰老师的讲座剖析核心素养落地,指明打造活力生物课堂的方向;家校协作学习揭示沟通真谛;隗金枝老师的活动设计展现 “活动即教育”;陈德收校长对 “好” 教育的追问引发反思;“AI 赋能教育” 研讨与北京四中观摩带来启发;参观党史展览馆注入精神底色。未来将带着收获投身教育,让生物课堂闪耀光彩。

向鸥:

北师大的学习呼唤持续精进的生命姿态。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带来心智启迪、情感熏陶和精神享受,新思潮与新理念的激荡,让我感受到动态的学术疆域,有勇气打破经验茧房,重塑教学之树。这次学习为教育教学注入动力,让我思考如何在自身环境中汲取理念精髓,因地制宜改进教育实践。于我而言,这不仅是技艺打磨,更是精神返航,提醒我教育者精进永无终途,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点燃更多年轻生命的无限可能。

田洁:

为期六天的北京培训聚焦教育前沿,涵盖教学创新等核心议题,令我和组员深受启发。教学理念革新是最大收获,何杰、付宜红等老师的讲座深化了对教学与课程设计的理解,冮楠、李朱峰的分享为教学注入新动能。育人能力提升同样关键,白玉萍、隗金枝老师的课程让我学到家校沟通、班级建设技巧,北京四中考察印证了文化育人的深厚。参观党史展览馆是思想洗礼,杨秀治院长的理念明晰了终身学习方向。本次培训是 “加油站” 也是 “指南针”,我们将把成果转化为校本实践,以专业成长回应教育使命。

颜庆义:

为期六天的北师大培训收获颇丰。印象最深刻的是北师二附中何杰老师关于 “新课程教育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和科学备考” 的授课,其内容贴近教学需求,指出有效教学需做到有效讲解,学生学科思维提升不足源于课堂上未能做好辨词析句和透彻分析,而有效讲解要求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以学定教才能科学备考。此外,李朱峰老师关于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的内容,让我感受到其重要性。培训带来前沿讯息、一线指导,党史馆洗涤心灵,同伴互助温暖人心,是心灵滋养与专业升华。未来将把所学运用到教学中,打造高效、生动、有趣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