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也能“打”?无人机巨头“扫”客厅,全景相机“飞”上天

发布时间:2025-08-29 15:01  浏览量:1

IT时报记者 林斐

在消费电子领域,越来越多品牌不再满足固有的产品边界,纷纷踏上垂直跨界与品类拓展的征程。近期无人机巨头大疆推出扫地机器人ROMO,全景相机领军者影石Insta360推出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中兴、TCL也纷纷推出AI机器人和AI宠物产品,他们通过垂直跨界与品类拓展,探索技术融合与市场增量的新可能,呈现出行业创新的鲜明趋势。

影翎A1无人机:用全景镜头包揽天空

影翎Antigravity A1是影石Insta360与第三方联合孵化的全球首款8K一体式全景无人机,核心创新在于内置全景相机可拍摄360°全景画面,产品定位消费级市场,主打“沉浸式飞行+自由创作”,目前已开启公测。

优点:全景影像,先拍再构图

A1核心配置包括:机身上下布局双全景鱼眼镜头,支持8K@30fps视频拍摄;重量控制在249克以内,符合多数国家/地区“免培训、免考试”标准;搭配Vision飞行眼镜(Micro-OLED屏)与Grip体感遥控器,实现头部转动控制视角、手势指向控制飞行方向的“自由体感模式”;具备自动起落架、负载检测系统及预设禁飞区等功能。

影翎A1集中了影石Insta360在全景影像领域的技术积累:延续影石的360°影像拼接算法,实现飞行中“机身与螺旋桨全隐形”,画面纯净无遮挡;延续“先拍摄后构图”的逻辑,支持全景素材无损裁切与多比例输出,适配影石成熟的AI剪辑工具;360°全景拍摄逻辑是一次飞行即可捕捉全方向画面,后期可自由调整前视、俯视、侧视等角度;通过Vision飞行眼镜与Grip体感遥控器,实现“飞行方向与观察视角分离”——无人机沿稳定路线飞行时,用户可转头360°环顾四周,如“化身飞鸟”般体验空中视角。

不足:侧后向避障能力缺失

目前已经有多个数码影像类博主发布了影翎A1的测试内容,综合来看,与先发品牌的主流及旗舰无人机相比,影翎A1存在不足,比如避障仅依赖前向与底部传感器,侧向、后向无避障能力,急转或倒飞时易碰撞;对透明物体日间避障成功率不高,强光、逆光环境下避障响应延迟增加0.5-1秒。 工程机实测画质介于影石X4与X5之间,夜间拍摄噪点明显,镜头边缘拼接处画质较差,与大疆高端机型的成像细腻度有差距;当前图传为beta版本,偶尔卡顿。

以攻代守的必要策略

影石跨界进入无人机行业,是技术、市场与竞争策略共同驱动的结果。影石深耕全景影像十余年,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占率达67.2%,全景拼接、AI剪辑等技术优势明显;3年前推出的外挂式无人机全景相机“瞳Sphere”已验证技术可行性,一体式无人机是“地面全景”向“空中全景”的必然拓展。另外还有应对竞争的战略对冲:大疆通过Osmo系列渗透至影石主导的运动相机领域,形成“反向竞争”;影石进军无人机既是对这种跨界的回应,也是通过“8K全景+后期自由裁切”的差异化定位,避开与大疆的参数内卷,开辟新赛道。

影石2025年6月登录科创板后市值突破700亿元,资本充足;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疆长期领跑,用户对“新体验、新玩法”的需求为影石创新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

大疆ROMO:想成为“家务助理”的扫地机器人

大疆推出的首款扫地机器人ROMO,定位中高端市场,提供S、A、P三个版本,售价4699元~6799元。据称研发周期近五年,核心技术迁移自无人机领域的视觉SLAM、激光雷达及路径规划算法。

优点:迁移多传感器和算法优势

旗舰款ROMO P的基站采用半透明外壳设计,内部结构清晰可见,用户接触的清水箱、污水箱等部件布局在外部,核心部件隐藏于内;机器人本体取消顶部凸起旋转式激光雷达,改用体积更小的固态激光雷达,降低机身高度,便于进入低矮家具底部。

功能上,搭载双目鱼眼视觉传感器与三颗广视角固态激光雷达,前视感知达170度,环绕感知达285度,可实现毫米级精度避障与流畅路径规划,在桌椅腿密集区等复杂环境中穿梭灵活性更优。清洁模块采用双旋臂胶毛一体刷、2.5厘米厚拖布及164ml机载水箱,配备“柔性双机械臂”解决边角清洁问题;基站支持高压水流冲洗拖布,取消可拆卸清洗盘和滤网,减少手动干预。

ROMO集中了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比如将无人机双目视觉+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高精度路径规划算法迁移至地面场景,实现从“看到”到“理解”的决策能力,可识别并绕开细小障碍物。

不足:拖地功能较弱

不过作为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经过消费者及测试者体验后发现,ROMO与先发品牌的主流及旗舰产品相比存在明显不足,比如拖地效果欠佳,164ml水箱处理地砖缝隙油污吃力,90平方米房屋清洁耗时超过3小时。另外拖布采用双圆盘设计,无法实时清洁,存在“以脏拖脏”问题,落后于科沃斯、云鲸的滚筒拖布“活水清洁”技术。另外也有消费者担心,基站的半透明外壳材质虽然让其有了一丝高级感,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存在发黄或者细微划痕等问题,影响观感。

以技术优势进入潜力市场

大疆跨界进入扫地机器人行业,背后的动因源于市场与战略考量。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大疆是毫无争议的全球领导者,份额遥遥领先,但无人机核心用户群趋于饱和,产品属“非刚需、高决策门槛、低复购率”品类,需寻找新的大众消费赛道突破增长瓶颈。而扫地机器人市场存在增量空间:2024年我国扫地机渗透率仅约5.5%,远低于传统家电,消费者对清洁效率、智能避障、维护便捷性的需求尚未被充分满足,市场潜力大。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路径规划、多传感器融合、空间智能等技术,与扫地机器人精准避障、高效清洁路径等核心需求高度契合,可实现技术复用。

更多跨界产品

除大疆与影石外,近期还有众多消费电子品牌纷纷推出跨界产品。

中兴Mochi:情感化AI宠物,通过语音交互响应用户情绪,在用户开心时互动玩耍,低落时提供安慰,满足现代生活的情感陪伴需求。

TCL Ai Me:陪伴机器人,具备智能识别家庭成员能力,为儿童播放教育内容、为老人提醒健康事项,深度融合家庭场景。

石头洗衣机:基于扫地机器人的智能算法与清洁技术积累,推出具备高效清洁与智能控制功能的洗衣机,拓展家庭清洁生态。

消费电子品牌跨界动作呈现多维度创新趋势且未来将愈发频繁,原因在于AI算法、传感器技术、智能互联等核心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复用性提升,品牌可将某一领域的技术积累快速迁移至新品类。最关键的是,单一品类市场天花板有限,跨界是品牌突破增长瓶颈、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路径,尤其在存量竞争激烈的领域,新赛道可带来增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