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普京?在最后通牒日,美国促成高加索和平,命名特朗普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08 14:22 浏览量:1
2025年8月8日,白宫迎来一场精心安排的外交仪式。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与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在特朗普主持下签署和平协议,宣告两国持续近四十年的血腥冲突终结。
耐人寻味的是,这份协议包含了一条名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的运输走廊开发计划——美国获得独家长期特许权,在亚美尼亚境内修建连接阿塞拜疆本土与其飞地纳希切万的战略通道。
同一天恰是特朗普给普京划下的红线:要求俄罗斯在8月8日前结束俄乌战争的最后通牒期限。克里姆林宫几小时前强硬回绝,梅德韦杰夫甚至嘲讽这是“最后通牒游戏”,普京则在瓦拉姆修道院冷然宣称“失望源于期望过高”。
当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继续鏖战之际,两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却在华盛顿握手言和,这种时空对照堪称历史对强权政治的辛辣反讽。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仇恨根植于历史血脉。1915年奥斯曼帝国屠杀150万亚美尼亚人的阴影尚未消散,1988年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归属的争端再燃战火。苏联解体后的全面冲突夺走3万生命,百万民众流离失所。
2020年与2023年,阿塞拜疆两度发动军事行动夺回纳卡控制权,俄军维和部队的按兵不动令亚美尼亚深感被盟友背叛。
外交转折悄然来临。特朗普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2025年2月突访巴库,开启密集穿梭外交。三个月内,美国代表团在埃里温、巴库、纳希切万之间往返十余次,硬是在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撕开缺口。
协议核心条款令人咋舌:32公里宽的“特朗普之路”将铺设铁路、油气管道和光纤网络,由美国财团运营管理,依据的却是亚美尼亚法律。这种商业主导的模式刻意规避了俄罗斯主张的“走廊”概念,用经济利益置换军事存在。
签字仪式上另有致命一击:两国外长联署文件要求解散明斯克小组。这个1992年由俄美法组建的调解机制曾是俄罗斯彰显地区影响力的招牌,如今被当事人亲手送进历史坟墓。南高加索的权力天平在这一刻彻底倾斜。
特朗普的战争倒计时充满戏剧性。7月29日抛出50天期限时,他扬言对俄罗斯及其贸易伙伴实施“100%次级制裁”,剑指购买俄油的印度等国。
期限却魔幻般缩短——十天后的安理会演讲,美方代表突然宣布最终截止日定为8月8日,还搬出2774号决议作为“尚方宝剑”。这种步步紧逼的姿态,像极了商人谈判桌上的心理战术。
普京的回应尽显铁腕本色。8月1日他公开强调必须完全控制顿涅茨克等四州,8月5日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直接向路透社放话:“无意接受停火要求”。
战场动态印证着他的底气:红军城被11万俄军合围,乌军强征平民引发的文尼察暴动更暴露了基辅政权危机。但高加索方向的失守带来新耻辱:当俄军深陷乌克兰泥潭,两个小弟竟在仇敌客厅里把酒言欢。
莫斯科的愤怒无处安放。俄媒曾痛斥亚美尼亚出让走廊是“混合战争阴谋”,阿塞拜疆侨民在俄遇袭事件更让巴库怒不可遏。如今木已成舟,普京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在自家后院开垦新花园。
南高加索曾被视为俄罗斯禁脔。但2023年9月阿塞拜疆闪电收复纳卡时,驻守当地的俄军维和部队选择袖手旁观,瞬间击碎亚美尼亚的安全信任。
当帕希尼扬政府转向西方求援,莫斯科竟以“突击检查侨民”报复,导致两名阿塞拜疆公民死亡,彻底寒了盟友的心。
经济磁力同样失效。协议签署前,亚美尼亚提议按1975年苏联地图划界,阿塞拜疆断然拒绝——这些前卫星国已不再需要莫斯科仲裁。
而“特朗普之路”规划的跨里海能源通道更直击俄软肋:它绕开伊朗和俄罗斯,将阿塞拜疆油气经土耳其直送欧洲。当普京还在用核潜艇回应美国制裁时,商业资本已悄然改写地缘规则。
莫斯科的外交孤立雪上加霜。白俄罗斯在戈梅利州部署特种部队威胁基辅北翼,朝鲜3万“工人”进入库尔斯克援建无人机工厂,但这些边缘盟友的助阵更像困兽之斗。
真正致命的是印度不顾美国威胁继续购买俄油,中国与俄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新兴大国拒绝选边站,反而让普京的抵抗显得愈发孤独。
特朗普政府的手段尽显商人本色。与传统军事介入不同,“特朗普之路”明确约定由私营财团承担开发,美国仅掌握租赁权。
这种设计既避免触动俄伊神经,又以经济纽带绑定三方利益。一位参与谈判的美方官员道破天机:“通过商业机制开放该地区,用共同经济利益防止冲突”。
地缘收益远超想象。阿塞拜疆获得梦寐以求的陆桥直通土耳其,亚美尼亚换取安全保障,美国则掌控欧亚能源新动脉。
更精妙的是,协议为阿塞拜疆加入《亚伯拉罕协议》铺路——这个特朗普首个任期推动的中东和平框架,正悄然向中亚延伸。当俄罗斯在乌克兰焦头烂额,美国已在欧亚大陆腹地落下关键棋子。
命名权游戏暴露特朗普的终极心思。“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TRIPP)的烫金铭牌,堪比诺贝尔和平奖的自我提名。
从印度-巴基斯坦边界到柬埔寨-泰国争议地区,这种交易式调停已成其标志性外交策略。当大国沉迷武力博弈时,小国更愿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押注新玩家。
运输走廊的碎石尚未铺就,地缘裂痕已深深刻下。阿塞拜疆学者苏丹·扎希多夫在巴库的研讨会上断言:“美国在南高加索的战略利益从此清晰可见”,而莫斯科街头报亭的《消息报》头版仍聚焦乌克兰战况,对邻国变局只字不提。
这场外交胜利的价值或许正在于此:当普京还在为顿巴斯四州的控制权与西方僵持,美国已把和平纪念碑立在了俄罗斯的家门口。那条以美国总统命名的道路能否带来持久和平尚未可知,但它已然证明——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从来不会等待迟到者。
信息来源:美国官员称:特朗普将主持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和平谈判
2025-08-06 16:02·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