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下好声音”何以唱响夜活力
发布时间:2025-08-30 10:44 浏览量:3
“狮”分喜欢,“山”盟海誓。昨晚(8月29日),随着“狮山市集”之“狮子山下好声音”浪漫启幕,爱音乐的人尽情在舞台表演,爱听音乐的人坐在台阶上挥舞荧光棒,人潮汹涌,狮山文化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夜经济如何红火起来?如何打造文旅市场新机遇?热闹的音乐声浪里,火热的市集紧紧把握传统节庆的契机,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吸引活跃人群,城市的夜活力,即刻就有了最生动鲜活的现实模样。
“草根”活力与市场引导巧妙契合,唱着唱着就唱出了一个舞台
晚上7点,当白天的热浪消退,伴随着微风轻拂,狮山文化广场峡谷区已经聚集了热闹的人流,静等着音乐会开启。
现场的浪漫果然不负期待。小序乐队主唱马力和阿怪都是90后,作为专业乐队的歌手受邀参加本次音乐会,俩人深感荣幸,“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来狮山文化广场演出,我们很喜欢这里,又一次感受到了苏州夜晚的热闹与活力。”与专业乐队一起,音乐会上还有不少“草根”歌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草根”歌手恰恰是“狮子山下好声音”音乐会的“创始人”,也是长期以来让狮山文化广场保持“音乐活力”的一群人。
“以前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简单的音响设备,可是唱着唱着,就唱出了一个舞台。”看着眼前沸腾的人群,“狮子山下”品牌社群创始人薛海峰的思绪回到了去年。作为“狮子山下”品牌社群的一个分支——好声音户外音乐会,其参与者是“没有任何舞台灯光背景加持”的广场表演者。随着时间推移,这群爱好音乐的人,逐渐将这个舞台越唱越大。“自下而上”的活力生长,正巧与狮山文化广场的市场引导巧妙共振,由此,狮山文化广场负责人与薛海峰“一拍即合”,曾经低配的社群活动一下子提档升级,“狮子山下好声音”真正唱响。
“情感共鸣”转为“消费动能”,将舞台提供给热爱歌唱的人
本次音乐会上,刘庆伟的歌曲《朋友》,以及刘露露、陈哲等的合唱《世界赠与我的》,收获了观众的“专业”“好听”赞誉。
“专业”所言非虚。作为声乐老师,除了日常主业之外,刘庆伟也是“狮子山下”社群分支合唱团的指导老师。仅仅是因为近日合唱团举办的一次音乐沙龙,本次活动的主办方又挖掘出了这两个令人“惊艳”的节目。
在刘庆伟看来,合唱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情感的纽带,合唱团生命力的爆发源于“都市人对归属感的深层渴望”。这种通过艺术链接的社群关系,正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精神共富”的生动注脚。
不经意间,情感共鸣又转为“消费动能”。“狮子山下”社群合唱团的主理人是入驻狮山文化广场“苏州众戏剧社”的创始人长升,在运营戏剧社的同时,他利用室内舞台独辟蹊径,把合唱团办得有声有色。“我们在排演戏剧之余,将空余舞台提供给热爱歌唱的人群——他们或许不愿独唱,却能在合唱中找到共鸣。”通过实惠的价格,搭配两位专业的声乐老师指导,合唱团目前已经开设了两期,共吸引了5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
解锁文旅消费新“密码”,周边商户营业额大幅增长
每逢狮山市集开张,狮山周边的商户就进入了“忙并快乐着”的状态。
“每周五晚上,我们店里的原料都要比平日多配一倍,今天是七夕,又有这么大型的音乐会,不用想都会爆单的。”位于峡谷广场的“茉沏”饮品店老板娘马健笑着表示,这种“音乐会效应”会让周边商户营业额环比显著上升。就饮品店而言,周末一旦峡谷区搞活动,哪怕是小型的音乐会,都会至少拉动营业额增长约20%。
当天的市集上,苏州高新区多家餐饮酒店也加入进来,摆出特色菜肴,为这场热闹的音乐会增添了不少烟火气,也让这场以“爱”为名的音乐会,成为苏州高新区深化文旅融合的缩影。
从“狮子山下”社群到官方主导的“狮山市集”,从民间自发的路边表演到专业团队加盟的合唱展演,一条“政府引导+社群运营+商业反哺”的文旅消费生态链雏形已现。正如高新区文旅相关负责人所言:“我们不是简单搭建舞台,而是通过培育社群生态,让文化供给持续产生消费动能。”数据显示,本次活动期间,狮山文化广场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带动周边商户营业额环比增长30%,其中饮品、文创类消费占比达65%。
同时,“文化场景创造消费需求”的市场规律正在狮山文化广场被充分印证。自2024年端午节开始,高新区在狮山文化广场重点打造“狮山市集”文商旅消费品牌活动。截至目前,市集已举办13场,累计举办近80天系列活动,引领全市文旅热潮,吸引客流量超200万人次,强势拉动狮山商圈消费整体增长约30%。
这是浪漫的欢聚,这更是城市活力的见证。当政策引导的“有为之手”与市场创造的“无形之手”在文化场域中相牵,苏州高新区以狮山文化广场为支点,打造出撬动文旅融合的杠杆,为长三角城市群提供了“人文经济学”鲜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