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称多尔衮十世孙,为保血统纯正不娶汉女,要求返还故宫祖产
发布时间:2025-09-07 09:56 浏览量:1
你信不信,有时候在大城市的街头,你会碰到穿得比电视剧还讲究的人?不是那种cosplay展,也不是横店请来的群演。就在广州,有这样一位中年人——黄马褂一穿,脑后拖着大辫子,走在人堆里比谁都扎眼。他还振振有词,说满清皇族血脉流到他这儿,什么“多尔衮十世孙”,老祖宗的房子现在全是别人住的。大清的故宫,非得让国家还他。这敢说出来,也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事。
话说回来,你会觉得他是疯子吗?可事实上,这位名叫爱新觉罗·州迪的人,还真不是单纯作秀,他不是装疯卖傻,也不靠这个借机上头条。他的那套“身份”故事,倒真在人前人后闹出过不少场面。
有一年春节前,广州站春运,那场面你见过吧,候车大厅挤得像春笋蘸酱油,一条队排到外头。谁都想着赶紧买票回家,看谁也没心情多管闲事。可这会儿,忽然前头大吼一声,整个队伍像突然被按了暂停。只见一个穿着明晃晃马褂的大叔,左手插兜,右手横指着售票口,“我是王爷你们竟敢不服侍!赶紧给爷弄张票,误了本王出巡你们担得起吗?”周围的小伙大妈全都楞了神,买票的大姐都被逗乐了:“这不是电视里才有的吗?”只差没喊“CUT”了。
警察来了,州迪掏出身份证,眉飞色舞地比划着:“看好了,纯正的爱新觉罗后裔。”警察也不是头一回见怪事了,本想息事宁人,让他消停点。但州迪越说越上头:“我是多尔衮的子孙,跟溥仪是堂兄弟,买火车票一张都不给,这叫什嘛事?”最后被带走拘了半个月。那阵子,广州人茶馆里头有多热闹,大家边喝早茶边学他那一嗓子“你们造反啦?”大伙儿说笑里都带着点莫名的亲切——毕竟生活里需要这么点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做点调味剂。
其实这位“王爷”,在家里过得比你想的还要“穿越”。他的房子本来是普通的广州市区小三房,进门一看,却像掉进了文物库。黄色,处处都是黄色——什么燈罩、书桌连床单都是一色明黄,如果忽略外头吵闹,真有点宫廷既视感。最闹心的是,中央挂着的清太祖和多尔衮的画像炮制得一本正经。倒灯座上都是八旗徽记——就差没把御道搬进来。人家普通人家晚饭讲“吃饭了”,他却一本庄重:“福晋、阿哥用膳!”屋里来客都要规矩地“请个安”,但配合的只有家里那几个表演型成员。
邻里之间,本来对他只是觉得这人“花里胡哨”。但州迪从不觉得丢脸,他逢人便讲自家出身,甚至追溯到明末清初——他说家族传下来的规矩,早就写在骨子里。小时候,父亲对他极为严格,什么得分寸、守规矩,像念咒一样天天灌给他。早上起床要先“请安”,吃饭等父亲动筷了才能动。就算是下了学,背完九九乘法,还得背清朝祖宗的排位名讳。那些年,他其实挺烦,也偷偷埋怨过:“都什么年代了,这一套不给自己找麻烦?”但转一圈又觉得,“家谱里说了咱是满洲贵胄,这点与众不同也得坚持。”
后来他越发大胆,家里大肆装修,剃起了大半个头,“留辫子那才是老祖宗样”,邻居知道后,也都看他好戏。社区的老人们有的摇头,有的偷偷乐,还有人拿他当“另类活宝”传着讲。有次家里搞酒席,他一本正经地穿着旗袍请客,把儿子毛遂自荐为阿哥,妻子也跟着换装,老街坊乐得直咧嘴。那天,他光彩照人地站在“御厅”中央,说自己是满清皇族后裔,下巴抬得都快顶天。
越是对自己的出身笃信不疑,州迪的“荒唐事”也没少闹。他曾公开宣称,紫禁城的瓦和宫里的瓶瓶罐罐,都是他们家的,“现在既然国家看得住,那也该轮班给我们老祖宗家的人回头传一传!”还有一件事,让不少人才真觉得不可思议。他为了“血统纯正”,千挑万选,硬是找了个远房表妹做老婆。天天念叨“清家规矩,娶亲不乱攀乱扯”。可儿子稍微不聪明点,家里人本也担心,他倒满不在乎地说:“老祖宗血统不能断,将来这江山还得后人守着。”你说这份坚持,是傻还是倔?
社会上,有些人不买账。有亲戚坐不住了,跑出来打假,说他根本不是皇室后裔,家里就是普普通通的汉人。粤地过去不少人家确实有些“满人气”,但像他这么较真的实在少见。就连清史研究的内行人也指出来:多尔衮那会儿根本没儿子,这十世孙的说法连家谱尾巴都找不到。再说了,爱新觉罗这辈分早有规矩,他叫“州迪”,可根据排行,该是“溥”字辈,居然连这一点都错在点上。还有,他家祖传姓“周”?人家大部分爱新觉罗改的姓是“金”,你在广州“周”姓琳琅满目,这就算是“随了大流”吧。
还有更离谱的。很久以前清规有死令,八旗子弟不得随便经商。真皇室后人,谁家让后代下海做买卖?倒是他,家里老人讲究点,但没见谁真当回事。还有那明黄色穿着,更不敢轻易乱用。清朝时黄袍加身可是天家的特权,贵族都得躲着,别说靠这个“立威风”了。
说到这儿,不得不感慨,人嘛,总想活得有点特别点。也许“多尔衮十世孙”的出现让别人觉得新鲜,带点喜剧感,可时间久了,市面上仿佛开了匠铺似的,各种皇室“李鬼”都冒头了。有个北京老头说自己是顺治的后人,南方来的,说祖坟要被拆迁,“国家再不补偿,先帝爷脸往哪搁?”他闹半天,村民随便给搪塞点香火钱,用来刷存在感。还有个男的跑到相亲节目上,满嘴叶赫那拉家族故事,说想找个福晋,一起传承“满族文化”,姑娘们听了齐刷刷按下一排红灯。
有人或许纳闷,图什么?是为了好玩,还是走投无路时拽个老祖宗出来讨点掌声?或许他们心里真的觉得,“有点家乡故事,哪怕自家人信就够了。”生活其实处处都是舞台,总有人需要一顶古帽子戴着让自己活得有点滋味儿。
如今,州迪还孤身一人,在广州小巷里,穿着那身“华服”。他嘴上自言自语,时不时数落世道变了,天家荣耀只剩他一根辫子。旁人看着他,也许觉得滑稽又荒唐。可细想一下,总觉得,这样生动又离谱的曲线人生,给浮躁的时代添了几分不确定,也添了几分落寞。
他到底是被家族“规矩”裹挟了一辈子的人,还是彻头彻尾的“自我催眠”?这个问题,能有谁说得清?生活就在这层认真的玩笑里,不断转圈,像清朝的辫子,越绕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