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宣传月 | 云岩区: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的探索与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5-05-21 19:37  浏览量:2

走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看探索破局与突围之路;

专访区县教育局局长,看双普“贵阳样板”全面开花;

对话幼教教师、家长,看教育公平重塑育人本质……

5月20日至6月20日是全国第十四个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主题为“学前有法 善育有规”。5月20日,“贵阳教育”开设专栏,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下简称“学前教育法”)主要内容,展示贵阳贵安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推广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法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为大家交上贵阳贵安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答卷。

本期,我们将共同走进云岩区~看云岩区作为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如何直面区域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积极探索破局与突围之路,走出了一条具有实践意义的学前教育发展新路径。

构建教研指导责任区联动机制,破解区域幼儿园质量不均困局

为实现区域内幼儿园均衡发展,云岩区科学规划,运用覆盖全域的教研指导责任区管理网络,构建起“区域统筹、划片协同、园际联动”的管理研修新生态。每个责任区由示范园牵头,联合周边8至10所公民办幼儿园组成教研共同体,通过“龙头园引领+成员园共建”的模式,打破园所间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与难题联合攻关。

各责任区统筹管理,共同规划发展目标,实施联合教研,搭建起经验交流与智慧碰撞的平台。在这一机制的推动下,一批原本薄弱的园所实现了教育质量的跨越式提升,育儿成效显著。

推进区域教师专业研修课程化,打造高质量教师发展体系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云岩区直面教师研训碎片化、研修实效性不足等瓶颈,创新构建“1+3+X”学前教师研修课程体系。该体系以“标准筑基、分层赋能、精准成长”为核心理念,搭建由通识课程筑牢基础、专题课程深化能力、选修课程满足个性需求的三维课程结构,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系统提升。课程涵盖新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夯实,到骨干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提升,再到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培养。该体系精准对接不同发展阶段教师需求,显著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性与实效性,为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以游戏化、生活化课程建设,赋能区域教育质量全面跃升

云岩区以“区域内幼儿园游戏化、生活化课程体系建构”项目为核心引擎,系统推进课程改革实践,通过专家引领、园本实践、园际联动的推进机制,组织课程研发工作。一是通过优化课程方案,通过理论研读、方案答辩等完善课程设计;二是深化课程实践,开展调研、研修、评比等活动,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三是构建评价体系,针对课程、儿童发展及教师成长开展专项培训,强化评估效能。课程建设重点依托公共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引擎,同步依托教育责任区整体引领辐射区域内各级各类幼儿园,推动区域内课程质量提升。

以项目研修为核心,突破保育教育实践难点

云岩区聚焦学前教育重点领域,针对自主游戏、绘本阅读、幼小衔接、儿童膳食营养、儿童发展与评价等保育教育质量提升中的难点问题,组建专题研修组,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开展攻坚研究。各研修专题以实践任务为驱动,构建“理论输入-实践输出-反思提升”的完整学习链,推行“做中学、研中改”的学习模式。通过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助力教师实现从知识认知到实践应用的转化,切实提升教学技能与问题解决能力,有效攻克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关键难题。

完善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科学保教管理新范式

为深化幼儿园内涵发展,健全园所内部治理体系,云岩区构建“县域-责任区-幼儿园”三级联动评价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建专业化视导小组,分别针对新建园、薄弱园申报升类评级的幼儿园开展常态化、分阶段视导工作。

视导通过实地观摩、查阅资料、座谈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园所的教育教学、管理情况,为园所提供个性化诊断报告。同时,建立“问题台账-整改清单-效果追踪”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视导机制的驱动下,三级评价体系协同发力,形成“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良性机制,推动幼儿园管理制度标准化升级,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云岩区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的系列改革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区域内幼儿园发展更加均衡,薄弱园所实现跨越式发展;教师专业素养显著提升,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特色鲜明,有效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保育教育实践难点得到突破,保教质量显著提升;幼儿园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办园水平整体提高。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区域内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更为学前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贡献了“云岩智慧”。

一审:曹勋银 | 二审:罗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