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战士章观有:弹痕是永不褪色的勋章
发布时间:2025-09-03 17:49 浏览量:1
转自:黄山在线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冲啊!”9月1日下午,阳光斜照进歙县森村乡绍村的一间老屋,99岁抗战老战士章观有坐在椅子上,手指划出有力的节拍,唱起了《大刀进行曲》。尽管年事已高,很多往事已经模糊,但每一句军歌都刻在他的骨髓里,不曾忘却。95岁的老伴默默递来温水,静静地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
章观有出生在绍村,他的童年浸透了苦难,小小年纪与母亲相依为命,8岁替人家放牛,母亲在别人家当帮工,他就跟着母亲到东家吃饭,13岁当学徒,15岁参加游击队。
1944年,章观有加入新四军一支队,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始后,他被编入华东野战军。据《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登记表》记载,他累计参战21次,以血肉之躯铸就战功: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四等功二次。
当过炮兵、步兵、通信兵,从战士成长为班长、副排长,章观有坚持轻伤不下火线,至今他的身上还留有伤疤,每逢阴雨天气就会隐隐作痛,那是战争的印记,更是一位老兵用生命镌刻的忠诚勋章。老人缓缓撩起上衣,左侧腰部一道4厘米长的疤痕清晰可见。1948年,在河南开封的一场战役中,章观有不幸负伤。“在开封,东边有个大庙,叫龙王殿,我是在那受伤的。”当时一颗子弹穿了两个洞,能保住性命,还得感谢战友盛儹法将他从战壕里背了出来。“盛儹法是休宁县流口镇人,他是我父亲的入党介绍人,父亲退伍回来后,我们两家人还时常走动。”章观有的大儿子章鹤荣说。
那次负伤后,章观有在华东军区医院接受治疗,后任华东军区军械部一支库仓库保管员,之后调往抗美援朝军械运输队,负责输送枪支弹药。
1952年退伍后,章观有回到农村,扛过枪的手开始握锄头。他先后担任民兵营长、生产队长等职,始终保持军人本色,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村民排忧解难。“村里人都说他是个好人,只要他听说有人生病了,家里有药就会给人家送过去。他对我们这些子女教育也很严格,记得我小时候,到别人地里拔了一棵白菜,他知道后,非叫我给人家送回去。”在章鹤荣的眼中,父亲一辈子耿直坦荡、忠诚坚毅,保持着军人的风骨、党员的自律,总是激励子女孙辈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章观有育有四子一女,如今,这个大家庭已是四世同堂,温馨和睦。“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临别时,章观有唱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白菜心》,刹那间,仿佛穿越了80多年的烽烟。客厅墙上泛黄的老照片和珍藏的纪念章,此刻正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里的舍生忘死,也见证着这位抗战老战士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奉献。
图片提供:倪国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