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倒戈?台湾遭遇惨重一击,我方外交部发话,美罕见沉默
发布时间:2025-08-05 17:00 浏览量:2
从1957年到2025年,68年的"铁杆情谊"说断就断。巴拉圭代理众议长梅萨那句话,直接把台湾当局给整懵了。
巴拉圭这个在南美洲的"最后据点",公开承认"台湾就是中国的一个省",还说别再"像乞丐一样等台湾施舍"。话糙理不糙,但扎心了。
昔日"盟友"为何反目?这场外交"地震"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梅萨的话,让台湾绝望。7月29日,巴拉圭众议院里传出的这番表态,让台湾当局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这位巴拉圭代理众议长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人家是执政党科罗拉多党的实权人物,刚从中国大陆考察回来就直接开炮。
"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跟台当局合作就是浪费时间。"
这话一出,岛内炸锅了。
要知道,巴拉圭可是台湾在南美洲的"心头肉",从1957年建交算起,这份"兄弟情"已经维持了整整68年。
当巴拿马、尼加拉瓜、萨尔瓦多这些老朋友一个接一个"跳槽"投靠北京后,巴拉圭就成了台湾在南美的"独苗",撑着最后的门面。
可谁想到,这根"独苗"也开始摇摇欲坠了。
梅萨的表态可不是心血来潮,这也是刚从中国回来,看到的发展速度把他给震住了。
高铁、港口、基础设施,那个建设劲头让巴拉圭这个南美穷国眼红得不行。
再看看自己家,守着台湾每年给的那几千万美元"施舍",国家发展基本停滞,还是全球最穷国家之一。
这对比,太扎眼了。
8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更是意味深长。
他说这种声音"反映了巴拉圭多数民众的强烈意愿",希望巴拉圭政府"做出正确选择"。
话听着客气,但意思很明白:机会就在这儿,看你们怎么选。
而且选在8月1日这个日子回应,更是体现了一种战略定力。
说白了,这就是一笔经济账。
巴拉圭2024年对华贸易额18.43亿美元,但这18个多亿,几乎全是从中国进口商品。
换句话说,巴拉圭离不开中国制造,却没法把自己的牛肉、大豆卖到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
这贸易逆差高达18亿美元,看着都心疼。
再看看那些已经跟中国建交的拉美兄弟们,过得是什么日子。
尼加拉瓜2024年跟中国的双边贸易额直接翻了一番,对华出口更是猛增209%。
这数字背后,是多少农民的咖啡豆、多少渔民的海鲜卖出了好价钱。
巴拿马那边,运河旁边中企承建的国际会展中心、新邮轮码头,现在都成了新地标。
运河第四大桥也在加紧建设,这些实打实的基础设施,能带动整个国家发展。
萨尔瓦多更不用说,中国援建的国家图书馆、码头、体育场,让整个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2024年跟中国的贸易额,比2018年建交时增长了将近93%。
榜样就在身边,巴拉圭能不眼馋吗?
梅萨算了一笔账:如果巴拉圭能从中国投资中分到哪怕1%,那也是好几亿美元的规模。
这比台湾每年给的那点"援助"强多了。
跟台湾"建交",拿到的是几千万美元的"小费"。
跟大陆建交,打开的是一个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美元的广阔市场。
这选择题,还难做吗?
更何况,现在的世界早已不是三十年前的世界了。
两岸的实力对比,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国际影响力,都已经天差地别。
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有181个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这已经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基本准则,是大势所趋。
这事里头最让人玩味的,是美国的态度。
南美洲历来被美国看作自己的"后院"。
可这次,美国罕见地沉默了。
别说采取什么激烈行动,就连特朗普这位向来嘴上不饶人的主儿,都一言不发。
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特朗普的商人本性决定了他对盟友的态度是"明码标价"的。
不久前,赖清德想搞所谓"过境外交",都被他公开拒绝。
在他眼里,台湾的价值,可能还不如一笔划算的生意。
还记得台积电的事吗?
