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人设崩塌怎么办?金庸有本奇书,主角堕落成魔却成就了经典

发布时间:2025-09-03 00:04  浏览量:1

武侠小说,其实重点在于“侠”字,而那“武”不过是为故事增加趣味性的添头,金庸就说过,他的故事重在“侠”,而非“武”,他创作武侠小说的初衷,正是为了宣扬侠义精神。

也正因为如此,武侠小说中那些被赋予“主角”身份的人是自带一种责任感的,他们必须担起惩奸除恶行侠仗义的重任。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每一位主角都像郭靖那样近乎“一尘不染”,那故事难免变得索然无味,毕竟郭靖就纯粹得不像是一个人,而是传达侠义精神的机器一般,人应该是有缺点的。

(郭靖剧照)

或许是为了写出不一样的故事,金庸笔下的其他主角就不乏个性十足之人,而有一个故事中的主角甚至可以说是经历了人设崩塌,那样的故事,而金庸却上演了教科书式的救场,依旧缔造了经典。

一、金庸笔下的主角

主角可以被赋予相对“负面”的形象吗?

你还别说,金庸笔下形象不那么完美的主角还真有不少。

比如《射雕英雄传》续篇性质的《神雕侠侣》中,那主角杨过就堪称一身邪气,他不仅见了貌美的女子就要撩拨一番,更是一度因为误会郭靖夫妇是其杀夫仇人而处心积虑想要加害这对伯父伯母,连投靠蒙古之事都能做出来,可以说杨过的人设已经在崩塌的边缘了。

(杨过剧照)

好在后来的他迷途知返,终成一代神雕大侠,他的人设算是被金庸圆回来了。

又如《鹿鼎记》中的韦小宝,那都已经不能算是负面人设了,韦小宝就是典型的无赖,你甚至没法将他视为“武侠小说中的主角”。

不过金庸也说过,《鹿鼎记》本来就不是纯粹的武侠小说,严格来说,它是一本“反武侠小说”,所以韦小宝的形象不那么正面,也完全说得通,他的形象是不需要去“圆”。

(韦小宝剧照)

而金庸赋予另一部作品中的主角人设却更奇葩,那人本来也算是正直之人,可后来却被自己的欲念操控,做出了诸多荒唐事,金庸却压根没打算圆场。

笔者所指,即是那《越女剑》中的女主角越女阿青。

二、黑化的主角

《越女剑》是金庸最冷门的作品之一,毕竟多数人只听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同时这也只是金庸的短篇作品,论精彩程度,自然是没法与那些长篇相提并论了。

不过《越女剑》绝对称得上是短小精悍,就在这一万字出头的故事里,主角阿青就从一个单纯的牧羊女黑化成了浑身戾气的杀神。

阿青最初也是个俏皮可爱的少女,在范蠡面前尽显天真,她早已从白猿白公公那儿习得一套神奇的剑法,自己却浑然不觉,只当那是与白公公嬉戏打闹的游戏,当真是单纯至极。

她当初面对那吴国武士的压迫也毫不示弱的样子,颇有几分女侠的风范。

只道是:“那吴国剑士长剑探出,去割她腰带,笑道:‘那也……’只说得两个字,那少女手中竹棒一抖,戳在他手腕之上。那剑士只觉腕上一阵剧痛,呛啷一声,长剑落地。那少女竹棒挑起,碧影微闪,已刺入了他左眼之中。那剑士大叫一声,双手捧住了眼睛,连声狂吼。这少女这两下轻轻巧巧的刺出,戳腕伤目,行若无事,不知如何,那吴国剑士竟是避让不开。余下七名吴士大吃一惊,一名身材魁梧的吴士提起长剑,剑尖也往少女左眼刺去。剑招嗤嗤有声,足见这一剑劲力十足。

出手狠辣,手持竹棒,这形象是否会让你想起那俏黄蓉?

(范蠡、阿青剧照)

不过阿青却没有黄蓉的命,她没能与自己心爱的范蠡走到一起。

或者说,她和范蠡的关系,只是误会一场。

其实范蠡从头到尾都只把她当成一个小妹妹来看待,他不过是想得到阿青的剑法罢了,而阿青却误将那视为“男女之情”,所以当阿青发现范蠡攻打吴国是为了救出西施的时候,她的世界崩塌了。

她无法接受自己心爱的男人心中所爱是另一个女人,于是她手持竹棒杀入越国王宫,那一刻,她不再是单纯可爱的牧羊女,而是化身为一心只想报仇的恶女。

甚至当初她还为了保护范蠡而打断了白公公的双臂。

书中是这么写的:“阿青将白猿逼退三步,随即收棒而立。那白猿双手持棒,身子飞起,挟着一股劲风,向范蠡疾刺过来。范蠡见到这般猛恶的情势,急忙避让,青影闪动,阿青已挡在他身前。白猿见一棒将刺到阿青,急忙收捧,阿青乘势横棒挥出,啪啪两声轻响,白猿的竹棒已掉在地下。白猿一声长啸,跃上树梢,接连几个纵跃,已窜出数十丈外,但听得啸声凄厉,渐渐远去。山谷间猿啸回声,良久不绝。

她这做法算不算是“欺师灭祖”?

哪怕那白猿不算是正儿八经的师父,至少也是她的朋友吧,她为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就做出这般过分的举动,当真不该。

这一刻,阿青已经因这畸形的情感而堕落成魔,她已彻底失去了理智。

然而金庸赋予这个故事的结局却是妙不可言。

三、神来之笔

主角阿青都已经黑化堕落,这个故事还谈何圆满?

其实好的故事,未必需要一个“圆满”的结局,而金庸赋予《越女剑》的结局,更适合用“妙”来形容。

(阿青、范蠡剧照)

书中是这么写的:“她凝视着西施的容光,阿青脸上的杀气渐渐消失,变成了失望和沮丧,再变成了惊奇、羡慕,变成了崇敬,喃喃的说:‘天……天下竟有这……这样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说的还……还要美!’纤腰扭处,一声清啸,已破窗而出……西施眼中闪出无比快乐的光芒,忽然之间,微微蹙起了眉头,伸手捧着心口。阿青这一棒虽然没戳中她,但棒端发出的劲气已刺伤了她心口。两千年来,人们都知道,“西子捧心”是人间最美丽的形象。

原本“西子捧心”是说西施有心痛病,捂住心口的样子很美,此时金庸却让这典故与阿青刺杀西施的桥段关联在一起,这一刻历史与武侠完美的融合,着实是真假难辨,如何不妙?

还是那句话,尽管《越女剑》的篇幅不长,但剧情本身却称得上是精彩,这结局更是神来之笔,称得上是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