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三任妻子的留影,愧对原配龚夕涛,叮嘱儿子回家乡祭拜
发布时间:2025-08-09 11:41 浏览量:3
我是冤枉的,我对得起国家。老人临终的一句呢喃,实在也搅得人心里发酸。都说人死了才明白一生究竟值不值,孙立人这个名字,在风里雨里走了一个世纪,到头来还是没能和想念的兄弟们团聚。这世上的愿望啊,往往最重要的那几个,偏偏总留在尘土之外。
孙立人这辈子,名号够亮——抗日名将,传奇将军。但说到底,他也是普通人家的儿子、丈夫,带着情深似海的挂念,背了一大箩筐的人情世故。咱们今天不说他指点江山、决胜千里,先从一个儿子的身份说起。
老孙家是安徽庐江金牛镇的望族,祖上是举人、知府,不算大富大贵,却规矩门庭。孙立人的父亲孙熙泽,是个细致入微的人,为儿子的前程和婚事都操了不少心。世道轮回,做父亲的不外乎一件事:想让儿子有个好归宿,想着儿子光宗耀祖。
说起孙立人的原配龚夕涛,说到底也是两家大人的一桩心思。孙熙泽跟龚家兄长结拜,交情深得可以互称兄弟。两位老人一拍即合,没考虑年轻人的想法,定了娃娃亲。其实龚夕涛那边还有点踌躇,怕辈分乱了。直到有一天,龚家兄长见了孙立人本人才觉得,这娃儿模样端正、气度也沉稳,心里才起了松动。
这些年,老家的长辈们都讲缘分,可人生最怕的就是没机会说“不要”。那时的孙立人,还在清华读书,父母一句话,1919年就和龚夕涛成了亲。新婚不过是热闹几天的小插曲,转身又回到课业里,书海如潮,把他推向了更高远的地方。
结婚后,孙立人去了美国进修军事,挂念着家的事,心却早飞到外面的世界。而龚夕涛,和许多那个年代的女子一样,把自己的一半人生,献给了婆婆公公,日日侍奉,婆家就是全部的舞台。孩子没生下,她就守着老宅,把孙家的灯火照得妥妥帖帖。
有人说这叫命,该离就是离。其实谁又比谁容易呢?孙立人学业有成回国,调回南京工作,想着要把老婆接过来团聚。可龚夕涛一心认了孝道,不想丢下年老的公婆,也不想成了“不孝”的媳妇。孙父也不忍她离去,孙立人一番心事只好又咽回肚里。两个人就像错过的列车,对面相望,却再没了契机。
再没几年的光景,孙立人的人生画风一转,舞会里认识了张晶英——个子高高的女学生,笑起来有几分特别。那时候年轻气盛,舞厅灯光照着两人,心思扑腾扑腾地跳。张晶英不拘小节,主动迈出一步,日子就这么紧挨着走到了一起。孙父得知后,心里不痛快,也难免自责,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大儿子的婚姻。
老人劝过、安排过,甚至费尽心机让龚夕涛去南京,把旧情挽回来。可青春已老,心头的火苗只剩点星光。两人相对无语,住了没几个月,龚夕涛还是回了家。
1930年,孙立人与张晶英成了亲。还记得龚夕涛那句:“我不离,我这辈子是孙家的人。”或许,这里面并无多少怨恨,更多的是女人对命运的无奈认命。她搬不走心,也搬不动自己的人生,干脆就在老宅照看老人,陪着孙家的几个小辈,成了家里一块温热的瓦片。
张晶英和孙立人的感情呢?初时确是琴瑟和鸣,可岁月不饶人,肚子迟迟没动静。张晶英跑了医院,医生说得委婉,她也明白了自己的无力。自责归自责,孙立人反而劝慰她,俩人商量过领养,可女人心思,总不忘给男人找个“圆满”。于是她自己托了线,鼓起勇气引进了张美英——这位高雄护士姑娘。
张美英是个心细的人,对孙立人敬爱有加,偏偏又遇上了这段“拧巴”的姻缘。世上感情这点事,拧一拧,也能拧成线。人总得在时代和家庭之间,选个能自处的位置。张晶英把孙立人扶到张美英怀里,自己倒像是放下了世俗牵绊,慢慢皈依了空门,把信仰当成另一种寄托。
命中注定,张美英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一连给孙家添了四个娃。名字取得大气:中国安定、天下太平。孩子绕膝,孙立人那点深藏心底的内疚,或许随着一家热闹,慢慢融化。
但院落深深,夜色一来,人老了,心还是容易走回原来那条巷子。1955年,孙立人遭到幽禁,无声无息地被隔绝在权力之外。张美英带着孩子不离不弃,守在他身侧。那时候的南京,或许还会下着小雨,屋子里空气稀薄,有一股淡淡的霉味。槛外的世界翻云覆雨,家里的温情倒成了唯一的栖身之所。
至于老家的龚夕涛,她始终没再见孙立人一面。1947年的南京见过最后一回,她婉拒了随他远走的邀请,“我是龚家的人,也是孙家的人,但我不走。”从此江湖再无信件,也没有问候。她把最后的余生都留给了家乡,照顾兄长,帮衬孙家小辈。省委里的人想给她安排工作,她礼貌地推掉,“我就守着老人过平静的日子。”
1981年,龚夕涛在家中悄然辞世,什么遗憾也没说,走得像她活过的这八十年——静静地、朴朴素素地。几年后,孙立人在台北终于恢复了自由,那时已是风烛残年。他拉着孩子们的手念叨,“记得给龚姨上坟。”孩子们记在心里,几年后穿江过海,千里迢迢地回了庐江,给墓前点了香。
岁月催老英雄。孙立人曾经戎马一生,部下拼杀在印缅热土,扳倒三万多日军。他到了晚年回忆往昔,下棋喝茶倚着窗户,话说到那些战死的袍泽就会哭,有时候一句话卡在喉咙,眼圈潮了。他把兵当儿子,这话不是做给人听的。他说,他死了不进什么忠烈祠,要和牺牲的弟兄们埋在一起。可时至今日,他的棺椁还停在风中,想和兄弟们团聚,却一再被尘世搁浅。
人们记住了孙立人那个硬气、刚烈的样子,可很少有人知道他这一生,也绕不开亲情、爱情里的挣扎和未完成。谁都有一两件想圆没圆的心事吧?我们活在尘世,总以为日子很长。其实那些误会、错身,早就像信老黄牛走在路上,慢悠悠远了去。
故事还没完,有些遗憾,恐怕要留到下一个春天再说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