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海兰珠宠冠六宫,却不知皇太极为其生子,3年内处死17人

发布时间:2025-09-04 22:23  浏览量:1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641年秋,盛京西郊的关雎宫外,风特别紧。

天色才刚擦黑,宫门就已经封了。

宫里的灯光一盏接一盏熄下去,最后只剩寝殿里那一盏淡黄的油灯还亮着。

里面传出一阵低低的咳声,海兰珠快不行了。

那年她33岁,清太宗皇太极亲自从前线赶回来,一路死了六匹马,没歇过一刻。

可赶到的时候,人已经闭了眼。

谁都没想到,这位活着的时候没当上皇后,死后却成了整个清初最让皇太极放不下的女人。

这事儿说起来还得往前倒。

倒回到七年前。

1634年秋天,皇太极42岁,海兰珠26岁。

那会儿她刚守完寡,前夫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人是草原上数得着的贵族女儿,长得确实好看不说,气质也不一样,清清冷冷的,不太说话。

那天她进宫,嫁的是自己的姑父。

说是联姻,其实背后心思多着呢。

海兰珠是孝庄的亲姐姐,科尔沁贵族嫁女进宫,是为了稳住与大金的关系。

可这次不一样,她的前夫是林丹汗——曾经和皇太极对着干的察哈尔部首领。

这门亲事,等于把察哈尔和科尔沁都拴进来了。

洞房那天晚上,史书里没写太多,可有个细节被记录下来了——皇太极掀开盖头后,把自己的玉带解下来,系在海兰珠的腰上。

那玉带不是普通的,珊瑚嵌银,拼的是察哈尔图腾的样子。

海兰珠当时就愣住了。

她问:“大汗,您这是?

皇太极只说了一句:“旧主已逝,你便是它新主。

这话不是说着好听的,是有分量的。

察哈尔部的归属问题,一句话就定了。

从那以后,海兰珠基本就成了皇太极心尖上的人。

第二年,她被封为“宸妃”,住进关雎宫。“宸”是皇帝的象征,关雎是《诗经》里最温柔的一章。

这两个字合在一起,说明皇太极给了她比皇后哲哲还高的待遇。

她也没让皇太极失望。1638年,她生下了八皇子。

当时宫里头都炸了。

那是皇太极称帝后第一个儿子,连年战事,政局不稳,后宫几位重要的福晋都没能给他生下儿子。

这个孩子一出生,皇太极高兴得不得了,当即下了恩赦——除了谋逆的,其他人一律赦免。

死囚放了三十七人,减刑的两千多。

那会儿的朝廷大臣都明白,这是在庆祝太子之姿。

孩子周岁前,皇太极又一次大赦,赏赐各地。

海兰珠的母亲、祖母也被晋封福妃、贤妃。

盛京城里头,大家都知道,关雎宫那位才是真正的宠妃。

可是孩子没活下来。

周岁宴前一夜,海兰珠发现小孩脸冰凉,身体已经没了气息。

她把自己关在宫里三天,头发白了一半。

皇太极那几天没去上朝,整天守着宫门不走。

紧接着,处死了三个萨满。

理由是“以狼髀骨施咒,不利皇嗣”。

后来又牵出九个察哈尔的星相师,五个汉人方士。

三年里,总共死了十七人。

有人说他是迁怒,也有人说是清洗信仰体系。

那时候的皇太极,确实已经不太信萨满了。

他在一次朝会上说:“尔等所供长生天,原是恶狼!

这话说出来,震动不小。

海兰珠从那以后身子越来越虚。

她常在鬓边插银海棠,说孩子喜欢亮晶晶的东西。

皇太极不管再忙,每天都要去看她。

可哪怕这样,也没能拉住她的命。

她走后,皇太极下令:葬礼用九万两白银,不准克扣分毫。

出殡那天,他亲自跟着灵柩走了三十里。

自那以后,关雎宫空了七年,再没人住过。

再后来,皇太极也没再立过新后。

甚至没有明确立太子。

距离他去世,也就两年时间。

有人说,他是被忧伤耗空了。

也有人说,是政务重压之下突然崩亡。

无疾而终,52岁。

最后,他和海兰珠合葬在昭陵。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这样叫过关雎宫。

参考资料:

《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新星出版社,2014年

刘小萌,《清代满族家族与婚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郭成康,《清太宗皇太极传》,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