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本硕,北京有房,三年被裁3次!她悟透了啥才走出绝境?
发布时间:2025-05-20 09:04 浏览量:1
朋友林媛,一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985本硕,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顺利进了央企,拿了北京户口,后来还跳槽进了人人都羡慕的互联网大厂阿里。按理说,这人生剧本,怎么看都是妥妥的赢家。
可就在她奔三的这几年,命运好像跟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三年,被裁了三次!
第一次听到这事儿,我脑子都懵了。这可是林媛啊,那个学生时代永远名列前茅,工作后也拼命三郎一样的姑娘。她曾笃信“努力就能赢”,把人生规划得明明白白,连看剧都得总结心得,琢磨怎么“向上爬”。30岁年入百万,曾是她日记本里闪闪发光的誓言。
“白干了!”北京的房,也成了压垮她的稻草
林媛第一次被裁,是在阿里。那会儿她刚29岁,正铆足了劲儿冲业绩,突然就被HR叫进了小黑屋。她说,当时脑子嗡的一下,后面的话几乎都没听清,只记得走出会议室给老公打电话时,声音都是抖的。
那段时间,她整个人都垮了,暴瘦到80几斤,夜夜失眠,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是我?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够好?”她把所有项目复盘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加班还不够狠。
更让她崩溃的是,当年两家掏空家底在北京买的房,房价也跌了五六十万。“得,这几年,算是白干了!”她苦笑着说,那种无力感,比失业本身更折磨人。
为了寻求“稳定”,她降薪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本以为这回总能喘口气,谁知道,“铁饭碗”也端不稳。因为经费缩减,项目黄了,她又成了被“优化”的那一个。领导都替她惋惜,说这是部门头一次裁员。
“是不是我真的不行?”这个问题,像魔咒一样缠着她。
她不甘心,顶着“已婚未育”这个在求职市场上略显尴尬的标签,咬着牙又杀回了互联网。结果呢?卷是更卷了,但好景不长,第三次裁员通知,再次将她打回原形。
“凭什么努力,就一定要有结果?”
“我还要更努力吗?”林媛红着眼问我。这个问题,她也问了自己无数遍。
她说,以前觉得人生就像打怪升级,只要够努力,就能一关关往上冲。可现实啪啪打脸,原来你再怎么计划周详,也抵不过时代的一粒沙。
有一次她低血糖晕倒,医生说:“人和人能一样吗?有的人一天不吃饭没事,你不行就得按时吃!”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醒了她。是啊,人和人本来就不一样,凭什么觉得我努力了,就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运气、大环境、甚至就是一点点不凑巧,都可能让你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现在回想,觉得自己以前那种‘我命由我,努力就能掌控一切’的想法,甚至有点自负。”林媛叹了口气,“可转念一想,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除了努力,还能抓住什么呢?如果连这点都放弃了,那不就更完蛋了吗?”
这话听着心酸,却又是那么真实。
太阳下了,有月光
经历了三次过山车,林媛说,她好像终于能稍微放过自己一点了。
她不再逼着自己每天必须完成多少任务,不再执着于“向上爬”那一条道。她开始看《我的阿勒泰》,剧里说:“你看那些花草,它不需要有用,就站在那就很好嘛。”她突然觉得,人活着,或许也不必时时刻刻都那么“有用”。
她回了趟婆家农村,每天跟着太阳起落,吃粗茶淡饭,晚上散散步,看看小狗在花丛里打盹。那种缓慢、真实的生活,一点点治愈了她紧绷的神经。
“以前总觉得工作就是人生的全部价值,现在才明白,人不能活得像个工具,得立体一点。”林媛说,她现在的日记里,不再是密密麻麻的工作规划,而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在任何阶段都能平和、冷静的人。
她依然会列计划,但会告诉自己,完不成也没关系。她依然在寻找方向,但不着急马上找到。
前几天,她给我发了张照片,是她睡前看的治愈系漫画,上面有一行圆圆的字:“不要慌,不要慌,太阳下了有月光。”
是啊,太阳落了,还会有月光。人生这条路,或许不只有拼命向上的攀登,偶尔停下来看看风景,或者换条小路走走,也未尝不可。
林媛的故事,可能也是很多人的缩影。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愿我们都能在迷茫和挣扎之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