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闰六月十五,记得:1地不去,2物不吃,3事不做,别不当回事

发布时间:2025-08-08 04:15  浏览量:1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不知不觉已经是立秋的第二天了,各种瓜果已经熟了。院角的葡萄架被紫莹莹的果穗压得弯了腰,颗颗饱满得像浸了蜜的玛瑙,摘一颗放进嘴里,甜津津的汁水顺着喉咙往下淌,带着阳光晒透的暖香。

今天闰六月十五这日子,老辈人总说“不一般”,这日子嵌在特殊的时节里,要弄明白它的“不一般”,得先说说“闰六月”本身。农历里的闰月,是为了让阴历和阳历的时节对齐,平均每两三年就会有一个。闰六月意味着这一年的夏天比平常长,从芒种到立秋,农作物的生长期被拉长了近一个月。农历每月十五是月圆之时,而六月十五又处在“半年头”的节点上,正好卡在一年的中间。老人常说“半年看十五”,意思是这时候的天气、收成苗头,能大致看出全年的光景。

今天闰六月十五,记得:1地不去,2物不吃,3事不做,别不当回事

闰六月本身就意味着夏天比往年长,这个时候南方正处“三伏天”,北方也多暴雨,雨水格外多。低洼的地方比如村口的涝池、河边的滩涂、路边的排水沟,一场雨下来就容易积水,就会看不清路面深浅。就像村里老人常说的:“闰月的雨,藏着急脾气”,意思是闰六月的雨来得快、下得猛,低洼处的水说涨就涨,没必要去冒这个险。

2物不吃

不吃未成熟的瓜果

闰六月十五前后,地里的西瓜、桃子、葡萄刚挂果没多久,有些心急的人看着果实成型了就想摘来尝鲜。但这时候的瓜果还没长足天数,糖分没积累够,吃着又酸又涩不说,还可能因为没熟透,含有较多的鞣酸或青涩物质,吃多了容易闹肚子。他们常说:“强摘的瓜不甜,强吃的亏难咽”,其实就是劝人别贪早,等果子自然成熟了再吃,安全又美味。

不吃和隔夜菜

闰六月正处高温高湿的“桑拿天”,饭菜做好了放不了多久就容易馊。尤其是隔夜的剩菜,哪怕放冰箱,经过一夜,亚硝酸盐含量会上升,吃了可能头晕、呕吐。以前没冰箱的时候,老辈人更讲究“现做现吃”,夏天剩菜哪怕看着没坏,也宁可倒掉,怕的就是食物中毒。

3事不做

不贪凉露宿

闰六月的晚上,虽说白天热,但后半夜可能会有点凉意,尤其是雨后。有些人图凉快,在院子里搭个棚子睡觉,或者开着窗户整夜吹穿堂风。老辈人觉得这样容易“受风”,其实是有道理的——高温天人体毛孔张开,突然遇凉,很容易感冒、关节疼。就像咱现在知道的,空调温度不能太低,睡觉要盖薄被,道理是一样的。“不贪凉露宿”就是提醒我们,夏天防暑的,也得防着“阴寒”伤身。

不把农具丢在田里

以前种地全靠农具,镰刀、锄头、扁担这些,都是吃饭的家伙。闰六月雨水多,农具要是扔在田里淋雨,铁的会生锈,木的会发霉,用不了多久就坏了。老辈人对农具特别爱惜,觉得“农具顺手,庄稼丰收”,用完及时收回家擦干净、晾干,是过日子的本分。不管什么时候,珍惜劳动工具,才能提高干活的效率。放到现在,就像咱们用完电脑要关机、自行车要定期保养,都是一个道理。

不在河边吵架拌嘴

闰六月雨水多,河流容易涨水,民间觉得这时候在河边吵闹,可能是怕争执起来情绪激动,不小心失足落水。夏天河边湿滑,加上人一冲动容易忘形,确实有安全隐患。天气热的时候,人本来就容易烦躁,吵架不仅伤感情,还可能因为分心引发意外,不如安安稳稳过日子。

今天是秋季里面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个好日子,记得:1地不去,2物不吃,3事不做,别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