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为娶美女谭祥,狠心抛弃原配妻子和同居四年的大学生情人

发布时间:2025-09-06 10:44  浏览量:8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31年冬天,南京东郊的一处军政高干招待所里,陈诚正坐在一张藤椅上,翻着当天的《申报》。

窗外是北风呼啸,屋里却很安静。

他刚从前线调回,身边的随员递来一封信,说是“蒋委员长亲自批阅过的”。

信是宋美龄亲笔写的,语气温和,语义却很明确:“延闿先生去世后,祥丫头寄居本府,近日情绪不稳,盼有良配。

陈诚盯着“祥丫头”三个字看了很久。

那不是别人,正是他两年前在去上海的专列上见过一面的那个女孩。

那次车厢里人不多,谭祥坐在靠窗的位置,穿一件浅灰色呢子大衣,安静地读书。

他记得她抬起头来时,眼睛特别亮。

没想到 这事儿居然成真了。

但问题也来了。

他不是单身。

他也不是只有一个女人。

实际上,他的“感情账单”早已写满了人名与承诺。

最早的,是吴舜莲。

他二十岁那年,还是个一贫如洗的学生。

同窗吴子奇看他踏实肯干,把自家妹妹许配给了他。

那年是1917年,浙江青田的乡下,正值春耕,村里人都说这门亲事不高不低,正好。

吴舜莲是典型的南方传统妇女,圆脸小脚,说话轻声细语。

她把嫁妆银两都交给陈诚做路费,送他去北京闯荡。

可惜那时候他一无学历,二无门路,很快耗尽盘缠。

后来听说保定军校招生,便伪造学历去报考。

第一次没考上,托人走了后门,进了炮科第八期。

再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他当了军官,进了黄埔,跟着蒋介石一路打上来。

可也从那时候起,他和吴舜莲的关系开始变了。

聚少离多,思想也不一样了。

他开始嫌她小脚、守旧,不合时宜。

有一次回老家奔丧,吴舜莲主动提出“今晚能不能...”,他一句“父亲刚去世,不合适”,还顺手把她推下了床。

这事儿闹大了。

吴舜莲受不了,抄起剪刀就朝自己脖子扎了过去。

满地是血。

幸好抢救及时,人没死。

但那之后,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彻底断了。

1928年,陈诚当上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司令。

那时候他已经在蒋介石身边小有名气了。

也正是这年,他第一次提出要和吴舜莲离婚。

吴家当然不肯。

吴子奇写信骂他“人面兽心”,还说“你虽然活着,但心肝五脏早已死了”。

陈诚也不客气,请了中间人孙潜贞出面调解。

最后双方妥协:可以再娶,但吴舜莲永远是“正妻”,名分不能废。

还立了字据,写得清清楚楚。

但这还不是全部。

就在和吴舜莲关系冷淡的那几年,陈诚在广州遇到了陈德懿。

那是一位南洋归来的大学生,年轻漂亮,思想开明。

两人很快开始同居。

那时候陈诚也真心动过,说要等她毕业后正式娶她。

谁知道,这一住就是四年。

陈德懿毕业那年,正好是蒋介石和宋美龄为谭祥物色夫婿的节骨眼。

胡宗南、陈诚,这两个人都在候选名单上。

蒋介石本来倾向胡宗南,说他稳重可靠;宋美龄却觉得胡宗南对蒋太忠诚,没必要再用婚姻做绑定。

陈诚正好处在“需要进一步拉拢”的位置。

于是,就敲定了他。

谭祥起初没说话,只问了句:“他现在是哪一级?

宋美龄笑着答:“军长,十八军。”其实那时候还不是。

但几天后,蒋介石真的签了任命书。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陈诚马上意识到问题来了。

他得彻底解决吴舜莲和陈德懿的事。

吴舜莲那边,他再次找吴子奇出面。

吴舜莲这次提了两个条件:“离婚可以,但我必须继续住在陈家,照顾你母亲。

还有,我死后要和你合葬。”

陈诚犹豫了几天,答应了。

陈德懿的处理就简单得多。

他把她送去美国留学,还给了一笔钱。

她没闹,也没留话。

只是到了美国后,写了一封信,没寄出来,后来在她的遗物中被人发现,信里只有一句话:“你说过,会等我。

1932年元旦,南京国民政府办公厅大礼堂,陈诚和谭祥举行婚礼。

蒋介石亲自证婚,宋美龄站在一旁笑得很温柔。

婚礼后,两人去了杭州西湖度蜜月,住在国宾馆的一间小楼里。

那时候西湖水很清,楼外种了两棵香樟树。

陈诚在手账本上写了一句:“三十年寿命,换得一人心,值。

婚后,谭祥确实帮了陈诚不少。

她和宋美龄走得近,每当陈诚仕途遇阻,就托她出面说几句好话。

陈诚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后来一路做到台湾“副总统”。

而远在旧金山的陈德懿,听说他结婚的消息后,独自坐在海边喝了一夜的酒。

第二天,她去唐人街教书了,再没提起过陈诚。

吴舜莲则一直住在陈家老宅。

她晚年身体不好,靠人搀扶也要去祭扫陈诚的墓。

她说过一句话:“他是我丈夫,别人不认,我认。

1965年3月5日,陈诚在台北病逝。

享年68岁。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这样叫过她“吴夫人”。

参考资料:

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七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胡健主编,《陈诚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

宋美龄口述,《宋美龄回忆录》,三联书店,1995年。

谭延闿家族档案集,《谭氏旧闻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陈德懿后人整理,《远去的信笺:陈德懿私人书信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