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王安宁:梦里故乡(连载)大地记忆之阡陌交通有遗迹
发布时间:2025-09-01 07:05 浏览量:3
文企融合 美美与共
阡陌交通有遗迹
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句子。意思为田间小路交错,鸡鸣狗叫声互相能听见。以此描写桃花源社会宁静,没有战乱,百姓过着和平安逸的生活。以此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阡陌是指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司马贞索隐引《风俗通》有:“南北曰阡,东西曰陌”的句子。也就是说,“阡”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指东西走向的田埂。这两个有些生僻的字,却在临渭地名中留下了印痕。
官底镇有个店张村,还有一个陌张村,这两个村子一南一北,相距不过二三里地。店张村以张姓为主,据说村北边过去有一道高耸的沙梁,东西横亘数里地。沙梁的北边还有个村子,也住着张姓人家。两个村子相距不远,且住户都姓张,起村名时人们犯难了。这件事闹到了村里张姓教书老先生那里。老先生的手向后梳理了一下稀疏的头发,眯了一会儿眼,然后打起精神说:“有了!古人说:南为阡,北为陌。南边的村子就叫阡张,北边的就叫陌张吧。”这两个张姓村子就这样定下了村名。那时农村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多,加上阡字有些生僻,当地人慢慢就把阡张叫成了店张,阡张从此成为历史,至今已少有人知。而陌字当地读meǐ,因此陌张的名字也常常被写成麦张,流传至今。但正式场合,一般还是写为陌张。
被当地人称为“陌张团长”的抗日名将张恒英,就是陌张村人。他在赵寿山领导下血战中条山,曾被国民政府授予“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他所率领的九十八团,被誉为中条山“老虎团”。大名鼎鼎的已故书法家张兴斌,同样也是陌张村人。
其实还有另一种解释,古人以南北走向的田埂、道路为阡,以东西向田埂、道路为陌。而店张村东门外正好有一条南北大路经过,地处店张北边的陌张正好有一条东西大道穿村而过,这两条道路在陌张村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十字。这正好应了古人南北为阡、东西为陌的解释。不管哪种解释,都和阡陌二字有关。从这两个日常不用的生僻字中,也许可以窥见店张、陌张这两个村子的久远历史。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王安宁,网名乡野村夫。共和国同龄人,老三届初中生,青春被军营染绿,一生在乡镇工作,爱好旅游唱歌,亦喜读书写作。在中省市报刊发表作品300余万字,多次在中省市征文中获奖,作品被十多种国家级图书收录。著有散文杂文集《蝉儿声声》、《梦里故乡》,乡土文学《临渭地名故事》、《渭北民俗》和《话说寇准》。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渭南日报签约作家。《渭水之光》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