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军队攻打中国,却因迷路回不去,滞留中国200年,现加入中国
发布时间:2025-08-31 12:05 浏览量:2
说起这事,得从尼泊尔那边的廓尔喀人说起。他们本来是尼泊尔的一个族群,早先从印度北部迁过来的,大概在12世纪左右就开始在那边落脚。廓尔喀人以打仗出名,身体壮实,擅长用弯刀作战,历史上就是游牧民族,喜欢扩张地盘。到了18世纪中叶,他们统一了尼泊尔,建立了沙阿王朝,国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就是那个带头统一的人。他从1743年上台开始,就带着军队四处征战,到1768年把整个尼泊尔谷地都收归囊中。这王朝一建立,就不满足于本土,开始往外看,尤其是北边的西藏,因为那边跟尼泊尔接壤,贸易来往多,但也容易起纠纷。
第一次冲突发生在1788年。廓尔喀那边以盐税和货币兑换的问题为由,派了3000多名士兵跨过喜马拉雅山,入侵西藏的聂拉木和济咙一带。这不是小打小闹,他们抢了不少东西,影响了当地人的正常生活。清朝当时没想大动干戈,就派人去谈,答应每年给300银元,廓尔喀人才撤兵。但这事没完,廓尔喀国王觉得清朝好欺负,尝到甜头后野心更大了。1791年,他们又卷土重来,这次派了2000多人,直奔后藏的日喀则,围了扎什伦布寺,还抢了里面的财物,包括金银和布匹。这下子彻底惹恼了清廷,乾隆皇帝下令出兵。
乾隆那时候已经当皇帝好多年了,从1735年上位,处理过不少边疆事宜。他派福康安当大将军,海兰察当参赞,带了1.3万清军从青海和四川进藏。福康安是满洲人,1753年出生,早年打过金川战役,经验丰富。海兰察是蒙古族,1746年出生,以勇猛著称。清军到了前线,在济咙峡谷设伏,廓尔喀人冲上来就被炮火和骑兵打得溃不成军。清军追击,一直打到尼泊尔境内,到了加德满都郊外。廓尔喀国王慌了,赶紧求和,1792年10月签了条约,答应臣服清朝,每五年进贡一次,还得还回抢的东西。
撤兵的时候,出事了。廓尔喀大军主力都回去了,但有一小队骑兵,大概几十人,在山里迷路了。喜马拉雅山脉地形复杂,雪大路滑,他们脱离了大部队,找不到回尼泊尔的道。廓尔喀军纪严,逃兵是要杀头的,这帮人怕回去被当逃兵砍了,就干脆留在西藏的吉隆一带。在藏语里,骑兵叫“达曼”,所以当地人就把他们叫达曼人。从那以后,这群人就开始在西藏流浪生活。
刚开始,达曼人日子过得挺苦。作为外来侵略者,他们不受欢迎,清军也不收他们。西藏人记着他们入侵的事,不会轻易帮忙。达曼人只好干些重活,像是扛木头、挖渠什么的,换点吃的。但收入少,没固定住处,生活不稳。好在他们是骑兵出身,身体素质好,意志也坚韧,没被这些难处击垮。慢慢地,当地人看他们可怜,也就渐渐接纳了。达曼人学了藏语,学会了当地文字,还开始跟西藏人做交易。
他们有个优势,就是冶铁技术不错,能锻造锅碗瓢盆之类的用品。廓尔喀人本来就擅长这个,手艺传下来了。他们用这个跟当地人换东西,日子才好转点。但就算这样,他们还是外来户,没归属感,一直漂着。19世纪的时候,达曼人开始跟当地人通婚,人口渐渐增多,但身份问题没解决。他们放弃了原来的信仰,转信佛教,为了更好地融入。
时间拉到20世纪,新中国成立后,达曼人看到周边藏族人有住房、教育和医疗保障,就开始争取加入中国国籍。为此,他们积极参与当地事务,像修路、巡边什么的。努力了多年,2003年5月,国务院终于批准了他们的申请,达曼人正式成了中国人。那时候,吉隆镇的村子里,大家都很激动,因为等了两百年,终于有正式身份了。现在,他们享受到了基本权益,房子建起来了,孩子能上学,看病有保障。家家户户挂国旗,守护边疆,彻底融入了中国社会。
这事看着传奇,但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廓尔喀入侵是事实,他们的扩张主义导致了战争,清朝的反击维护了领土。达曼人滞留是意外,但也反映出边疆地区的复杂性。两百年过去,他们从侵略者后代变成了中国公民,这中间有适应、有融合。尼泊尔那边,沙阿王朝后来被英国影响,廓尔喀人还被招去当雇佣兵,打过不少仗。但达曼人选择了留下,成了独特的一支。现在,西藏吉隆的达曼村有几百人,生活平静,靠务农和手工艺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