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奉献一家人——记“全国文明家庭”蒋超家庭
发布时间:2025-09-08 07:00 浏览量:1
在吉林松原,有这样一个家庭:父亲蒋贵忱用热血铸就军人本色,母亲王丽红以坚韧撑起家庭港湾,儿子蒋超传承家风投身奉献事业。三代人以忠诚为底色、以担当为脊梁,将“军魂”融入血脉,用平凡而伟大的坚守,书写出新时代文明家庭的动人篇章。蒋超家庭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是一个家庭与国家同频共振的深情告白。
1998年2月22日,蒋超一家三口乘坐由长山镇开往前郭县的客车,行至兴原乡二莫村时,父亲蒋贵忱为阻止3名上车行窃歹徒,身中数刀,失血过多昏迷,经过及时抢救才转危为安。“我是军人,保护人民是我的职责!”蒋贵忱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刻进骨血的信仰。这场壮举让他荣立一等功,更在儿子蒋超心中种下了“家国大义”的种子。
近20年的军旅生涯,蒋贵忱与家人聚少离多。年幼的蒋超记忆里,父亲的探亲假总是短暂而珍贵。7岁那年,父亲刚休假半月便因军事行动紧急归队,凌晨离家时的轻吻与自己被窝里的啜泣,成为他对“军人家庭”最深刻的初体验。而母亲王丽红则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照顾老人、抚育孩子、消化牵挂,用无声的奉献让军人丈夫无后顾之忧。正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忠诚于国、奉献于家”的信念,深深烙印在蒋超的成长轨迹中。
在部队期间,蒋贵忱曾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并被共青团松原市委授予“松原市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国家的忠诚。退伍后,蒋贵忱把军装“穿”进了心里,到地方工作后,仍时刻铭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服务社会。从优秀公务员到吉林省劳动模范,他用10余项荣誉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坚守。面对“可以不管”的质疑,他的回答掷地有声:“那样我就没脸说自己当过兵!”这份纯粹的责任感,化作最生动的家庭教育教材。
在蒋超家中,还有另一股温暖的力量——岳父母的孝道传承。岳母八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中风卧床的公公,面对老人的刁难默默承受,用行动诠释“久病床前有孝子”的真谛。这份孝心深深影响着蒋超的妻子,她将关爱延伸到公婆身上:每日问候、根据健康需求购置营养品、换季时贴心添置衣物……这些点滴日常,让蒋超时常自省,也让“孝老爱亲”的家风在代际传递中愈发醇厚。
2011年,大三的蒋超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眼前浮现的是父亲负伤的血衣、母亲熬夜缝补的顶针。这份信仰的传承,让他在大学期间便加入红十字会和青年志愿者协会,课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资助困难学子;工作后,他更是冲锋在前,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投身抗洪抢险、参与志愿服务,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在他的带动下,妻子也积极参与公益,一家人用行动诠释着“小家大爱”的真谛。
如今,蒋超一家依旧保持着朴素而温暖的生活节奏:晚饭后围坐聊天,周末一起探望老人,闲暇时共同参与志愿服务。这份“全国文明家庭”的荣誉,对他们而言不是终点,而是继续践行家风、传递温暖的新起点。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证明:好的家风,就是一家人携手走过的每个温暖瞬间。
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贺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编辑:韩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