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都邀请了哪企业家观礼?台湾省来的代表都有哪些名人?
发布时间:2025-09-02 21:55 浏览量:1
根据官方信息及权威媒体报道,202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邀请了两岸各界代表人士观礼。以下从企业界和台湾省名人两个维度展开说明:
一、受邀观礼的企业界代表
本次阅兵观礼的企业界代表延续了“国家战略与行业标杆”并重的特点,既包括推动科技创新的领军者,也涵盖参与两岸融合发展的台商。
1. 大陆企业界代表
科技与制造业: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小米董事长雷军、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等受邀出席。任正非作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旗帜性人物,其参与体现了国家对“硬科技”领域的重视 。雷军则因推动消费电子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成为新经济领域的代表。
互联网与平台经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等互联网巨头的核心人物在列。尽管近年来平台经济监管趋严,但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奠基者,他们的参与凸显了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持续支持 。
新兴产业先锋: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四足机器人领域领军者)等受邀,反映出国家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注 。
2. 台商代表
制造业领袖:鸿海精密(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台达电董事长郑崇华等台商巨头受邀。郭台铭作为两岸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标志性人物,其参与传递了“两岸一家亲”的政策导向 。
青年创业者:近年活跃于大陆的台湾青年创业者代表,如“台青创客家”创始人何溢诚等,也在受邀之列。这体现了国家对台湾青年参与大陆发展的鼓励 。
二、台湾省受邀名人
本次阅兵邀请的台湾各界人士覆盖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既有秉持民族大义的统派人士,也有深耕两岸交流的民间代表。
1. 政治与社会领域
统派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已于9月1日抵京出席活动。她在致辞中强调“历史不能被遗忘,更不容扭曲”,其参与彰显了两岸同胞共同纪念抗战胜利的历史共识 。
退役将领与社团领袖:黄埔军校校友、退役将领代表,以及新党、中华统一促进党等统派团体负责人受邀。例如,新党主席吴成典等长期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的人士,将作为“民族大义”的象征出席 。
基层民意代表:包括台湾少数民族(如泰雅族、排湾族)代表、劳工团体负责人等,体现了邀请的广泛性 。
2. 文化与体育界
演艺界人士:台湾知名演员赵又廷、歌手周杰伦等受邀。赵又廷因在大陆主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广为人知,周杰伦则通过音乐创作促进两岸文化认同 。
体育界代表:台湾运动员如乒乓球选手林昀儒、棒球选手陈俊秀等,作为两岸体育交流的桥梁受邀观礼 。
3. 历史见证者与遗属
抗战老兵及后代:曾参加抗日战争的台湾籍老兵(如李友邦将军的后人)受邀,他们的出席是对抗战历史的鲜活纪念 。
慰安妇受害者遗属:部分幸存慰安妇的亲属受邀,体现了国家对历史正义的持续追求 。
三、邀请机制与深层意义
1. 政策导向与历史叙事
凝聚民族认同:邀请台湾同胞参与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旨在强化“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共识。国台办明确指出,抗战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台湾同胞不应也不能缺席 。
反击“台独”分裂:尽管民进党当局阻挠公职人员出席,并威胁参与活动的台湾民众,但大陆仍坚持邀请各界代表,凸显“台独”势力无法阻挡历史潮流的事实 。
2. 两岸关系的风向标
民间交流的深化:除政治人物外,大量台商、青年创业者、文化界人士的参与,表明大陆正通过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夯实两岸融合发展的民意基础 。
对台工作的创新:邀请名单中既有长期支持统一的“老朋友”,也有首次参与的新生代,体现了大陆对台工作从“精英化”向“普惠化”的转变 。
四、争议与挑战
尽管大陆释放了最大诚意,但仍面临民进党当局的干扰。例如,台陆委会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公职人员参与,并威胁对“配合大陆活动”的民众进行处罚 。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严正指出,民进党当局的行径是“背叛历史、背叛民族”,完全不得民心 。
结语
2025年阅兵式的观礼名单,既是对两岸同胞共同抗战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的期许。从科技领军者到基层台胞,从白发老兵到青年创业者,这份名单勾勒出一幅“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图景。正如国台办所言,“九三阅兵,台湾人与有荣焉”——唯有铭记历史、携手前行,方能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