赖清德当局陪着笑脸,把台湾的"护岛神山"送到美国投资上千亿美元,被岛内骂翻了天。
可这笔巨额"保护费"交了之后呢?
换来特朗普半句保证了吗?没有。
就连美国的欧洲盟友都看明白了。
前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前脚窜台,后脚就给赖清德泼冷水,直言欧洲已经无法信任白宫。欧洲都信不过美国了,凭什么赖清德会觉得,美国会为了台湾跟大陆兵戎相见?
台湾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
赖清德的"恩师",民进党"新潮流派"创始人洪奇昌,都公开站出来给他踩刹车了。
提出了五个"绝对",核心意思就是警告赖清德:绝对不能让美国认为你是"麻烦制造者"。
这话的分量很重,说明连绿营内部的元老,都看出来赖清德的"激进台独"路线是在把台湾往火坑里推。
岛内一些有识之士,比如前"新闻局长"钟琴,甚至开始公开讨论"和统"与"武统"之外的第三条路——"实统"。
也就是大陆通过常态化的执法巡航,一步步将台海"内海化",最终实现对台湾的实际管辖。
这种声音能出来,本身就说明岛内的民心士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巴拉圭的"倒戈",根本不是一个孤立事件的终点,而是一个新阶段的起点。
它标志着,民进党当局正从一颗有利用价值的"棋子",慢慢变成一颗随时可能被丢掉的"弃子"。
解放军现在的演习,都不公布代号、时间和地点了。
国防部去年就说了八个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意思很明白,我什么时候来、怎么来,看我的需要和心情。
说明解放军在台海的军事行动,已经形成了"由训转战"的新常态。
演习,就是为了实战,随时准备给"台独"和外部干涉势力来个措手不及。
更让"台独"分子心寒的是,解放军大兵压境,美军航母呢?
还在日本跟韩国搞演习,离得远远的,连过来围观一下的意思都没有。
这种战略上的无视,比任何言语上的谴责都更具杀伤力。
从更大背景看,这反映了全球地缘格局的变化。
东升西降的趋势下,一个中国原则越来越被接受。
拉美国家不是傻子,他们看重实惠,中国提供的贸易和投资是真金白银。
巴拉圭的贫困率高,基础设施落后,如果跟中国建交,估计能拿到更多援助和项目。
梅萨从中国回来后,就直言不讳,说那边的发展让巴拉圭相形见绌。
这不是个人意见,背后是国家利益的考量。
中国在拉美的投资已经超过千亿美元规模,这种经济吸引力是台湾根本无法比拟的。
台湾现在只能靠加强援助来稳住,但长远看,压力会越来越大。
美国沉默的背后,可能还有对特朗普政策的调整。
他上台后,强调美国优先,对台湾的支持更多是口头,实际行动看情况。
拒绝赖清德过境,就是个例子,这让台湾觉得不靠谱。
整个事件还没完,巴拉圭没正式断交,但梅萨的表态开了个头,未来几个月估计会有更多动静。
中国外交部的话像个警告,提醒台湾别执迷不悟。
从经济角度深挖,巴拉圭的贫困根源在农业依赖和基础设施薄弱,中国能提供的正好是这些。
如果建交,估计贸易顺差能逆转,出口牛肉和大豆到中国市场。
拉美整体对中国投资需求巨大,巴拉圭错过就亏了。
中国外交的智慧在于不急躁,等着对方自己动摇。
郭嘉昆的回应稳稳的,点出民意和共识,这比硬压强多了。
台湾现在得面对现实,盟友越来越少,拉美这块阵地守不住,全球影响力就更弱了。
梅萨这一嗓子,喊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当理想撞上现实,务实永远比固执更明智。
台湾的"邦交"多米诺骨牌已经开始倒塌,更大的雪崩还在后头。在这股历史洪流面前,任何螳臂当车的行为都显得可笑而可悲。一个中国,早已是这个世界不容质疑的共识。
面对这样的大势,你觉得台湾当局还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