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贵的迅速走红,或许是网红时代唯一自救的出路,真善美是王道

发布时间:2025-08-06 18:24  浏览量:2

众所周知,我对网红一直是非常不感冒的。跟职业歧视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网红这个行业太过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很多网红的起手式就已经拉低了“网红”这两个字的社会价值性。

实事求是地说,网络社会其实是现实社会的一个延伸,相当于一个二期建设工程。网红也是万千职业的一种,劳动不分高低贵贱,其本身应该是没有太多是非善恶之分的。但是,就跟艺术没有国界而艺术家是有国界的一样,网红这个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网红的个体身份之中是应该有是非善恶之分的。

在我个人的看法之中,网络经济市场目前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的状况,很多高端科学和应用领域都跟网络有关,比如航天航空等,但是对于民众开发的网络市场其实还是非常低端、初级的。就跟码头、茶馆、车站、赌场这种容易人群扎堆的场所一样,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人和事,但比例会少得可怜,几乎就跟沙里淘金一样。

跟我们日常的饮食消费一样,大饭店永远比路边摊的品质更有保障一些,大饭店重品质,小摊贩重口味,这是经济市场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的。

所以,我之所以对董宇辉等诸多网红一直颇有微词,但也对那个跳什么恶龙咆哮的小姑娘相当包容,很多人觉得我是双标,是眼红董宇辉,是迂腐甚至恶毒……其实是因为网络直播这个生态位或者这个生态圈就不应该出现董宇辉那样的人。

底层生物链自然有底层生物链的游戏规则和适应群体,资本和一些高知群体与机构是不应该对这个一块形成垄断和裹挟之势的。

随便举一个例子,网络直播带货,董宇辉一人一年可以带货75亿,但真的不如培养7500百个年带货100万的小网红。大家不要觉得董宇辉和他的团队是凭个人本事在跟普通网民公平竞争,没有资本的加持、平台的扶持、专业团队的搀扶,这是不可能的。

游戏开发团队或者游戏开发者投资的专业团队和一群普通游戏玩家去打PK,最后就势必会形成这种吊打局面。无数普通玩家疯狂砸钱买装备、交学费,然后被不断地被专业团队按在地板上摩擦。

大多数网民,尤其是那些容易盲目网络消费的网民,往往都是一些认知层次不高的。他们讲白了,行为上容易跟风,情感上容易被煽动,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深度思考能力、也不会有什么深刻的同理心的,也就是说,跟他们讲道理其实没什么太大意义的,他们不讲理、只讲情,他们因为喜欢或者不喜欢都可以为所欲为的,千金难买我乐意嘛!

有些事情,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社会现实中是充满着割裂式的自相矛盾的。比如大多数人骨子里对地主都是深恶痛绝的,为什么呢?因为地主霸占了农民的土地,使得民不聊生!这是文化通识。但是在社会现实之中,往往很多人会笑贫不笑娼,只要地主不是侵占了他们家的土地,很多人反而会称赞地主有手段、有能力。

网络带货,其实是给我们日益凋敝的民生经济提供一个新的缓冲空间,很多就业困难的底层人可以职业转移到网络市场上来,总比去作奸犯科要强一些吧。但是,结果因为出现了董宇辉这样的巨头,他们也没法弄了。同样是带货农产品,你一个普通的正儿八经的的农村青年,能卖出多少农产品?同样是走文化带货的路线,广大普通博主能整出董宇辉专业团队那种专业文案来吗?而且普通博主要是说错了什么会被各种冷嘲热讽、水军攻击,但董宇辉念错了通用字都可以被解读为可爱……大家怎么竞争?

其实很多时候,我不太理解有些人几十岁了,一把年纪都活到哪里去了?一个最浅显的社会和生活常识——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急剧集中永远都是弊大于利的,这很难理解吗?传统的线下网络,大家所痛斥的资本家吸血,那是自然吸血,网络资本家的吸血直接是涡轮增压地使劲吸。

还记得我曾经跟大家讲过的文明和文化的“真善美”问题吗?社会传播的东西,不真就难辨善恶,不善就无论美丑。网络传播这种东西,因为尚未得到很好的规范,真实性和良善性暂时都是没有太多保障的,大多数人关注的其实都是一些肤浅的“美”,比如长相、身材、恶搞、诱惑、暧昧、刺激这些东西。

咱不忍心揭互联网伤疤揭得太厉害了,就举一个例子,曾经盛极一时的直播带货公司“三只羊”的面纱被人扒掉之后,大家看到的是一副什么样的真实面孔呢?

