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别立刻喝温水!消化科医生:这个时间喝等于喂养癌细胞

发布时间:2025-09-09 13:45  浏览量:1

本文1751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早上空腹喝杯温水,排毒养颜、润肠通便。”这几乎成了很多人早起后的“仪式感”。但你可能不知道,错误的时间喝水,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反而可能在“养病”。

近日,北京某三甲医院的消化科门诊里,一位50岁出头的林女士因为胃癌前病变被紧急收治。她非常困惑:自己生活规律、饮食清淡,怎么会得这种病?

医生追问生活习惯时,她提到:“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空腹喝一大杯温水,已经坚持五年了。”

医生沉默片刻,说:“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

先说结论:喝水没错,但不是立刻喝,更不是大口猛灌。

很多人一睁眼就拿起床头的水杯,仿佛晚喝一口就会“毒素滞留”。但事实上,此时肠胃尚未“苏醒”,过快补水反而给消化系统增加负担。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指出,人在清晨的胃酸浓度较高,尤其是空腹状态下,胃黏膜处于相对脆弱的阶段。如果这时突然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影响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初始的消化能力

更糟的是,如果水温不当或者喝得太急,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引发慢性胃炎,甚至诱发胃肠道病变。

你没看错,早起第一口水,有可能与癌症风险相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表的研究指出,胃癌的发病因素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外,长期刺激胃黏膜也是重要诱因之一。

而反复、持续的冷水或大量温水冲击空腹胃壁,就是一种“慢性刺激”。

消化科医生解释道,胃黏膜并非铜墙铁壁,它更像一层薄纱,长期被破坏修复、再被破坏,就容易出现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

更关键的是,有些人本身就携带幽门螺杆菌,早起猛喝水后反而加快了这些细菌的扩散速度,进一步加重胃部炎症。

“看似健康的习惯,其实是在给癌细胞创造温床。”医生忍不住叹息。

很多人喝水的理由是:早上喝水通便效果好。但问题来了,水进到胃里,需要经过一系列消化信号才能引起肠道蠕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临床营养科指出,真正促进排便的不是水,而是胃结肠反射——即胃被食物撑大后,才会刺激大肠加快蠕动。

也就是说,清晨喝水促排便的效果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因为冲淡胃液,造成饭前腹胀、食欲下降,影响早餐吸收。

一位60多岁的老人坚持“晨水养生”十年,结果却发展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整天胃胀、打嗝、没胃口,最后不得不依赖药物调理肠胃。

不是早上不能喝水,而是要讲究方式和时机。

1. 起床后先刷牙再喝水。

口腔经过一整夜堆积了大量细菌,若不先刷牙直接喝水,相当于“把细菌吞进胃里”。尤其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的人群,更要注意这一点。

2. 喝水要“唤醒式”,不要“灌水式”。

建议小口慢饮,每次100~150ml为宜,水温控制在30~40℃之间,不要太冷或太热。这样既不会刺激胃,又能温和补水。

3. 早餐后补水效果更佳。

吃完早餐后,胃已经开始蠕动,此时适量饮水可以帮助消化,更有利于肠道蠕动,对便秘人群更友好。

4. 有胃病史人群更要慎重。

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早晨喝水应征询专业医生建议,切勿盲目模仿“网红养生法”。

如果你想通过喝水达到保健效果,关键在于“整体饮水习惯”,而非“早上那一杯”。每日推荐饮水量因人而异,但一般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1700ml,且应分时段、分场景补充。

饭前半小时喝一小杯水,有助于润滑食道、激活胃液分泌;

运动后及时补水,可防脱水、缓解疲劳;

睡前1小时喝一口温水,有助于夜间血液循环,但不要喝太多,避免夜尿影响睡眠。

写在最后

“晨起空腹喝温水”并非人人适合,更不是什么万能养生法。每一种看似健康的习惯,都需要科学依据支撑。

消化科医生提醒:顺应身体节律、尊重器官功能,才是最好的养生。

别让一杯水,变成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滴”。

参考资料:

[1]《胃癌防控手册》. 国家癌症中心主编. 2022年版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国家卫健委
[3]《晨起喝水的正确方式与禁忌》.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健康科普讲座. 2024年6月
[4]《胃黏膜病变与饮食习惯关系研究》. 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 202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