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带着儿子嫁人,多年后回老家与婆婆相遇,我们抱在一起哭了
发布时间:2025-08-31 17:01 浏览量:2
半个月前,儿子打电话告诉我,这个中秋他要把女朋友带回来,顺便商量一下结婚的事情。
中秋这天,我大清早就起了床,到街上买了些蔬菜水果和鸡鸭鱼肉,只盼着儿子和女朋友早些到来。
下午,儿子带着女朋友提着些礼物到了家里,刚好是晚饭时间,我们在饭桌上边吃边聊。
突然间,儿子说道:“妈,我马上就要结婚了,想去看看爷爷奶奶,顺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们。”
听儿子这样说,眼里不由地泛出泪花,想不到都过了这么多年儿子还记得她们,于是马上就回道:“妈陪你一起去。”
我叫罗素梅,1973年出生在贵州一个小镇里,上面有两个哥哥,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那时家里条件不好,再说我也不是读书那块料,初中毕业的第二年就到和几个小姐妹一起到广州打工。
到了广州,我进了一家电子厂被分配在车间流水线,我们组长是个叫郑保国的小伙子,比我大两岁,为人比较热心。
刚进厂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我经常去向郑保国请教,他总是不厌其烦的教我各种方法,不到两个月我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流水线的技术。
经常和郑保国在一起,也知道他老家在广西一个村子里,父母也是地道的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妹妹。
相同的出身让我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而我也特别喜欢和他聊天,在我眼里,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半年后的一个傍晚,我和郑保国在厂外的水池边散步,他犹豫了很久结结巴巴的说道:“素梅,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
其实,我早就喜欢上了郑保国,只是不好意思开口,没想到我们竟然是两情相悦,自然就成了男女朋友。
相处两年后我们结了婚,婚后我依旧在厂里上班,直到怀孕七个月的时候,郑保国比较忙分不开身,才把我送回老家与他父母一起生活。
婆婆对我真是发自内心的好,几乎不让我做什么家务,知道我喜欢吃辣,每餐饭桌上都有一道特意为我做的菜。
特别是我坐月子期间,婆婆除了照顾儿子外,我精心为我准备着月子餐,鲫鱼汤,鸡汤和猪蹄花生汤换着法的做。
看着婆婆忙前忙后的身影,我感动的几乎要落泪,就算自己的亲生母亲也不过如此罢了,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她。
为了能够多赚点钱,儿子刚满一岁的时候我把他交到婆婆手里照顾,我再次去了广州。
这之后,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带着礼物回到家里,见到婆婆把儿子照顾得结实健康,心里自然是暖暖的。
我和郑保国也商量过,趁着年轻多赚些钱,以后回老家在镇里建幢新房,把公婆接来享福。
可很多时候,老天偏偏不随人愿,儿子四岁这年,发生了个意外,正是这个意外改变了大家的一生。
这年秋天,我们这组的电路出了问题,流水线上的这批货刚好是急等用,郑保国是组长,发生这样的事情他首先就是自己去检查。
结果一不小心触了电,还没送到医院人就没了,公婆急忙从老家赶到广州,我们和厂家几番交涉,最后拿到了二十万赔偿。
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也没继续留在厂里上班,直接辞职随公婆一起回老家办理郑保国的身后事。
之后,我在公婆身边陪伴了半年左右,毕竟自己还年轻,不可能一辈子陪在他们身边,于是打算先回自己老家,其余的事情以后再说。
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我始终不敢开这个口,我担心公婆不肯让儿子随我一起离开,他们已经没了儿子,可不能再失去唯一的孙子……
犹豫了几天,我终于鼓起勇气把想法和婆婆说了,本以为她肯定不会同意,没想到她居然点头答应了。
和她说这事的时候儿子也在我身边,婆婆抚摸着他的头:“去吧,把小斌也带走,另外保国那些赔偿款也一起带上,以后养孩子到处都需要用钱。”
听了婆婆的话我泪如雨下,老天让我遇到这么好的婆婆却早早没了丈夫,真是不公平呀!
我坚持不带那些赔偿款,婆婆却说不带也可以,那儿子也不让我带走,那些钱不是给我而是养儿子的费用。
公婆以后还得过日子,我只收了十五万,准备给他们留下五万,可公婆只肯留下三万,说这些足够他们开支了……
我带着儿子和公婆给的十七万回到老家,后来经人介绍,嫁给镇里的王富明,一年后又生下女儿。
在镇里有了新家庭,之后就再也没回过前婆婆那里,直到现在,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是该回去看看了。
第二天大早,儿子把女朋友送上车,我们娘俩便收好行李就往广西去,一路上想着婆婆以前对我的点点滴滴,好几次泪水模糊了双眼。
转了两次车终于到了,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记忆中的村庄变得都快认不出来,只能凭着感觉走。
刚走到村口,只见哪里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婆婆坐在榕树下聊天,我和儿子早就走到疲惫不堪,刚好到哪里休息一会儿。
我们走过去坐在一角,一位婆婆见我们面生,于时就问道:“看你们不像本地人,到这儿来是有什么事吗?”
