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女民兵王孔嘉 从仪仗尖兵到“9·3”阅兵 民兵队员的风采绽放
发布时间:2025-09-08 14:59 浏览量:2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女民兵王孔嘉,以挺拔身姿融入民兵方阵,迈着铿锵正步走过检阅台,用汗水与坚守续写了从仪仗队员到国防后备力量的使命担当。
王孔嘉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便以严谨的学风、坚毅的性格脱颖而出,阳光、干练、敢想敢干是她身上最鲜明“标签”。2019年观看国庆阅兵后,她的心里面就埋下了一颗参加阅兵的种子。2022年大学毕业后,她怀揣着对军队的满腔热忱和无限向往应征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距离自己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入伍后,王孔嘉凭借着自身的优秀条件和刻苦训练,成为新兵里面首批通过仪仗司礼大队过关考核的预备队员和正式队员。服役期间,她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从队列动作的毫米不差到礼仪姿态的庄重得体,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凭借过硬的军政素养,先后参加了20余场国家级仪仗司仪任务,无论是外国元首访华欢迎仪式,还是重大庆典活动仪仗保障,都以零失误的表现展现了中国军人风采,将青春的印记刻在了守护国家形象的岗位上。
退役后,王孔嘉回到家乡,但“若有战,召必回”的军人本色从未褪色。在得知选拔女民兵参加“9·3”阅兵活动通知后,她第一时间向玉泉区人武部报名,主动请缨重返“战场”。“没能参加阅兵一直是我军旅生涯的一个遗憾,能再次穿上军装为祖国争光,是我这辈子都不敢忘的初心。”报名时的这句话,成为她训练期间的精神动力。
阅兵训练远比想象中严苛。在集训选拔中,王孔嘉因服役期间留下的一些老伤病导致动作不够精准,她本人也因此在正式队员和预备队员间经历了多次角色转换。但只要未被淘汰,她就继续精进自己的动作等待机会,只因为参加阅兵是她最大的梦想。为达到“踢腿生风、落地砸坑”的标准,她每天清晨提前到场热身,深夜仍对着镜子纠正动作。为此,她无数次在深夜偷偷哭泣,在睡梦中条件反射般的踢腿将自己惊醒。最终,历经4次筛选,王孔嘉以优异的表现成为民兵方阵的正式队员,当教练员称赞她“动作稳定性堪比现役军人”时,她总说:“不管是仪仗兵还是民兵,守护的都是同一份荣光,容不得半点马虎。”
阅兵当天,王孔嘉与战友们身着戎装、手握钢枪,英姿飒爽的走过天安门广场,镜头里的她眼神坚定、气势昂扬。这一幕,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耀时刻,更成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生动缩影。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仪仗尖兵”到“9·3”阅兵的“民兵代表”,王孔嘉用两次“国家级亮相”证明:脱下军装,军魂不变;作为民兵,使命依然。她的事迹,正激励着更多青年以热血赴使命,用行动护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