董宇辉之前高谈阔论、大讲特讲北宋文人张载的“横渠四句”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社会争议呢?不是因为什么董宇辉就不能谈“横渠四句”,也不是因为“横渠四句”完全就是假大空,而是因为董宇辉在干的事情和他现在扮演的社会角色,确实不适合讲“横渠四句”,你一个卖货捞钱、与民争利的播主在镜头面前大谈特谈什么为生民立命,这不很讽刺吗?跟秦桧说自己精忠报国、潘金莲说自己忠贞不渝,不是一个意思吗?这会导致文化贬值的,导致传统文人的最高信仰模糊化的。

孔子说,巧言令色者,鲜仁矣。不管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比较相信的,古往今来,确实见到几个善于耍嘴皮子而对社会和国家有正面贡献的人。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中,有一条被现代人普遍忽略的精神叫“不与民争利”。其实古代所谓的贵族精神、上层社会的悲悯心、权贵阶层的道德底线,都与这个有关系。比如自古以来,为什么官员亲属正常是不允许经商的?大家想一想嘛,如果官商勾结了,普通人做生意还有活路吗?

作为一个资深的历史爱好者,毫不忌讳地讲,任何朝代、任何社会的混乱就是从资源财富的极端不均匀分布开始的,所以时至今日我也理解不了董宇辉这种动不动年入上亿的吸金怪兽为什么可以万人追捧?这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体系是一次毁灭性的冲击。砸掉无数人的饭碗成就了自己的财富神话,虽不能说一定有啥罪恶的影子,但至少是不值得社会性推崇的吧!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构成体,有些时候是必须要消除一些顶端优势的,社会收益是一定要跟社会责任捆绑到一起的。大家要想一想,为什么社会对所有高收入群体会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要求?企业和个人,都是如此。因为这是生产资料合理分配的再次平衡的一种方式。

我们的社会教育其实是有巨大漏洞的,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本分”到底是有多么重要。小学生和小学生的竞争这是本分,但是,有些无知者无畏的小学生会觉得自己能耐特别大,表示小学生跟小学生竞争没问题,得彻底打开小学的大门,让大学生进来跟小学生打PK,他们忘掉了“本分”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永远都会赢……

其实按照这个势头走下去,自媒体时代最后就一定是一地鸡毛,因为这个生态从一开始就乱了。打个不太礼貌的比方,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动物园,广大网友要么就是里面的猴要么就是外面花钱买门票的游客。

但是,接下来我要讲事物一分为二的另一面了。互联网经济也好、自媒体时代也罢,其实在客观上是给广大底层人延伸了一个生活安置区,很多人受限于自身的能力、资源、条件和背景确实在现实生活之中很难维持生计,所以到网上去折腾点流量变现,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真正的底层人在玩什么流量变现,我们相对还是非常理解和包容的。其实客观来讲,他们做的那些内容非常的粗鄙、简陋甚至恶俗,这是他们的输入能力决定了的。但也恰恰是因为他们的输入能力有限,对社会的影响也会有限。他们难以产业化、规模化甚至垄断化嘛,政策紧一点,他们就得收敛许多;平台把门槛适当地提一提,他们就要淘汰很多……这些其实都是可控的,是无伤大雅的。

比如之前提到的那个跳尬舞的小姑娘,人家好像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专业技能,家庭条件也就那样,选择跳尬舞博取点流量虽不太雅观,但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对她来说,或许就是最优选择了。至少她比一些妆容精致的坐台女其实要高尚许多!

总而言之,自媒体平台的网红之路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从目前来看,负面的形象居多,而正面的形象偏少。

但咱们今天要一反常态地讲一个比较感人的正面网红,这个人的名字叫“李富贵”。

“李福贵”原名李亚云,今年27岁,是河南新乡的一个农家女孩。她通过记录乡村卖货生活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走红,仅抖音账号粉丝就突破了870万。

这个农家女孩值得大家关注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呢?其实是在于她对生活的真诚热情和自强不息。李富贵的父亲只有五六岁孩童的智力、母亲是失去语言功能的智残、爷爷80多岁了、叔叔也智力有缺陷、一个刚成年的堂弟、一个还在读小学的堂妹——这样的家庭就跟被命运诅咒了一样,绝大多数的人都接不下这副“天崩地塌”的烂牌,但是,李福贵却实现了逆风绽放。