“我们路过这里,走得太累过来歇口气。”我笑着对婆婆说道。
婆婆很是热情:“这里歇气是最舒服的,坐在这大榕树下,只要有风吹过就特别凉快。”
一大早忙着赶路,到现在连水都没喝过一口,肚子更是不争气的咕咕直叫,我不好意思把头转到另一边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另一个奶奶听到我肚子叫个不停,慢慢的站起来:“妹子,这附近没有吃饭的地方,我刚好要回家做饭,你们和我一起回去吧!”
我抬头看向那位奶奶,只见奶奶满头白发,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皱纹,身材已经有些佝偻,我心里一震:“这怎么长得有点像我婆婆。”
毕竟已经二十多年没见,我生怕自己认错了人,对奶奶说道:“谢谢老人家的好心,和您一起回家也不知道您姓什么?”
奶奶对我笑了笑,脸上的皱纹愈发明显:“我姓张,自从嫁过来就一直住在这村子里面,你们放心好了,我不是坏人。”
眼前的奶奶居然和婆婆一个姓,我努力克制心中的激动让自己平静下来:“不知奶奶叫什么名字,以后好报答您的恩情。”
奶奶说道:“出门在外谁都会遇到不方便的时候,就一顿饭的事情,何必那么客气,我叫张发兰。”
听到这,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里不经意泛起泪花,儿子看出了我的异常,刚要开口我马上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别说话。
我又接着问道:“奶奶家里几口人,不知道我们过去方便吗?”
“老伴儿前几年就走了,现在就我一个人,没什么不方便的,倒是你们别嫌弃吃的简单就好。”奶奶回道。
“那您没有女子吗?他们怎么忍心让你一人住在这里?”我问奶奶。
奶奶说:“我有一儿一女,女儿嫁到外地平时少回来,儿子以前在广州打工时触电没了。”
说到这里,已经可以确定眼前的奶奶就是我前婆婆,我忍着泪花问道:“那你儿子没了拿到赔偿款了吗?他走的时候结婚生了孩子没有?”
“那年我们拿到了二十万的赔偿款,后来儿媳要带着孙子回娘家,我想把钱全给她带着去养孙子,可她只拿了十七万。”
“现在您人已将老了,身边又没钱,后悔过当初把钱给了儿媳妇吗?”
“没什么好后悔的,那可是我郑家的孙子,只要他能健康成长,其他的都不重要,现在我每天捡些废品种点小菜,吃简单点生活没问题。”
听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抱住婆婆:“妈,我是您儿媳妇素梅呀!”儿子也走过来拉着婆婆的手:“奶奶,我是您孙子郑斌,我来看您了。”
婆婆一脸惊愕,似乎不相信眼前这一切是真的,用手摸了摸儿子的脸,又仔细看了看,一把将我们抱住哭得泣不成声:“素梅,小斌真是你们呀......”
我们随婆婆一起回了家,家里的屋子很破,房顶上已经有好几个窟窿,看样子下雨肯定会漏水到屋里。
再看婆婆的厨房,桌子上放着个馒头,旁边是一些咸菜,至于其他水果和肉类完全没有。
我和婆婆在屋里聊着天,儿子跑到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些糕点,又到其他邻居家里买了只鸡和几条鱼。
那晚,我和儿子为婆婆做了一顿饭,桌上有鱼有肉,婆婆脸上的笑就没停过,我们一直聊到很晚,婆婆总是不愿意去睡,生怕一觉起来我们就走了似的。
好不容易,婆婆终于还是熬不住去睡了,我和儿子看着屋里的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会过上这样的日子。
儿子先开了口:“妈,我们把奶奶接到家里去吧,她一个人日子过得挺糟心的。”
这也正是我心里所想,老年人本来就怕孤单,更何况像婆婆这样,身边没一个亲人陪伴。
第二天,我们刚起床婆婆已经熬好了粥,就如多年前一样把我当亲闺女看待。
儿子接过婆婆的粥:“奶奶,这粥很好喝,还是小时候那个味道,我妈熬得哪有您做的这么好,以后你每天给我熬粥吧!”
婆婆眼里顿时有了光,我马上接着说道:“妈,您一个人在这也挺孤单,和我们一起回家吧!”
婆婆笑了,笑得像个孩子,是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又看向儿子,像是在征求他的意见。
儿子拉着婆婆的手:“奶奶,我们回家吧,以后让我来孝敬您。”
婆婆转身抹了抹眼泪:“等我,我这就去收拾物件和你们一起回家,只是以后我老了记得把我送回来,埋在你爷爷和爸爸边上,那样他们不会孤独。”
我把前婆婆接回家,现在的丈夫很理解,对婆婆也很好,因为婆婆对我的好他知道得一清二楚。
儿子婚礼上,婆婆穿着件红色外衣笑得合不拢嘴,见人就说,今天是她孙子的大喜之日,说话间带着份自豪,更多的则是幸福。
看样婆婆的笑脸,我心里暗暗在想,在她的有生之年,我一定会让她一直这样幸福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