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儿媳瞒着女儿把我送养老院,女儿把我接回家,他俩追上门要钱

发布时间:2025-09-03 20:52  浏览量:3

我坐在小女儿慧敏家的老式沙发上,手里捧着搪瓷缸子泡的茉莉花茶,心里却五味杂陈。

这是1995年的秋天,梧桐叶子正黄,我刚从"夕阳红"养老院被慧敏接出来。

那时候我还不到七十,可志强他们就说我老了,说现在的养老院条件好,有暖气有电视,比在家强。

我当时也没多想,毕竟腿脚确实不如从前,上个楼梯都要歇两回。

再说了,志强在纺织厂当车间主任,丽华在供销社上班,两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我确实给他们添了麻烦。

养老院在城郊,三人间,每个月一百二十块钱。

条件确实不错,有彩电,还能收到好几个台。

一日三餐也算可口,白米饭管够,隔三差五还有肉。

可人老了,最怕的不是吃不好穿不暖,而是心里头空落落的。

我每天最盼望的就是有人来看我,哪怕就是坐一会儿,扯几句家常也好。

志强他们倒是来过几次,每次都是骑着那辆"永久"自行车,车后座驮着点心匣子。

可每回都是匆匆忙忙的,坐不到半小时就要走。

丽华总是掏出那个小镜子照来照去,说厂里下午还有会。

志强就跟我唠些工作上的事,什么这个月的产量又提高了,什么车间里又来了新设备。

我听着,心里想的却是家里的那盆君子兰,放在朝南的窗台上,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浇水。

最让我想不通的是,他们一直瞒着在省城工作的小女儿慧敏。

慧敏在师范学院当老师,每个星期都要给家里打长途电话。

电话费可不便宜,三毛钱一分钟呢。

每次慧敏问起我,志强总是说我在家里好着呢,让她别操心。

我几次想跟慧敏说实话,志强就在旁边使眼色,我只好把话咽回去。

心里头憋得慌啊。

那天下午,我正在院子里的石桌边下象棋,老张刚吃了我一个车,我正琢磨着怎么翻盘。

忽然听到有人在传达室问:"请问王老爷子住哪个房间?"

声音很熟悉,我扭头一看,天哪,是慧敏!

她穿着那件灰蓝色的中山装,手里拎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

我当时就红了眼圈,棋子掉在地上都不知道。

想站起来走过去,腿却软得厉害,差点摔倒。

慧敏跑过来扶住我,眼泪刷地就下来了:"爸,您怎么在这儿?志强不是说您在家好好的吗?"

我张了张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个胖胖的护士小王在旁边说:"老爷子来两个月了,他儿子儿媳妇办的手续,说是为了老人好。"

慧敏的脸色刷地就白了,比纸还白。

她在我床边的小马扎上坐下,握着我的手问:"爸,您愿意跟我回家吗?"

她的手很凉,握着我的手直发抖。

我使劲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愿意,当然愿意。"

可接下来慧敏说的话让我愣住了:"爸,我先带您回省城,等我安排好了,再接您到我那儿长住。"

我心里一惊,省城那么远,慧敏一个人怎么照顾我?

"慧敏啊,省城我人生地不熟的,你工作又忙......"

"爸,您别担心,我都想好了。"慧敏擦擦眼泪,"我已经跟学校申请了,要调回市里的中学,这样就能天天照顾您了。"

我这才明白,原来慧敏早就有这个打算。

她当天就办了我的出院手续,还给护士小王塞了十块钱,说是麻烦她这么久。

临走的时候,老张他们都出来送我,说舍不得我这个棋友。

我心里暖暖的,可也有些忐忑。

慧敏真的能照顾好我吗?她自己还没结婚呢。

坐在回市里的长途汽车上,慧敏一路上都在跟我说话,说她在省城这两年的工作,说她攒了点钱,够我们过日子的。

车子一颠一颠的,我却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到了慧敏租的那个小房子,她把唯一的卧室让给我,自己在客厅里搭了个行军床。

房子不大,一室一厅,但收拾得很干净。

她还特意买了个小收音机,说知道我爱听评书。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听着慧敏在厨房里忙活,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听起来格外亲切。

这才是家的感觉啊。

第二天一早,家里的电话就响了。

慧敏接起来,我听到志强急吼吼的声音:"慧敏,你怎么把爸接走了?养老院那边说你昨天就办了手续?"

