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阅兵正式结束,全球嗅到不寻常信号!特朗普短短一句话,竟有6个“不”字!
发布时间:2025-09-06 22:12 浏览量:1
据澎湃新闻报道,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画面刚刚落下帷幕,一场全球关注的军事盛典迅速在国际舆论场激起涟漪。美国总统特朗普这一次的反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高调”——他不仅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连续对中国阅兵作出回应,还在社交网络发文,连用“美丽”“令人印象深刻”这样的词汇表示祝贺。可与此同时,特朗普面对“阅兵是不是在挑战美国”的问题,竟然一口气甩出了6个“不”。
就在中国阅兵进行期间,美国白宫召开新闻发布会,有记者专门追问特朗普:中国这一场盛大的阅兵,是不是在向美国下战书?特朗普的反应非常直接——“不,不,一点也不”,紧接着又是“我完全不这么认为,不”,把“否认三连”升级成了“否认六连”。特朗普还补了一句,强调自己和中国领导人关系非常好,并且“中国需要美国,远远超过美国需要中国”。
特朗普的表态让人玩味。要知道,美国政界一直热衷于渲染“中国威胁论”,逢中国军演、造舰、阅兵,舆论场上总要炒作一轮“战略威慑”“地区压力”“亚洲军备竞赛”。这一次,特朗普却极力撇清,反复否认中国阅兵对美国有威胁,难道真的是“天下太平”?其实并不简单。特朗普的这6个“不”,既是对中国军力展示的正面回应,也是对美国国内、盟友和全球舆论的一次“降温”操作。
特朗普嘴上说得轻松,背后其实是美方对中国军事实力提升的一种复杂应对。中国这场阅兵,东风-5C洲际战略核导弹、东风-61洲际导弹、歼-20S隐形战机、歼-35舰载机、巨浪-3潜射导弹、鹰击-19、鹰击-20、机器狗、激光武器等新装备悉数亮相。全球媒体几乎一致认为: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技术代差大幅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换道超车”。美国媒体没法再用“低端威胁”来贬低中国军力,反而必须正视中国作为大国的战略威慑能力。
特朗普在白宫的“否认六连”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他想避免刺激中美之间已经很敏感的战略关系,尤其在经贸摩擦、科技竞争、南海台海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总统如果公开承认“感受到挑战”,就等于给鹰派递刀子,给军火商、国会、媒体制造借口,推动新一轮军备竞赛或对华强硬政策。特朗普显然不想被裹挟进这种“螺旋上升”的安全困境。他选择用否认降温,既是给自己留后路,也是给中美关系留空间。
另一方面,特朗普其实也在给美国国内舆论定调。中国阅兵的画面和武器装备已经在全球传播,美国政界、智库、军方怎么可能看不到?特朗普需要通过“否认挑战论”,安抚国内民众,防止社会恐慌情绪发酵。在他的话术里,“中国需要美国远超美国需要中国”,依然是在强调美国的主导地位和信心,避免外界误读为美国“被中国压制”或“自信心丧失”。
特朗普这一回还主动夸赞中国阅兵“美丽”“印象深刻”,甚至在社交网络为中国人民送上祝福。对比以往历任美国总统面对中国大阅兵时的“冷处理”甚至“消极应对”,特朗普的姿态无疑更为开放。但别被表面的友好迷惑,美方其实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在“表达关切”。他一边否认挑战,一边又不忘重申美中之间的相互依赖,还在强调自己的“好关系”优势。这种“软硬兼施”“亦敌亦友”的外交风格,才是典型的特朗普式操作。
美国政界其实一直很清楚中国军力的提升节奏,但特朗普在此时主动为中国“背书”,其实也是在试图把中美关系带回到“竞合”状态,而不是单一的对抗逻辑。这背后反映出美国当前的战略矛盾:一方面,美国在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对中国实施遏制,打压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中国在全球产业链、资源、市场等环节的不可替代性。以稀土、大豆为例,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农业出口的受限都让美国政界感到巨大压力。特朗普口头强调“中国需要美国”,但现实是美国同样离不开中国。
特朗普的6个“不”,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国内鹰派、军工集团的“降温信号”。美国军火商、智库、部分议员一向以“中国威胁论”为由头,推动军费增加、武器更新、盟友加固。但中美之间一旦陷入安全困境,对美国本身的经济、科技、外交都会形成反噬。特朗普选择用“否认”来淡化风险,至少在舆论层面避免“自我实现的威胁”。这种“软回避”,反而比公开对抗更能体现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特朗普这次的态度,和他一贯的“美国优先”理念并不矛盾。过去几年,特朗普对华政策一边搞“贸易战”,一边时不时“秀友好”,说到底是把中国当成“强有力的对手”,而不是“不可逾越的威胁”。他嘴上说“中国阅兵不挑战美国”,实际是给两国关系多留一条谈判的活路。这种现实主义的操作,和他一贯的商人本色如出一辙。
特朗普这次用6个“不”回应中国阅兵,还体现出美方对全球舆论的精准把控。美国盟友、亚太国家、甚至欧洲都在关注中美博弈的走向。美国一旦在公开场合承认“感受到挑战”,就可能引发盟友恐慌、亚洲军备竞赛升级。特朗普用极端否认,既是向盟友喊话,也是对全球定心:美国不会被中国吓倒,更不会被军事展示带偏节奏。
中国这次阅兵,还给世界传递了一个更深层的信号:我们不仅要有强大的军力,更要坚定走和平发展路线。展示武器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震慑潜在风险、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地区和全球的和平稳定。特朗普说“很美丽”“印象深刻”,其实是对中国大国风范的一种被动认可。中美关系未来会怎样?很难预测,但有一点肯定——中国不会被外部压力吓倒,也不会在战略决定上随便让步。
中美关系,注定是一场长期拉锯战。特朗普的“6个不”,既是外交手腕,也是对现实的适应。美国可以否认一时的“挑战”,但中国军队的成长、技术的突破、战略的自信,早已是国际体系中不可逆转的变量。今天的北京阅兵,是国力的展示、民族的自信,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重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