为什么一个被命运打击得无以复加的女孩却能被网络拯救?因为李福贵身上有互联网、自媒体最需要的真诚和善良。在这个充斥着剧本与表演的短视频时代,“李福贵”的走红犹如一股清流。她的镜头里没有精致的人设,没有刻意的煽情,有的只是最真实的生活切片。为家人做饭的温馨画面,与爷爷务农的乡村日常,走街串巷时那声清脆的“打豆腐的来啦”……这种不施粉黛的真实,恰恰击中了当代人渴望真诚的内心。

在获取巨大的互联网关注流量之后,她依然拒绝盲目带货。这份难得的清醒与克制,让她的视频始终保持着泥土的芬芳,触动着每个观众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所以,董宇辉等人应该要明白,所谓的高大上不是喊出来的、不是演出来的,它就跟泥土的芬芳一样,是天然存在的,是自然释放的。

不每天嘴上说着主义、心里想着生意的“李福贵”会细心记下乡亲们的需求,和老人一起分享零食,帮腿脚不便的老人晒麦子、帮邻居找丢失的猫……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春风化雨般温暖着乡亲们,而乡亲们也以最朴实的方式回馈着这份善意:争相光顾她的生意,热情邀她共进午餐。

真诚和善良其实都是刻在骨子里的品格,不需要过多的装饰、点缀。像“李福贵”这种自然散发出来的人性之光,才能代表“贫瘠土地开出的向阳花”,才能真正温暖和感动世人。

当下的很多网红巧舌如簧、牙尖嘴利、能装会演,反正各种讨好卖乖都是为了最后那一句“123,上链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许福贵”面前,他们都应该自惭形秽的。

互联网和自媒体缺什么呢?前面已经告诉大家了,缺“真善美”,尤其是“真”和“善”,在忽视真诚和善良的前提下,网民们疯狂地追捧各种恶趣、低俗的形式美、伪装美、表面美,才是互联网得了癫狂症的主要原因。

别的不说了,各种连性别都不一定是真的的颜值“美女”在互联网上可以各种收割榜一大哥的礼物,这就是互联网愈演愈荒唐的通病。

真正的美,其实是在“李福贵”的镜头下,乡村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落后模样,而是被赋予了诗意的美感。邻里围坐树下唠家常的温馨,小狗慵懒打盹的闲适,大爷扛锄劳作的质朴,大妈闻声赶来的热情……这些平凡的场景构成了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唤起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美,不是那些穿着瑜伽裤去钓鱼、去拜佛、去登山、去跳舞、去打球的女孩子,也不是那些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讲悲悯、讲智慧、讲文化的董宇辉们……美是有极强的共情能力的,就像“李福贵”的镜头这样,能让人找到记忆中的故乡,能让人的心在浮躁喧嚣的名利场中慢慢静下来的,能让人体会到宁静、安详、淳朴、缓慢的意义的。

这个追求流量与速成的时代,“李福贵”用真诚打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用善良赢得了人心的共鸣,用美丽治愈了都市的浮躁。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精致的包装,而是那份未经雕琢的真善美。

这份未经包装和雕琢的真善美,恰恰是现在互联网和自媒体唯一自救的解药。

咱们现在很多互联网平台,群魔乱舞到了没法看的地步了,全是表演、诈骗、虚伪、打压……比如董宇辉,谁说他几句不好的话试试,要么被他的粉丝疯狂攻击,要么直接被平台屏蔽……难道大家不觉得这很荒谬吗?一个以带货敛财为根本目的的人居然被成了社会文化符号,只能追捧不能批判?都说清朝大兴文字狱,难道这不也是一种文字狱吗?

不管大家信不信,互联网永远不缺董宇辉,只会缺李福贵。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再过多少年,也只会是真善美。董宇辉越来越多,互联网的虚伪性增加;李福富贵越来越多,互联网的真诚度增加……

最后说一句,互联网时代,也要学会给这个社会中那些老实本分的人留口吃的,也要学会去弘扬真善美,定义网红的人应该是李福贵这一类人,而不应该是董宇辉那样的人。卖货就卖货嘛,有啥一天到晚装文化人的呢?装救世主的呢?还青年榜样,要是社会都是这种青年榜样,那就真的坏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