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点钱,脸都不要了,”只招聘1人,却设立了167个考场
发布时间:2025-07-12 01:28 浏览量:2
每年,考公考编都是热门选项,似乎毕业之后,没能跟着考一考,就是不上进,不努力的表现,但每年上岸的人数却十分有限。
有些地区为了能够筛选考生,会在学历和专业,荣获荣誉,是否是党员上卡一下,以保证没有太多考生报名。
但有些地区的考试却不是这样,甚至有网友说:为了点钱,连脸都不要了!这话从何说起,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点钱,脸都不要了,”只招聘1人,却设立了167个考场
考公考编上岸难,于是迂回上岸的路线就火了。参军,三支一扶,定向培养等等,只要未来和编制能沾边,这些就都值得试一试。
这不,山东三支一扶招聘公告上显示招1人,结果报名了4955人。守在电脑前准备报名的女生都快哭了,这是什么残酷的竞争啊。
这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五百人捆着手脚挤一根钢丝,掉下去的人连个响儿都听不见。 她想起三年前放弃实习机会全职备考的决绝,如今简历空白得像张A4纸。
再看看当年同宿舍去县供电局的姐妹,工资早涨到了八千块。更讽刺的是,就在她哭的当口,网上正疯传着“山东某岗位为招1人设167个考场”的消息。
西藏阿里地区的岗位一放出来,明知道环境艰苦没人愿去,只招1人——结果2.5万人报名!真冲着扎根边疆去的怕是不到十个,剩下全是被“三不限”。
那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又为什么被骂成那样吗?
那些说万人岗的目的,是收取考试的报名费,光是这笔钱,就足够单位活一阵子,这些人为了钱,脸都不要了。
其实不是,这点钱人家可看不上。万人岗的深层逻辑,是把考场变成就业缓冲带。每增设1个三不限岗位,预估可延缓600名青年计入失业统计。
去年山东设置37个“千人岗”,成功让22万考生在“备考”名义下暂缓就业,这数字接近全省应届生总量的三分之一!
父母们看着孩子伏案刷题就心安:“总比打游戏强”,却不知子女正沦为统计数字里的“灵活备考人群”。
所以当看到“招1人报名近五千”的岗位时,聪明人应该扭头就走。与其当炮灰,不如抢占三类真香洼地。
考公考编外的其他选择:
冷门央企地方岗:中储粮县分公司招仓储管理员,报录比常年在10:1徘徊,六险二金齐全但大学生嫌“土”。
垂直领域事业编:殡仪馆仪容整理师月薪过万无人问津,渔业船舶检验员专科就能报,门槛不高待遇好。
新基建国企操作岗:5G基站维护员培训三个月上岗,野外补贴比工资还高。虽然工作辛苦,但胜在稳定。
如果还是放不下“编制”执念,就去盯住真正有价值的岗位:浙江某镇招聘“乡村运营师”,要求带货直播经验,年薪20万起。
成都招“熊猫国际传播专员”,考英语不考申论。时代早变了,铁饭碗不是考出来的,是拿硬本事焊出来的!
笔者寄语:
那个在167个考场中唯一胜出的幸运儿,大概正被媒体捧成“逆袭典范”。可没人问他:在荒凉的服务窗口日复一日盖章时,会不会想起那4954个落榜生里,或许有人本可成为汽修大师、民宿老板、跨境电商操盘手?
考公热的泡沫终会破灭,到那时幡然醒悟的年轻人,怕是要用半生来偿还这场集体幻觉的利息。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