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仓街往事176:缅怀先人,各人各相
发布时间:2025-08-28 19:16 浏览量:1
陈红根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曾经的同事、朋友;陈家没有报丧,他们也没有出现。
陈瑶想倘若他老爸在天有灵,会心有遗憾的,他们小时候,许许多多的礼拜天,他父亲跟当年的弟兄,茶叙、小酌,是经常的事情,好像还是昨天发生的事情,有几个叔叔、伯伯,她们都认识的。
告别会的悼词,由陈家最有文化的陈嘉执笔,但陈嘉不知怎样写。
兄妹仨商量。
陈瑶讲:老爸的一生很难用是与非来概括、总结;我的意思,不做悼词了,无论怎样写,都不是真实的他。
陈许、陈嘉默认了。
到了殡仪馆,在大厅里,姆姆、孃孃哭得呼天呛地时,陈瑶没有哭。
今天下雪了,其实昨天夜里就下了,被陈瑶忽视了。天很好,特别地亮,像是被雪照亮的一样,亮得有点诡异。在去殡仪馆的路上,到了以后,陈瑶一直抬头望着天,总感觉,他老爸已到了那边了,而且还穿上了那边的衣服,是霓裳?高高的发髻,长须,他好像朝这边望着,好像看到了她,看到了陈嘉、陈许,但不知为什么没有表情……原来是阴、阳相隔,陈瑶眼圈红了。
仨兄妹没想到会有意外,刘阿姨听到告别、追思会家属没有悼词,当然翻脸了,怎么可以这样草草了事,我是红根的妻子,我还活着,我坚决不同意这样做。你们这样做为什么不告知我。
陈红根活着时,他的子女的确跟刘阿姨有点小摩擦,但是从来没有板过面孔。陈许不知怎么办?陈瑶、陈嘉愤慨了,这老太想干什么?
她们的姆姆却轻松地化解了这个矛盾点,让陈瑶刮目相看。人物有大小,实际上智商、智慧差别不大,只是着力点不同。
陈瑶的姆姆讲:这只女人在找补,她后来不管红根了,良心、面子都过不去,怕背后给人闲话、被人骂,所以她一定要找个说法的。当年,她当过我们车间里的大组长,后来是车间副主任,再后来直接跳到厂办,我对她不要太了解。瑶瑶,你让她上去讲几句,不要弄得不太平。
陈瑶跟刘阿姨讲了,他们确实欠妥,悼词就不念了,要么请你讲几则老爸的小故事,以作怀念。
姆姆讲得对了,刘阿姨是欣然。
刘阿姨分享了陈红根的三则小故事,还是有意义的,让追思、告别会不空洞了,其中有一则故事,还引起了陈许她们共鸣。
刘阿姨讲,老陈从车间主任,再到厂里的质监科科长,再到局里去当科长,工人本色始终没有变,在路上遇到了当年的同事,尤其是退了休的老工人,他总要从自行车下来,跟人打招呼,问寒嘘暖。我这样讲讲容易,一个人做到是不容易的……
这个老太还是缅怀陈红根的。
殡仪的流程到了最后一个环节,领骨灰盒了,陈许捧着骨灰盒,上车了。
陈瑶这才蹲在地上大哭起来,他老爸这么大的一个人,瞬间就烧了一堆灰了。是伊颂华硬地把她抱上车的。
酒店吃白事席。
姜扁头在同龄人是属于这辈子混不灵的那类人,坐在人堆里,但总让人感觉孤单影只的。陈瑶专程走过去,敬他酒,姜扁头喝的是白酒,陈瑶也换成了白酒,跟姜扁头碰杯,一口喝掉。还给了姜扁头一个红包,2000元。姜扁头好像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尊重过,脸红得像关公。
席散了,姜扁头却找到了陈瑶硬要把2000元还给她,他讲:这钱我不能拿,给我的够多了,拿了红根要怪我的。陈瑶讲:姜叔叔,你拿着,你不拿我这份谢意会一直搁在心里,太重了,谢谢你。陈瑶给姜扁头躹躬了,姜扁头才把钱放回了口袋。
陈瑶还敬了洪根厂长的酒。他来老屋吊丧、到殡仪馆送陈红根最后一程,是陈红根唯一的生前同事和好友。陈瑶敬他酒,也用白酒敬,他坚决不肯喝,让陈瑶把杯中的酒倒掉,换成啤酒,跟陈瑶讲,人人都要走这条路,不要太悲伤了。陈瑶被他说得眼圈红了,他也眼圈红了。
洪根厂长是坐肖一翎的车子来的,要走的时候,他特意把陈瑶喊到了一边,讲,她和一翎没成,他是有点失落,但是没关系的,别往心里去,如果在乡下要办什么事,就去找他。能找他,他会很开心的。
陈瑶记了他的电话,说有空一定会去看他的。
洪根老人长叹了一声,红根!他是真心地不舍。
- 上一篇:朱海燕 || 北戴河日记
- 下一篇:焦虑症患者总执着“把事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