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山海共观礼 全城同振奋

发布时间:2025-09-04 09:45  浏览量:1

【威海新闻讯】雄壮的乐曲响彻天安门广场,钢铁洪流迈着铿锵步伐接受检阅。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盛典,不仅点燃了亿万国人的爱国豪情,更在威海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引发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从红色教育基地到国门哨位,从社区广场到校园课堂,威海各界群众齐聚屏幕前,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力量,在见证盛景中坚定信仰。

刘公岛,承载着甲午战争的沉重记忆,也见证着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奋起的伟大跨越。在刘公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工作者们齐聚一堂,目光紧紧锁定屏幕。当受阅部队整齐列阵、现代化装备震撼亮相时,报告厅内一次次响起热烈掌声。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播者,他们深刻感受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海军“壮志难酬”的困境,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

刘公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研究员龚晶晶说,从甲午国殇到抗战胜利,两场战争,两种命运,深刻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刘公岛人,他们将继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讲好甲午历史,传承革命基因。

在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宣传教育中心,工作人员与当地干部群众怀着崇敬之心,守候在屏幕前。马石山,因“马石山十勇士”的壮举而永载史册。1942年寒冬,十勇士为掩护群众突围,毅然“四进三出”敌人包围圈,用生命践行了对人民的承诺。当镜头扫过受阅队伍,大家不禁想起2015年,“马石山十勇士”战旗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飘扬的荣光——那是英雄精神的传承,更是红色血脉的延续。

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杨静说,站在红色阵地的最前沿,她将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传承好伟大抗战精神,让红色历史成为激励当代人奋勇前行的精神坐标。

在荣成市,石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全体民警与中国边检3713艇上的执勤民警分别通过集中观看和海上移动观看的方式收看了阅兵盛况。磅礴的阅兵场面让每一位守护国门的民警倍感震撼与自豪。

石岛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办公室民警吴中刚说,看着国家自主研发的现代化装备他倍感震撼,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由衷地感到骄傲,更加坚定了守好国门、服务人民的信念。

在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一部分工人暂时放下手中工作,通过网络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当屏幕上一件件现代化装备驶过天安门广场,威海广泰的技术人员刘燕波激动不已。作为曾参与国产大飞机C919牵引保障工作的人员,她深知这些大国重器背后所需要的技术创新和坚持。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设计二部部长刘燕波说,看到阅兵式上展现众多国之重器,不仅让他感受到咱们祖国的强大,也让他看到了科技创新的这种力量,这也坚定了接下来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

从党政机关的会议室到企业车间的休息区,从社区居民的客厅到学校的教学楼,大家屏息凝视、心潮起伏,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受着国家的繁荣昌盛,铭记着先辈的牺牲奉献。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2025级本科生赵德梁说,难以言表的激动和自豪,今日的和平真的是无数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祖国明天也需要青年去更加地接续努力去奋斗。

退役老兵邓新闻说,一定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高区田和街道田西社区居民邹月萍说,为国家有这样的军队感到非常得自豪,有了这样的军队,才能保证和平的生活再不受到侵略。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阅兵式上的重要讲话,如时代号角般激荡在威海儿女心中。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感动与震撼转化为行动,以奋斗之姿传承抗战精神,以实干之力书写时代答卷。

威海军分区动员处马晓荣说,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为他们擘画了强军征程的宏伟蓝图,她会将这份阅兵带来的震撼和感动转化为砥砺奋斗、岗位建功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强军兴军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登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天福山女子宣讲队于清说,会继续守好天福胜地,讲好英雄们的故事,让那些闪烁着光辉的英雄事迹永远留芳。

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督察办公室科员杨凯旋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将永葆军人本色,严守督察职责,守护好每一寸土地资源,用实际行动践行“退役不褪色”的担当。

城里中学学生张益铭说,这次大阅兵,是中国献给世界最励志的诗篇。作为一名中学生,他们要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吾辈自强,振兴中华。(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周赞文 鞠洪业 唐凯 张兰 刘洋 姜正馨 时煜瑾 鞠程芳 张韵逸 金志成 鞠东林 王昱翔 钟媛媛 杨京 孙涛 王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