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局|面对特朗普,暮气沉沉的欧洲如何才能支棱起来
发布时间:2025-09-05 08:35 浏览量: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宣称,作为对乌克兰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欧洲多国正就俄乌冲突结束后向乌派兵制定方案。据称,这一安排是8月18日美乌欧领导人白宫会晤时达成的,驻军将由欧洲领导,美国提供支持。
这看上去是欧洲在推动俄乌冲突进程中刷存在感的有力之举,但实际上并不能挽回欧洲在这一问题上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反倒会招致俄罗斯的坚决反对和反制。在特朗普习惯就乌克兰危机与俄罗斯“单线联系”的背景下,欧洲一厢情愿地挺乌存在被美国无情反水的可能。
冯德莱恩 (新华社)
冯德莱恩发表上述言论前几天,《金融时报》在8月25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欧洲正向特朗普出卖灵魂》的文章,直指欧洲对美外交是一种“屈辱”“投降”。文章指出,面对特朗普的威胁,欧洲领导人本可以对欧盟国家进行政治动员,抱团反击捍卫自身利益,但现实中他们的应对之举仅仅是恭维和奉承。
比如,在6月的北约峰会上,刻意营造迎合特朗普的氛围,在几无阻力的情况下接受其有关北约成员国应将防务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的要求,只有西班牙公开站出来坚决反对。
再比如,美欧在7月底宣布达成新贸易协议,美国将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关税,欧盟将对美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用冯德莱恩的话说,这是当前形势下欧盟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话音刚落,这份协议就遭到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的猛烈批评,他直言欧洲面对特朗普的勒索作出单方面让步,既不平衡也不符合欧洲的利益,将削弱欧洲的经济实力。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法国总理贝鲁、比利时外交大臣普雷沃等均对该协议提出批评。
前排从左至右: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芬兰总统斯图布、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在画面中)在白宫与欧洲和乌克兰领导人会面时的照片。
在化解俄乌冲突问题上,欧洲尴尬甚至弱势的处境更是一目了然。今年2月,美俄元首通话、两国高官接触重启,令欧洲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担忧华盛顿单方面与莫斯科就乌克兰危机作出安排。可欧洲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接下来半年里,特朗普与俄总统普京多次通话,双方代表团对此会面谈判,俄乌和谈也进行了三轮,而欧洲就像个旁观者。
除了干瞪眼,欧洲一方面竭力“上桌”刷存在感,英法德意和欧盟、北约领导人在8月18日集体到访白宫,为同行的乌总统泽连斯基“撑腰”,试图借美乌欧领导人会晤照顾欧洲的安全礼仪;另一方面包括英法在内的一些北约欧洲盟国主张向乌派兵,作为冲突结束后的维和部队,对乌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威慑俄罗斯。
不过,向乌派兵的提议仅在少数北约成员中引起共鸣。波兰总理图斯克也表示,不打算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向乌克兰派兵执行任务。西班牙、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等国也反对向乌派兵。
对于法国总统马克龙向乌派兵的提议,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明确表示反对,她建议可以向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集体防御第五条款的安全保障,但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也不应派遣军队。意大利副总理、执政联盟成员联盟党领导人萨尔维尼说:“那就让他(马克龙)戴上头盔、穿上防弹背心、带上枪,自己去乌克兰吧。”
梅洛尼(资料片)
梅洛尼近日还在一场会议的发言中直指欧洲当前在国际事务中的尴尬处境,称在大国竞争和全球秩序重构过程中,“欧盟似乎越来越注定要陷入地缘政治无足轻重的境地”。她认为,欧盟需要回归基本原则和各成员国的国家身份认同上,需要一个“少做事,但做得更好”的欧洲。她呼吁欧盟在自身防务上承担更大责任,不要再依赖美国。
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也指出,欧盟不能再幻想仅靠经济体量来换取全球影响力。2008年欧盟的GDP尚且是美国的1.1倍,当年美国GDP为14.77万亿美元,而欧盟为16.37万亿美元。2008年至今,欧盟GDP占全球的比重从25%跌至17.5%,美国GDP占全球的比重从23%上升至28%。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盟GDP同比增长1.6%,总量为4.85万亿美元,而同期美国GDP同比增长1.9%,总量为7.32万亿美元。
除了经济体量相对下降,近些年来欧盟被指官僚主义严重,吆喝多年的机构改革举步维艰,内部区域发展差距拉大,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立场协调的难度越来越大,欧盟越来越难以以一个声音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