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武将按战力分5档,第1档2人,第2档3人,其他三档人数不固定

发布时间:2025-08-27 09:47  浏览量:3

隋唐英雄里头,这些大老爷们,你说光看本事,比狠、比武功,谁能压倒一切?有一句话说得好:出了门,打铁还得自身硬。可惜啊,这功夫间的高下,有时候还真是命里注定。你说真把隋唐里的好汉们按战力分个档次,这里头不服的不在少数。咱今儿就来唠一唠,到底谁才配站在那食物链的顶端,谁是小虾米。

隋唐的牌面人物,其实大家心里早有几杆秤。但提起李元霸,敢说没人抬一杠的。那一对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真不是糊弄人的。一个擂鼓一响,能把一棚子英雄都敲懵。别说旁人,宇文成都拿着“天下第一条枪”的名头,上来跟李元霸掰个腕子,活像一个呱呱待哺的娃娃,试了试胳膊力气,差点给摔了个屁股墩儿。打到四明山那阵,李元霸冲进十八路反王的大营,锤子一抡,人都飞了,不管你什么头衔、旗号,见了他都不由打怵。天底下要真有挂“隋唐武力第一”招牌的,还轮不到别人。

可天下还真没有绝对的“无敌”。要说这李元霸,他的克星也不是没有。别看人送外号“傻小子”,罗士信一身横力,愣是跟李元霸干了个旗鼓相当。两个人在混战里碰上,杀得天昏地暗,最后这兵器都搅一起了,谁也拿不下谁。偏巧罗松骑马一过,把枪一横,这才算干净地给劈开。我们常说,有些人打来打去像死敌,到了真分高下的时候,结果反倒像惺惺相惜。李元霸、罗士信,他们俩就是那种斗得昏天黑地,却谁也征服不了谁的主儿。单论一对一,这两位不摆在第一档谁摆?

讲武力排行榜,第二档是个分水岭。这一档的门槛,镇得住场面,但还真没法跟头两位掰手腕。罗松,这人在榜上很有争议。“枪绝”,名头响亮,偏偏他靠的是巧劲。他那一枪分开李元霸和罗士信,多少带了点机巧和机缘。就像弹棉花,趁着两头最绷得紧那会儿,一震,就开了。不能说他软,只是让他单刀直入,和那俩怪力男死磕,不出几十合八成要落下风。罗成同他一脉,或许也行个相似之事,但究竟还是差点意思。

第二档的另外两位,宇文成都和裴元庆。宇文成都“天下无双”,打得一对三都不含糊,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联手,他还是能咬牙撑住。说起来,宇文成都更多靠那股底气和威慑。换别人早拿下了。至于裴元庆,那股傲劲儿加把子怪力,真打起来,有本事逆转局面,宇文成都也不是他的菜。这两位,一个硬气,一个激进,同样没到李元霸罗士信的怪物级,放在隋唐,也绝对是凹出一圈的好手。

往下,第三档的江湖就复杂了。要说雄阔海,力能扛鼎,平时派头很足,可碰到真狠角色,还是瑟瑟地稍逊一筹。伍云召、伍天锡、罗成、杨林这些,谁家门口唬小孩那是妥妥的,换个主场可就难说了。秦琼,人送绰号“山西小霸王”,可惜他更讲意气,真刀真枪斗狠,往往还缺点子命。尉迟恭,黑脸一晃,能止小孩啼哭,但身子骨说白了也就那样。来护儿、新文礼这批“外挂选手”,是四面八方杀出来的,能在这档混个名也算给自己争脸了。

第三档英雄,说好了是尴尬。比那些响当当的头把交椅差点火候,可真要跟普通人比,还是略胜一筹,谁也不能跟他们放对儿。你要说他们混得窝囊,其实也委屈了。江湖本来就这样,总得有点不上不下的。哪能都做人上人?

说到第四档,下坡路来的快。单雄信,这人本来是十八好汉的末尾,可在单田芳的书里,连“十三杰”里也挤不进去。多少有点心酸。王伯当、王君可这些,都是能排上号,但真碰上狠茬子,难免吃亏。谢映登、尤俊达、翟让……名字一长,实力就分元气。大多是那种跟在后头凑气氛的,好听的叫小帮手,难听点——打酱油的主儿。

侯君集,四绝之一,看重轻功,这也是一种本事。论单打独斗,撑不起门户,但要跑路、接应,却是自己的本行。人各有命,没法硬抬。

第五档,那是真正的心酸。程咬金,名字倒是写在教科书上的,三板斧唬人,咋咋呼呼糊弄人行,真打到第四斧准跪。齐国远,纸锤糊弄小孩,张公谨、史大奈之流,更是江湖空气。四十六友,听着排面拉满,其实都是人声鼎沸的陪衬。不得不说,有的人注定要做故事里的一声吆喝。

说起来,评隋唐好汉,如果光讲战力,该归哪档其实挺公道。头一档两个怪胎,第二档三强独立,后头的高低参差。从头到尾就俩词儿,总有喜有愁。每个人的江湖地位,有的像海边礁石,有的像随风的蒲公英。依凭什么?可能是时运,也可能是拳头。谁能想到,被神话的程咬金,永远也进不了武力前三;而罗士信这种名字不响的傻小子,居然能跟天之骄子李元霸平起平坐。命运这东西,就像隋唐英雄的兵器,谁也掂不准该怎么挥。

也许,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排着自己的“武艺档次”。只是历史里,谁又能一直是第一档永不跌落?谁又敢说,自己一定不会是最后那个凝望擂台的人?有时候,讲英雄,咱们更在意的,是那个一瞬间抡起锤子或横起长枪的身影,而不是那遥不可及的“第一”两个字——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