慧敏正在给我煮小米粥,听到电话声音立马就冷下来:"你还有脸问?把爸送养老院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们也是为了老爷子好,你在省城工作忙,我们不想让你分心......"志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心虚。

"分心?"慧敏的声音提高了好几度,"那是我爸!我有权利知道他的情况!"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志强才说:"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你工作那么忙,一个姑娘家能照顾得了吗?"

"照顾不了也要照顾,这是我的责任。"

"可是慧敏,你还没结婚呢,这样下去......"

慧敏直接把电话挂了。

我坐在小饭桌边,心情有些复杂。

一方面为慧敏的孝顺感动得不行,另一方面又担心她因为我耽误了前程。

慧敏端着粥过来,看出了我的心思:"爸,您别多想,我已经托人联系市里的学校了,很快就能调回来。"

她说话的时候眼睛亮亮的,让我想起她小时候的样子。

那时候她总是扎着两个小辫子,跟在我身后喊"爸爸爸爸",声音甜得像蜜糖。

我点点头,端起粥碗,这粥比养老院的香多了,还放了红枣。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慧敏真的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

她每天早起给我做早餐,小米粥配咸菜,有时候还煮个鸡蛋。

下午陪我到楼下的小花园里转转,晚上跟我聊天,问我年轻时候的事。

我给她讲我和她妈妈怎么在纺织厂认识的,讲她小时候怎么调皮,偷邻居家的苹果被抓住。

她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会笑,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个月牙儿。

可好景不长,志强和丽华竟然追到省城来了。

那天是周六上午,我正在阳台上摆弄慧敏买的几盆花,门铃就响了。

慧敏去开门,我听到志强的声音:"慧敏,我们来看看爸。"

还有丽华那个尖细的嗓子:"路上可累死我们了,坐了四个小时的长途汽车。"

我心里一紧,知道来者不善。

这两口子平时连市里都不愿意去,这回跑到省城来,肯定有事。

果然,他们刚进门坐下,丽华就开始数落:"慧敏啊,你这样做让我们很为难的。养老院那边我们已经交了半年的费用,一千多块钱呢,现在人走了,钱也退不了。"

志强也附和:"是啊,我们为了爸的事花了不少钱,现在你把人接走了,我们的损失怎么办?"

慧敏脸色沉下来:"什么损失?那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我又没有同意过。"

"可是爸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啊,"丽华的声音越来越高,"你在省城工作,我们在家照顾老人,现在你突然把人接走,让我们怎么跟街坊邻居交代?"

我坐在阳台上,听着他们的争论,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原来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累赘,是个可以用来算账的东西。

这时候,志强忽然话锋一转:"慧敏,我们也不是来要钱的,但是你得考虑现实啊。你一个姑娘家,又没结婚,照顾老人不方便。要不这样,爸还是跟我们回去,费用我们一起承担。"

慧敏正要说话,丽华又抢着说:"对对对,我们可以商量嘛。养老院的钱你出一半,平时的花销我们也可以分摊。"

我听不下去了,从阳台走出来。

"你们够了!"我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是你们的负担吗?是你们拿来算账的商品吗?"

志强看到我出来,神色有些尴尬:"爸,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想找个最好的解决办法......"

"什么解决办法?"我坐到沙发上,"你们心里到底有没有我这个爸?"

丽华有些急了:"爸,您说话要公道一点,我们照顾您这么多年,花了多少钱您心里没数吗?光是上个月您感冒住院,我们就花了两百多。"

这话像刀子一样扎在我心上。

我知道他们照顾我不容易,可是听到这样的话,心里还是很难受。

人老了,真的就成了儿女的负担吗?

慧敏走过来,坐在我身边:"爸,您别生气,气坏了身体不值得。"

然后她转向志强和丽华:"你们到底想怎么样?把话说清楚。"

志强和丽华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丽华开口:"慧敏,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爸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但是不能让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责任和费用。"

"你们的意思是要我出钱?"慧敏冷冷地问。

"也不是要你出钱,"志强赶紧解释,"就是大家一起分担嘛。你出钱,我们出力,这样比较公平。"

我听着他们的话,心里越来越寒。

什么出钱出力,说到底还不是嫌我是个累赘。

慧敏站起来,语气很坚决:"如果你们是为了钱来的,那我可以给你们。但是有一点我要说清楚,爸以后就跟着我,你们不用再操心了。"

这话一出,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了。

志强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慧敏,你这话什么意思?我们是他的儿子,你是女儿,哪有女儿养老人的道理?"

