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东王杨秀清有多荒唐,抢走洪秀全两妻,洪却笑脸配合
发布时间:2025-08-31 22:45 浏览量:1
杨秀清抢了“天王”洪秀全的两个老婆,大家以为洪秀全肯定要翻天,结果他居然还陪笑脸、亲手把人送到杨秀清府上,当东王的新夫人。眼看着台前一团和气,台下波涛汹涌。你说,这世道是不是有点荒唐?
其实,这俩人本来也是草根一路爬上来的。你看,杨秀清是烧炭的,洪秀全是失意秀才,要不是命运带他们搅进了所谓“天国大业”,两人八成会在田埂头、炭窝里小打小闹一辈子。偏偏世事就喜欢捉弄人,把一个穷苦烧炭娃子推上了大王的位子——可又谁能想到,他最后却是被同僚给一刀砍了头。
先说杨秀清这人,几代都是广东嘉应州人,老杨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反正记不清哪辈先祖带着两条破裤子、一根麻绳腰带,混到广西桂平去讨生活。没地没钱,任劳作苦熬,养家糊口全靠进山砍柴烧炭。你要问,穷就是原罪吗?可仔细瞅瞅,穷人家的孩子往往一点都不输,杨家的后人还真就在广西扎了根。
杨秀清小时候可不好过。刚五岁爹就没了,9岁时妈也病死,眼睁睁看着亲娘咽气,一哑口无声哭得撕心裂肺。那会儿,他大概什么都没想,只剩天塌地陷。家里亲戚见他可怜,把他接去与自己孩子混着养。按说有口饭吃就不错,可到底是寄人篱下,他心头的那点苦,旁人很难懂。
没进过学堂,不识字,也没多余的把式能学。做什么?还得靠双手。杨秀清很快就变成了炭窝子里的一员,小胳膊扛大柴,日头下汗流浃背,久而久之,他个子长不高,脸黑且瘦,一只眼睛还因病看不见。但他骨气韧得很,命就是这般捱出来的。
穷人家的孩子手脚快,心也活络。他晓得得有人脉才过得下去,没钱也爱请酒,三天两头邀朋友小聚,大口喝酒、大声唱歌,不光会哄热闹,也能结交各路好汉。邻村有个萧朝贵,就这样和他成了死党。还有他那堂姐,后来成了太平天国里很关键的助力。
你说命运机缘妙哪?还得数1843年,洪秀全和冯云山下到广西搞拜上帝会,说要推翻清廷,弄个新规则。杨秀清正瞧着清政府横征暴敛,自己这烧炭小子一年到头赚不几个银子,气得咬牙切齿。再加上堂姐这层关系,很快也跟着入伙,把拜上帝会的“身份证”拿到手。
但说到底,他进会时还真没啥地位。等洪秀全因事跑去广东,广西那边群龙无首,眼瞅着要分崩离析。老乡们又迷信些什么呢?杨秀清就琢磨出个主意。那阵子,山区迷信盛行,谁来“神灵附体”,大家都能信得一愣一愣。
他倒是有一手——会装神弄鬼。时而说自己天父下凡,时而昏迷不醒,一醒又一副神气活现、训斥众人的样子。那阵风演得煞有介事,外人都信了。说是替天父传旨,劝众人不要怕、要团结。拜上帝会这就缓过劲来了。没人带,乱;有人“接天线”,就有依靠。
萧朝贵跟着学会了装“天兄”,合着两人一道把整个“天国”弄得鬼影幢幢。那时候洪秀全回到广西,看两位兄弟稳住了人心,把他们一个封为“天父”,一个封为“天兄”,还编了个上帝“第四子”的戏码。天王自诩老二,冯云山是老三,杨秀清就当老四,位子靠前,全是演出来的。
眼瞅着太平天国大功告成,天京都坐下来了,一个东王府、一个北王府、一个翼王府,最能派头的就是杨秀清的东王府。没事儿还可以出入天王府,参与决策。最有意思的,洪秀全还要配合杨秀清的神坛表演。你说“天父”下凡训儿子,天王也得跪地装孙子,戏台搬了一出又一出。
有一次大半夜,杨秀清“神降”天王府,洪秀全被人叫醒,气得差点把门摔了,但还得拿腔作势出来迎接。动作慢了些,杨秀清就面色一冷:“该打!” 洪秀全咬牙跪下,“求天父开恩。”那牌面,不知道的还真当他们家上下真是天上来的。
其实,全天国里,除了他俩演得起劲,其他人都明白这是“对台戏”。但怕谁呢?杨秀清背后有一帮铁杆,能镇住场面。洪秀全再不满,也得忍着。这种憋屈,放在谁身上都受不了,更别说洪秀全想做“一人之上万人之下”。
说到底,杨秀清越来越大权在握后,不只是政事上咄咄逼人,连洪秀全家里的后院都不肯放过。他打心眼里觉得自己不该只做副手,他打起了天王府美人的歪主意。要说这两个女官,朱九妹姐妹俩,长得水灵,懂规矩。杨秀清明摆着想据为己有,直接张口还不太好,于是又借天父附体找茬。
这一找茬,架势足有“四十八抬大轿、三十六节龙灯”,一番叱责洪秀全打骂女官。不但让洪自己跪地受杖,还堂而皇之地要求把那俩姐妹送来自己府里“安享天福、协理天事”。说白了,就是要纳进自己妻妾房去。
洪秀全会不明白这算盘?但他低头认了,忍气吞声把人送过去。两人台上塑模范兄弟,台下隔着刀山火海。谁看得出来,东王与天王,一边是虚假的配合,一边早盼着对方出事。
杨秀清搅弄风云到了极致,不满足于只当“九千岁”,还要问洪秀全能不能也叫“万岁”。太平天国里,规矩死死的,天王“万岁”,东王“九千岁”,再怎么自封也不能越雷池一步。杨秀清偏要问“能不能都叫万岁?”这下子可是一道送命题。
你可能觉得,洪秀全当时该翻脸了吧?还真不是。他表面继续配合,直到私下布局,放出杀招。1856年,天京危危解围后,杨秀清得胜而骄,“天父”戏码演得飞起来,终于让洪秀全坐不住。至于后来怎么死的,说法多了去了——有人说是韦昌辉夜里杀进东王府,有人说是台上刺杀,有人说是请君入瓮然后下毒手。总之一个结果:杨秀清人头落地。
那天,杨秀清的头被割下来,送去天王府校验,还挂上“老奸头”三个字示众。他权倾朝野的好日子也就那么结束了。太平天国本是草根的逆袭,最后却成了权谋和恩怨的历史注脚。
说到底,人命运难扭。烧炭娃子坐上东王的位置,能翻多大的浪花?哪怕杀伐果断,机关算尽,到头来还是死在自家兄弟手里。我们常说“得势要谦”,可人在高处,哪能看得清下面的陷阱?想起那句老话,水往低处流,人往低处走,未必是软弱,也许是种清醒。
杨秀清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至于他拿天王的女人,输了天国的大局,究竟值不值?说到底,也许他自己到死那一刻都没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