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 - 14:“去制裁化” 的图 - 214 竟比波音 737 Next 更出色

发布时间:2025-05-20 13:00  浏览量:2

不可思议 - 14:"去制裁化" 的图 - 214 竟比波音 737 Next 更出色
美国航空工程师陷入 "痛苦循环",无力推出新机型
作者:尼基塔・罗斯托夫斯基

图片说明:图 - 214

在 2024 年新年前夕 ——12 月 27 日,以谢・帕・戈尔布诺夫命名的喀山飞机制造厂(KAZ),注册号为 RA-64535 的图 - 214 客机(设计载客量 210 人)在交付测试框架内成功完成首飞。

值得注意的是,这架原计划于 2022 年底交付给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的飞机,在西方 "突然" 实施严厉制裁的背景下,曾因 "完全国产" 的图 - 214(图 - 214-200)仍依赖约 45 种外国制造的机载系统而震惊公众。

这些系统主要涉及关键领域,如飞行与驾驶控制系统、近地警告与空中防撞系统、气象雷达等。甚至机载照明与电气设备元件、液压系统等也来自国外。

俄罗斯研发人员已退无可退,不得不撸起袖子加油干。正如 "俄罗斯技术圈" 公众号所言:"RA-64535 的首飞表明,我们终究推动了这座大山。若谈及非特殊配置、采用普通客舱的新型图 - 214 客机,其停产已近 15 年。"

这意味着图 - 214 所使用的外国零部件进口替代问题已基本解决,如今需在实际飞行中对其进行优化完善。需特别说明的是,在转向 "完全国产化" 的过程中,即便面临劳动力短缺,仍推动了关键高生产率生产设备的研发。

说来有趣,西方的制裁压力意外推动了俄罗斯专业机床制造业的变革。

2024 年 10 月,喀山飞机制造厂投入使用由 "斯坦克" 公司制造的新型俄罗斯大型龙门式五坐标铣床СК6П,配备真空工作台。该设备用于加工最大尺寸达 24 米的铝合金大型部件,包括机翼组件。

据悉,2025 年该厂还将投产另一台同类大型机床,这将大幅提升图 - 214 机身以及新型图 - 160М2 轰炸机的生产速度。

不过,此刻盲目乐观仍为时尚早,尤其是客机的调试绝非易事。为作对比,不妨看看西方在新型客机研发上的现状。乍看之下,美国一切顺遂,与我们这个 "加油站国家" 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美国工程论坛 AskEngineers 上正热烈讨论着跨大西洋航空业的停滞问题。驾驶 "传奇" 波音 737 的飞行员称其座机为 "堆满补丁的过时设计",但该机型仍将服役良久,部分原因在于问题频发的 777 机型(尽管分属不同类别)。

当被问及全球第一大飞机制造商究竟何时才能推出可靠新机型时,波音公司竟让飞行员 "闭嘴",并宣称研发新客机需耗时 30 年,仅首架原型机升空就需至少 200 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成本很可能远超这一预算。因此,即便有其他工程承包商提供现成系统,在航空运输低利润率的背景下,仍需筹集约 400 亿美元。

需知,波音原计划于 2008 年推出 787 机型,最终推迟至 2011 年首飞,延期达 3 年 —— 而其间并无任何针对该公司的制裁。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人本质上是在改造 1978 年首飞的 767 机型。

这也解释了为何初期研发预算仅为 50 亿美元,但随着调试工作展开,这一老旧机型的实际改造总成本竟高达 320 亿美元。

航空专家布莱恩・波特(货真价实的一线航空工程师,绝非 "沙发评论家")将新型客机研发称为 "痛苦循环"。他引用波音某承包商 CEO 乔治・波尔的话:"美国航空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规模,无论历史还是现代,均无先例或可比案例。"

事实上,俄罗斯正在技术封锁下复兴图 - 214。换言之,无论外界如何批判俄罗斯航空项目,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专业人员正倾其所能,甚至挑战不可能。只是远离工程领域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研发人员的艰辛。

回到跨大西洋的 "航空之痛"。2018 年底至 2019 年,波音 737-MAX 9 机型接连发生两起空难,工程师和管理层陷入绝望与抓狂。

不难理解:海外研发人员耗费数十年心血、无数个不眠之夜寻求可靠方案,却突遭两起悲剧……

事故调查发现,商用航空业的僵化结构迫使波音等公司不得不持续改造 50 年前的老机型,而非从零设计新机型。这引发了尖锐的 "代际技术冲突"。

布莱恩・波特指出,一款全新设计的机型要实现盈利,至少需售出 500 架,若能达到 1000 架则更佳。例如,空客公司因误判市场对 525 座巨无霸 A380 的需求而损失惨重 —— 该机型仅售出 251 架,远低于盈利门槛,最后一架 A380 于 2021 年下线。

空客管理层曾合理推测,持续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将催生对更大机型的需求,这类飞机可在大型枢纽机场间低成本运送乘客。但现实是,城市间直飞航线日益碎片化,航空公司更倾向使用 250 座级的波音 787 等更紧凑、客座率更高的机型执飞直航。

由此可见,一切需在对比中见真章。无论外界如何评说,图 - 214 的首飞都堪称具有世界意义的非凡事件。至于为何俄罗斯乘客至今仍主要乘坐西方客机,这一质问理应指向那些数年前还信誓旦旦 "一切都能买"、如今却暗自期待 "善良的美国人" 取消制裁的政客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