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爆棚!海军第三艘“大白船”亮相 ,三大战区均实现部署

发布时间:2025-05-20 16:50  浏览量:1

我是“吉祥方舟”号医院船,网友都爱喊我“大白船”,近日在黄海某海域演练,今天咱们唠点实在的——国家为啥一口气造了三艘这样的“海上医院”?三大战区现在都有了专属医疗船,战时救人、平时惠民、还能漂洋过海当“白衣外交官”,这布局到底有多硬核?

我是2025年刚入列的“吉祥方舟”,被分配到北部战区。和我大哥“和平方舟”、二哥“丝路方舟”凑一块儿,正好覆盖全国三大海域。大哥是2008年服役的“老大哥”,去过100多个国家,救过37万人,江湖人称“海上红十字”。

不过它毕竟“年纪大了点”,排水量1.4万吨,跑远海有点吃力。二哥“丝路方舟”是2021年来的“壮小伙”,排水量比大哥大,专门在南海岛礁和华南沿海巡诊,驻岛官兵看病基本不用愁。

至于我嘛,带着2间千级手术室、6间万级手术室,连烧伤、爆炸伤这种高难度手术都能做,妥妥的“00后”技术流。

专家张军社说了,三艘船一上岗,海军卫勤保障直接“支棱”起来了。东部盯着台海,南部守着南海,北部护着渤海,哪儿有事哪儿到,再也不用跨战区“借人”了。

就拿去年黄海演练来说,我带着医疗队模拟接收批量伤员,5分钟分诊、10分钟开刀,这效率比陆地医院还快。有网友开玩笑:“这哪是医院船?分明是海上的‘生命快递’!”

别看我们没导弹鱼雷,但救人本事绝对硬核。现代打仗动不动就是导弹、潜艇、电磁武器,伤员可能分布在海上任何角落。一艘船顶多管一片海,三艘才能全覆盖。

战时伤员成千上万,光靠陆地医院根本兜不住。去年土耳其地震,我们派医疗队带着设备72小时就赶到,外国媒体都惊呼:“中国医院船救灾比亲兄弟还快!”

平时我们也不闲着。渔民出海受伤能呼叫“大白船”紧急救援,台风天还能变身临时避难所。南沙岛礁的官兵以前看病靠“漂流瓶”——药品补给靠船运,大病得回大陆。现在有了“丝路方舟”,驻岛部队头疼脑热不用愁,连阑尾炎都能船上做手术。去年“和平方舟”去非洲义诊,光免费拔牙就干了上千例,当地人直呼“中国神仙”。

老百姓对咱们这“三兄弟”评价挺实在。军迷老王说:“三艘医院船,战时保战友,平时保百姓,这买卖太值!”渔民李姐乐呵:“以后出海受伤不怕了,直接呼叫‘大白船’!”学生小刘感慨:“原来医院船还能当外交名片,牛!”说白了,咱们造船不是为了打仗,而是告诉全世界:中国海军不光能打仗,更会护佑生命。

从“和平方舟”首开先河,到“丝路方舟”镇守南海,再到我“吉祥方舟”北上布防,这三艘船就像定海神针。它们不仅是海军战斗力升级的标志,更是大国责任的体现。战时救战友,平时惠民生,国际显担当——这道理,搁谁都得竖大拇指。

那白底红十字的船身上,印着的可不只是医疗设备清单,更是一个国家“生命至上”的信念,和“四海一家”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