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莫言不过是忠诚地记录那个时代的历史罢了!

发布时间:2025-08-29 14:33  浏览量:1

莫言的创作,始终坚守着独特的追求,他秉持 “结构就是政治” 的命题,使小说与现实、历史紧密相连,尤其是他的长篇小说,犹如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出庞大厚重的历史感。

任何一种外来理论在传播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本土化的过程,新历史主义也不例外。当它踏上中国的土地,便迅速与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相互交融,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烙印,带上了独特的民族性特征。

从《红高粱家族》开始,莫言便踏上了他独特的历史叙事之旅。他大胆地放弃了对正统历史的书写,将目光投向那些被遗忘在历史角落中的边缘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历史真实。他以独特的叙述形式,挖掘出那些被主流历史所忽视的故事,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别样的历史画卷,逐渐奠定了他小说中历史重构的叙事风格 。

莫言曾多次强调,小说家与历史学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他看来,小说家的职责并非如历史学家般追求客观地再现历史,因为历史本身是复杂且多面的,难以被完全还原。作家笔下的历史,是经过主观处理的文学活动,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象征意义。这种对历史的独特理解,使莫言成为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丰乳肥臀》是莫言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被他视为自己最具分量的代表作。在这部鸿篇巨制中,莫言通过上官鲁氏苦难而坚韧的一生,串联起 20 世纪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变迁。他没有从传统的政治 - 历史角度出发,而是以一位母亲和她九个儿女的命运沉浮为主线,构建起独特的历史叙述。上官鲁氏一家人在历史洪流中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不仅是个体的遭遇,更是整个人类共同面临的基本问题,使这部小说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 。

在《丰乳肥臀》中,历史的正义与崇高被无情地消解。母亲上官鲁氏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与磨难,她因德国人入侵成为孤儿,被迫裹脚又因时代变迁无奈放足,为传宗接代借种生子,经历了战争、饥饿、自然灾害等种种磨难。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成为了迫害她的因素,曾经被人们所崇尚的历史正义与崇高,在她的苦难面前变得微不足道,仅成为了她受难与不幸的见证。莫言运用解构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历史非正义的一面,让读者看到了历史更加真实、复杂的面貌,使这部小说更接近历史的本来状态 。

《生死疲劳》同样是莫言历史叙事的经典之作,它描绘了中国半个多世纪漫长的历史情境,展现了乡土历史社会中的转折与变革。莫言在这部小说中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方式,以个体生命轮回中的不同动物和人的视角来描述历史,将宏大的历史以荒诞、戏谑的形式解构。他借助大头儿蓝千岁、兰解放、莫言三个人的叙述视角,形成了三重历史话语,多角度、多元化地消解了既定历史的政治性,为历史的重构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

在《生死疲劳》中,莫言通过三个叙述者的讲述,涉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多个重大事件,如土地改革、公社化、“四清” 运动、改革开放等。他没有直接叙述这些历史运动,而是将其作为蓝脸、西门闹以及他们子孙后辈们 “生死疲劳” 的历史背景。

莫言多次坚定地强调自己的创作是 “作为老百姓的写作”。他远离权力的中心,以一种平等、质朴的姿态,将自己视为老百姓中的普通一员,深入地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在他看来,文学不应是高高在上的教化工具,而应是贴近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的镜子。他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用文字描绘出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奋斗、苦难与希望,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民间历史话语体系。

民间立场在《生死疲劳》中则有着独特的体现,主要表现为 “轮回” 观念、土地变迁与历史的紧密结合。地主西门闹含冤而死,带着满腔仇恨转世为驴、牛、猪、狗、猴,最后一世才重新为人。在他轮回成动物的几世中,动物们不同的死亡方式,深刻地对应着不同时代历史的本质。驴因跟随主人蓝脸单干而被排挤,最终被公社的人们分食而死;牛同样惨遭入社的西门金龙折磨虐打,最终被烧死;猪为了救孩子们放弃复仇计划,不幸被淹死;猴最后被疯狂的蓝解放开枪打死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动物们不仅目睹,甚至以自身命运亲历了重大的社会事件。它们的经历展示出各种荒诞效果的图景,这些图景无不与那些强大的历史事实紧密相关。五世轮回成动物的蓝千岁在讲述故事时,会以动物身份的叙述视角展开,带着西门闹前世记忆的动物们,能够同时以人和动物的眼光观察历史的变化。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动物们的狂欢活动与人类的历史运动相互呼应,莫言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叙述方式,成功消解了历史的沉重性 。

围绕土地这一核心话题,莫言从西门闹、蓝脸几代人的命运书写入手,生动展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土地与人的关系的变迁。人与土地的关系在历史的影响下,经历了个体 — 集体 — 个体的轮回。莫言在《生死疲劳》中有意淡化宏大历史潮流,借助鬼魂、动物叙事增强民间色彩,将正统历史的沉重以戏谑幽默的方式消解,并转化为民间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对历史进行了解构与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