"什么道理不道理的,"慧敏的声音有些颤抖,但很坚定,"谁真心对爸好,谁就有资格照顾他。"

丽华急了:"慧敏,你不能这样说话。按老礼儿,养老人本来就是儿子的责任,你一个女儿家......"

"别跟我讲老礼儿!"慧敏打断她的话,"老礼儿还说要孝顺呢,你们做到了吗?"

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听得见墙上那个老式挂钟"滴答滴答"的声音。

我看着慧敏,心里涌起一阵暖流。

这个女儿,从小就护着我,长大了还是一样。

可我也担心,她这样跟哥哥嫂嫂闹翻,以后怎么办?

志强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慧敏,你考虑清楚了吗?你还年轻,应该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带着个老人,哪个男人愿意跟你处对象?"

这话说得很重,像是在威胁。

慧敏的脸一下子涨红了:"我的事不用你们操心!"

"我们是关心你,"丽华在旁边假惺惺地说,"你都二十八了,再不结婚就成老姑娘了。"

我看着慧敏,心里突然很难受。

是啊,她为了照顾我,会不会真的影响自己的幸福?

我张嘴想说话,慧敏却抢先说道:"我的幸福不幸福,不需要你们来定义。照顾爸是我愿意做的事,跟结不结婚没关系。"

志强和丽华面面相觑,最后还是丽华先开口:"既然这样,那我们也不勉强。但是慧敏啊,话说在前头,以后爸有什么事,你可别怪我们不管。"

"不用你们管,"慧敏冷冷地说,"不过,你们刚才说的那些费用,我可以给你们。"

说着,她从卧室里拿出一个小铁盒,数出五张大团结:"这是五百块,算是你们这两年的辛苦费。从今往后,我们就两清了。"

志强和丽华的眼睛都亮了,但嘴上还要装样子。

"慧敏,我们不是为了钱......"志强说。

"是不是为了钱,大家心里都清楚,"慧敏把钱放在茶几上,"拿了钱就走吧,以后不要再来了。"

丽华迟疑了一下,还是把钱收了起来。

志强站起来,有些不甘心:"慧敏,话不能说得这么绝对,爸毕竟也是我们的......"

"是你们的什么?"慧敏冷冷地问,"是负担?是包袱?还是可以拿来要钱的理由?"

志强被问得哑口无言,脸红脖子粗的。

最后,他们还是灰溜溜地走了。

走的时候,丽华还回头看了一眼,那眼神里有些不舍,不知道是不舍钱还是不舍什么别的。

门关上后,慧敏回到客厅,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

我看着她,心里既心疼又感动:"慧敏,为了我,你跟他们闹成这样,值得吗?"

慧敏抬起头看着我,眼睛红红的:"爸,什么值得不值得的?您是我爸,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

"可是他们毕竟是你哥哥嫂嫂,以后见面多尴尬......"

"爸,"慧敏认真地看着我,"有些关系,不是血缘就能维系的。真正的亲情,是相互关爱,相互理解,而不是互相计较。"

我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

这个女儿,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懂事,这么有主见了?

那天晚上,慧敏给我打洗脚水,一边帮我洗脚一边跟我说话。

她说她其实早就想把我接过来了,只是一直被志强他们拦着,说什么她工作忙,照顾不了。

她说她现在才明白,有些人嘴上说着为你好,其实心里想的是自己的利益。

她说以后我们就这样过,她会好好照顾我,让我安享晚年。

我听着她的话,心里暖暖的,可又有些担心。

"慧敏啊,你这样照顾我,真的不会影响你找对象吗?"

慧敏停下手里的动作,看着我笑了:"爸,您放心吧,该来的总会来的。如果有人真心爱我,就不会嫌弃我照顾您。如果嫌弃,那说明他不是对的人。"

我看着她,心里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个女儿,真的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了。

外面开始下雨,雨点打在窗户上,发出细碎的声音。

我想起小时候,每当下雨天,我都会把孩子们叫到身边,给他们讲《三国演义》的故事。

那时候志强坐在我左边,慧敏坐在我右边,都听得津津有味。

现在志强长大了,却变了心;慧敏也长大了,反而更贴心了。

人心啊,真是难以琢磨。

我伸手摸摸慧敏的头,就像小时候那样。

她抬起头看着我,眼睛里有晶莹的东西在闪烁。

"爸,您以后就跟着我,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我用力点点头。

是啊,再也不分开了。

有这样的女儿,我还要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