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荣光 汲取奋进力量︱九三阅兵!邯郸学院师生共同见证

发布时间:2025-09-05 17:08  浏览量:1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并举行盛大阅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邯郸学院将其作为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大会,引导师生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全体校领导、各二级单位教职工、全体学生齐聚学校会议室、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等场所,集中收看大会及阅兵式直播,见证这一庄严时刻。

学校领导班子及职能处室负责人集体收看大会直播

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先进的武器装备让师生们深感震撼,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观看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一堂极具教育意义的“大思政课”,让大家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邯郸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思政课”建设,此次组织师生观看阅兵,是学校将思政教育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的重要举措,让师生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张丽

历史映照现实 精神铸魂育人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的礼炮声再次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这场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盛典,不仅是一场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大思政课”。它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响、英雄与时代的对话,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与启示。

当战斗机的轰鸣渐逝,广场上矗立的抗战纪念柱成为无声的思政讲师。这场阅兵启示我们: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让青年在历史坐标中定位人生价值,在实力建设中理解和平真谛,在文明对话中培育人类情怀。在霸权主义沉渣泛起的今天,抗战精神所淬炼出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信念,正是新时代青年抵御虚无主义、锚定奋斗方向的定盘星。让历史的钟声长鸣,方能奏响民族复兴的壮丽和声!

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 苑逸航

从空降兵到美术生的使命传承

观看完盛大的阅兵仪式,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2023年刚从“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空降兵部队退役复学至邯郸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大学生,那些整齐划一的方队、铿锵有力的步伐、以及尖端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仅彰显着国之重器的威严,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祖国日益强大的军事与科技实力。

受阅官兵坚毅的眼神和嘹亮的口号,让我瞬间回想起自己两年的军旅岁月。“四有优秀士兵”“个人嘉奖”,这些经历锤炼了我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目睹大国重器首次亮相,我从军人视角感受到的是安全保障,而从学生视角则惊叹于科技创新的飞跃。作为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我将把军事生涯的历练与艺术专业相结合,用画笔描绘强军故事,用设计传播爱国精神。未来我愿通过创作展现中国军人的英勇形象和国家的辉煌成就,激发更多人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为文化建设贡献一份独特力量。我将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求索,以实际行动践行“退伍不褪色”的誓言,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青春力量。

地理系学生 刘纤彤

铭记历史 开启青春新征程

2025年9月3日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旌旗猎猎,铁流滚滚。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他们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展现出中国军人的卓越风采和强大的战斗力。从战斗机到导弹,从坦克到装甲车,这些自主研发的“硬家伙”,彰显着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

这场阅兵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民族自豪感,更是一种历史使命感。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我们应深入学习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国土测绘与空间规划贡献专业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让我们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在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