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二则:神仙打架与神仙赌博

发布时间:2025-07-13 16:08  浏览量:2

常州某士人,一生行善,晚年无子,且生活贫困,他抑郁不乐,认为上苍不公。后来,士人重病不治,临终前对妻子说:“我死后先不要入土,我要向冥府申诉。” 随即气绝,但身体温热。妻子按照他的遗言,把尸体停放在家。

到了第三天,士人果真复活,他对妻子讲述了冥府的经历。他说,死后并无鬼差拘捕,魂魄飘荡,看到阴间与阳世一样。他向人打听,哪里可以告状,有人告诉他,有个理大王,赏善罚恶以正直著称,于是一路打听,来到理大王的衙门。

他进了衙门,跪在堂下申诉,讲了自己一生行善,却贫困无子的情况,最后说道:“神明洞察秋毫,为何对我如此不公?”

理大王笑道:“你一生行善我是知道的,但为何贫困无子我却不知道,这个归数大王负责。正巧我要去数大王那里公干,顺便带你去问问吧。” 随后,理大王召唤仆从出发,依仗鲜明,非常齐整。

一路上,不断有人拦轿告状,有忠义被奸臣害死的,有因为救人落水而亡的,有恪守妇道、孝敬公婆却被丈夫虐待,负气自尽的……

理大王让这些冤魂都与士人一起,跟在自己队伍后面。士人看到这么多不平之事,自己贫困无子与他们比简直微不足道,不知不觉中没了怒气。

大约走了两刻钟,迎面有人报:“数大王来了!” 两个大王碰面下轿,就在路上说起话来。说了几句就开始争论,接着互相殴击。数大王身强力壮,理大王渐渐落了下风。刚才告状的鬼魂一拥而上帮助理大王,士人也奋勇向前,但仍是不敌。

理大王鼻青脸肿,怒道:“我要去玉皇大帝那里说理。” 随即腾空而起,数大王跟随其后,二王飞上天空不见。

过了一会儿,两位大王又都落回了地面,后面还跟着两位宫妆仙女。仙女手里拿着一坛酒,两个金杯,说道:“玉帝繁忙,无暇过问这些小事。赐酒一坛,两位大王哪位喝得多,就判他有理。”

理大王很高兴,说道:“如果论酒量,我还没怕过谁。” 然后拿过金杯就喝,谁知,刚喝了三杯就吐了起来,数大王却连喝七杯面不改色。仙女说:“杯数已经记录,我马上回去禀报,两位大王不要离开,听候玉帝旨意。”

片刻后仙女复至,宣读玉旨:“公理胜不过运数,自古都是如此,从两位大王的酒量就能看出来,凡事三分公理,七分运数。世上英雄、才子、圣贤、美女,如果逢时,就能扬眉吐气,如果不逢时就会被埋没,甚至横遭不测。现在让某某还阳,对世人说明这个道理。”

于是,士人被送还阳世,他改名字为“悟”,从此不再抱怨,又活了十二年。他曾对人说:“理大王面相端正,正气凛然;数大王口眼歪斜,面目不清。”《子不语》

湖南湘潭有刘姓者,是活人给阴间办事,俗称走无常的人,每逢到冥府当差,他就昏睡数日。

有一天,他办完冥府公事,恰逢阳世的黑夜,因此魂魄未着急归来,在阴间闲游。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呼喊:“刘大哥慢走,小弟有事相求。”刘某回头,看到是阴间的脚夫张五。张五说:“有个卖老婆的人雇轿子,恰巧我的搭档有事,刘大哥辛苦一趟吧,挣得的钱我们平分。”刘某说:“阴间的钱对我无用,助老弟一臂之力理所当然。”

于是,他与张五抬着空轿子来到一处,门上的牌匾是“北村福社”。刘某问:“卖老婆的是谁?”张五说:“北村社神。”刘某诧异道:“社公职位虽底,却是官家明文规定的正神。官社由官家祭祀,民社由民间祭祀,每年春秋两次从不间断,为何贫穷到如此地步?再者说,社神保佑一方,连自己老婆都庇护不了,怎么保佑一方百姓。他是不是为了公事而忘了家事,以至于此?”张五摇头小声道:“不是,不是,此神好赌,一言难尽。”

等待片刻,门内走出一个中年妇人,穿着粗布衣服,手提一个小小的蓝布包袱。后面一人虽然是社神打扮,但衣衫破烂,鞋子都露出了脚指头。

刘某仔细观看,这个社公他认识,是镇上的落魄秀才尹某。此人本来有才名,很早就中了秀才,无奈好赌,荡尽家产一事无成,后来因赌欠了高利贷,忧闷而死。不知尹某死后如何成了社公,又为何要卖社公婆。

尹某神色惨淡,对着夫人洒泪挥手。刘某虽然疑惑,但不敢多事,与张五抬起轿子前行。社公夫人在轿子中呜呜咽咽,轿后跟着一个衙役,安慰道:“夫人不要悲伤,自古赌局无常胜亦无常败,哪天老爷运气来临,把您再买回来易如反掌。”

那妇人说道:“这个负心贼拿我做赌注,就算破镜重圆又能怎样?还不如就此一刀两断。哎呀呀,虽然他负心,我却还是有些割舍不下。”一边说,一边哭个不停。刘某听了也不由辛酸。

走了良久,终于来到镇上社庙,衙役先入内,片刻后出来说:“镇上社公只要现金,不答应用人抵债,我们还是先抬回去吧。”刘某非常疲惫,在张五的哀求下,又抬着妇人回转。而尹某却不准夫人进门,坚持欠债还钱,让他们再抬到镇上。

第二次到了镇子上,镇里社公仍旧要钱不要人。刘某忍无可忍,扔下轿子逃回了阳世。天亮时他去镇上打听,果然听说镇里社神庙无故多出一座夫人塑像。他告诉大家:“此乃北村的社公夫人,两社公赌博,北村负,因此以夫人抵债。”

北村人听说后,来了几个青年把夫人塑像抬回。第二天,那座塑像又出现在镇上社神庙里。如今,镇上社神两个夫人,而北村的社神孤家寡人。《小豆棚》

(社神,又被称作福德正神。神社与土地神的区别我也说不太清楚。大概是官家祭祀认可的土地神就叫做社神,其余各屯子自发盖的小庙,就称作土地神。民间也把社神叫作土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