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领!山西省建筑安全员C证题库,刷完稳过
发布时间:2025-09-08 22:42 浏览量:8
备考山西省建筑安全员C证的小伙伴有福啦!最新整理的考试题库重磅来袭,助你顺利拿证,开启建筑安全领域新征程!
每道题目都配有详细解析,不光告诉你正确答案,还深入剖析错误选项错在哪里,帮你举一反三。做错的题,看一眼解析就能恍然大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下次遇到类似题目,保证不会再犯错。
别再盲目翻书、四处找题啦!利用好这套题库,高效刷题,查缺补漏,山西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轻松拿捏,赶紧行动起来吧!
因为篇幅原因,就不全部展示了,需要完整版的小伙伴,关注一下,来刷题了!
2025年安全员考试重点试题、答案及解析:
1、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的意见。
A: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主要负责人
C:职工
D:安监部门人员
答案:A
解析:《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
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A:事故隐患
B:危险源
C:危险部位
D:易发生重大事故部位、环节
答案:D
解析: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如何快速拿下2025年安全员证书 ↓
(快从图中找小安领取你所在省份:5套考前押题模拟试卷和25页精华版免费资料!)
3、在安全生产战略中,要推进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强调作为发展的基础。
A:效率
B:安全
C:协同
D:创新
答案:B
解析:在安全生产战略中,要推进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强调安全作为发展的基础。坚持安全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可以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更是一份责任和职责。
4、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受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3;5
B:5;10
C:3;终身
D:5;终身
答案:D
解析: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受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5、劳务分包企业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人员200以上的,应当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危险实际情况增配,并不少于企业总人数的‰。
A:5
B:10
C:15
D:20
答案:A
解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2008)91号第十四条分包单位配备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满足下列要求:(一)专业承包单位应当配置至少1人,并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和施工危险程度增加。(二)劳务分包单位施工人员在5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0人-200人的,应当配备2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00人及以上的,应当配备3名及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危险实际情况增加,不得少于工程施工人员总人数的5%。
6、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层负责的对象包括。
A: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
B:安全管理人员、责任体系、制度建设和信息报告
C:单独由政府部门负责安全生产
D:生产经营单位、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
答案:A
解析: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层负责的对象包括: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
7、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和监督原则是原理的具体运用。
A:人本原理
B:预防原理
C:强制原理
D:责任原理
答案:C
解析:遵循安全第一原则和监督原则是强制原理原理的具体运用。
8、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项目部应编制。
A:安全预评审报告
B:现场安全检查记录表
C:管理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
D:工程进度表和资源分配表
E:确定极性
答案:C
解析:编制方案。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项目部应编制:管理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严格履行审批、论证、检验检测等相关手续。
9、在施工升降机基础周边水平距离m以内,不得开挖井沟,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
A:5
B:10
C:15
D:20
答案:A
解析:在施工升降机基础周边水平距离5m以内,不得开挖井沟,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
1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
A:劳动用工情况
B:安全技术措施
C:安全投入资金情况
D:事故应急措施
答案:D
解析:《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11、建设单位内支付至少50%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给承包单位。
A:工程开工前一周内
B:工程开工当天
C:工程开工后一周内
D:工程开工后一个月内
答案:D
解析:《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合同中单独约定并于工程开工日一个月内向承包单位支付至少50%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总包单位应当在合同中单独约定并于分包工程开工日一个月内将至少50%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并监督使用,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工程竣工决算后结余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应当退回建设单位。
12、在办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提供危大工程清单和安全管理措施等资料。
A:建设单位
B:勘察单位
C:设计单位
D:监理单位
答案:A
解析:建设单位在办理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手续时,需提交危大工程清单及安全管理措施等资料,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得到有效执行,从而保障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主要关注。
A:消除或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已知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
B: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C:安全技术文件管理
D:临时消防设施配备
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规定,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主要关注消除或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已知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
14、一级高处作业是指作业高处在m时。
A:2~5
B:5~15
C:15~30
D:30m以上
答案:A
解析:一级高处作业的定义是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之间。此范围根据作业高度的不同,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为最低,四级为最高。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即2~5米。
15、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对做好真实记录。
A:编制、审核、审查、论证、交底、验收、检查情况
B:人力资源配置、设备投入、材料采购情况
C: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合同履行情况
D:招标投标、合同签订、竣工验收情况
答案:A
解析: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对编制、审核、审查、论证、交底、验收、检查情况做好真实记录。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16、施工现场与管理缺陷有关的危险源主要包括。
A:现场管理不到位
B:物的放置方法的缺陷
C: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
D:保护器具信号、标志和个体防护用品的缺陷
答案:A
解析:施工现场与管理缺陷相关的危险源主要指管理上的不足。选项A“现场管理不到位”直接反映了管理层面的问题,是导致危险源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选项更多涉及具体操作或物品状态,不属于管理缺陷范畴。
17、施工现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的危险源包括。
A:物不安全状态和作业属性的不安全状态
B:物本身存在的缺陷和防护保险方面的缺陷
C:作业环境场所的缺陷和外部的和自然界的不安全状态
D:场地属性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有关的危险源
答案:B
解析:施工现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的危险源包括:物本身存在的缺陷和防护保险方面的缺陷。
18、当安全防护棚为机动车辆通行时,棚底至地面高度不应小于m。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7.2.1安全防护棚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安全防护棚为非机动车辆通行时,棚底至地面高度不应小于3m;当安全防护棚为机动车辆通行时,棚底至地面高度不应小于4m。2当建筑物高度大于24m并采用木质板搭设时,应搭设双层安全防护棚。两层防护的间距不应小于700mm,安全防护棚的高度不应小于4m。3当安全防护棚的顶棚采用竹笆或木质板搭设时,应采用双层搭设,间距不应小于700mm;当采用木质板或与其等强度的其他材料搭设时,可采用单层搭设,木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防护棚的长度应根据建筑物高度与可能坠落半径确定。
19、当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超过m时,应配备障碍灯。
A:15
B:20
C:25
D:30
答案:D
解析:塔式起重机使用高度超过30m时应配置障碍灯,起重臂根部铰点高度超过50m时应配备风速仪。
20、高度超过m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应设双层安全防护棚。
A:18
B:20
C:24
D:22
答案:C
解析: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都应搭设符合规范要求的防护棚,高度超过24m的交叉作业,通道口应设双层防护棚进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