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步关右的夏侯渊,他有七个儿子,他们都是谁?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发布时间:2025-08-30 08:53  浏览量:1

夏侯渊那些儿子:带着“白地将军”的命运,活出了几种人生

哎,讲起夏侯渊,多少人还只记得他那场窝囊的死。四百兵,鹿角边,他还没来得及显摆一把,就被黄忠一刀砍了人头。“西部战区总司令”的光环下收场,居然还落个“白地将军”的名头。气氛有点尴尬,可夏侯家的接班人们,却并不甘心在父辈的阴影下打转。命运这玩意儿,偏就喜欢折腾人——你说一个老爸刚刚跌了跟头,儿子们还能不能翻盘?

其实,夏侯渊的家底还算厚,至少儿子们没被彻底打落尘埃。头生的是夏侯衡,表面看没什么特别,他娶了曹操弟弟的女儿,算是姻亲圈里混得还行。“海阳哀侯”的闺女,身份听起来挺荣耀,但并没有带来太大的起波澜。要说待遇,衡还是挺受宠的:继承父爵,封了侯,平日宫里坐坐班,带带禁卫,多半下棋喝茶,风平浪静,也说不上是立了什么赫赫战功。可就是这种“没故事”的人生,有时反倒最难——他始终是个符号,曹家的“自己人”,不功不过,不温不火。这种日子,讲真,大多数人可能只求安稳,但他也只能这样了。

其实,最有看头的是老二夏侯霸。小时候可能也不安分,但自打听到老爸死于乱军,一腔恨意就憋在心头了。他跟着曹真入蜀复仇,对着蜀军大干一场,那时地形难打,兵力又不够,他拼死死守,终于撑到援军赶到。有一回,还和郭淮一起把姜维赶了出去。看着这兄弟,就像那种一心想要证明自己狠劲儿的小伙子。后来人生就更有戏了——朝廷换了权,曹爽被干掉,魏国内斗成风,他一看势头不妙,索性跑去了刘禅那边。他活生生从仇家变成座上宾,被刘禅收得妥妥帖帖。成了蜀汉的北伐主力,带兵反打老家。说真的,要不是仗着能打和懂权谋,他这步棋下得也有点惊险。你说他心里会不会有点别扭?本来一心要报父仇,到头来却替“仇敌之子”效力。命运啊,越来越像扯皮球。

家里第三个孩子夏侯称,当年就是“孩子王”,带着一群小伙伴玩“军中演习”。最有意思的是,他抓到谁违反“军令”,真的会玩“鞭刑”,还挺有领导范儿。夏侯渊一度对他寄予厚望,特意让他读《项羽传》,磨练一下兵法、小脑筋。不过称自己倒是拎得清——觉得天赋都是老天赏饭,不爱钻书本。这小子还真的能耐:十六岁时骑马弯弓,竟然一箭结果一只野虎。曹操看得□了,叫曹丕结交,多学两招。这样的人物,要不出头简直没天理,只可惜,十八岁就病死了。人生还来不及张牙舞爪,身子骨就撂了。想必他自己都来不及不服气。

夏侯威,这名字就透着一股子正气。年纪轻轻就很有侠义名声,和曹丕、曹植都称兄道弟,还有一手看人本事。羊祜还没出山时,他一眼看好,就把宝贝女儿“提前埋伏”。后来羊祜果然成了名将,能耐没得说。这种慧眼和魄力,确实不是老子给的,是自己修出来的。老威还差点闯过生死关,得了大病又恢复,可惜最后对算命师的劝告没上心,不久还是去了。说命里有劫,他不想服,可老天偏不由人。你说要是他能多活两年,是不是魏国就多一位重臣了?

再有就是五弟夏侯荣,小孩子但灵气十足,七岁提笔文章就下得飞快,还记性绝佳。曹丕请他去大宴,满场都是权贵,每人发个“名片”,上头写着家乡与姓名。别人一张张地收,他不过一扫,每个人的底细都能说出来,还能话头对上掌。要说聪明,小荣算是真的“天选之人”。才十三岁,便跟着爹登场汉中之战。可惜乱军中见父亲阵亡,他没想着逃命,手提剑就迎头冲进敌团,拼死厮杀到最后一刻,也就定格成了少年英烈。“天才”的路,走得短也决绝。

至于夏侯惠,这哥是文人一个,小时候最爱和钟毓辩论什么“国家大事”,书卷气里透着倔劲。文章写得漂亮,奏章有板有眼,后来流传下来两卷文集,入了大书目。可书生气盛也保不住长命,三十七岁便早早去世。看他这种“做学问的命”,忙活一生,就像一阵风飘过,留下点书,不再惦记江湖事。

最后一个,夏侯和,也是“文官型”。担任司马昭麾下左司马。有一年,钟会灭了蜀汉,趁机准备造反。夏侯和被派去成都“动脑子”,顶着钟会软硬兼施,硬把事情挡了下来。钟会败了,夏侯和归来封爵。这种角色,算是朝廷里的“悄悄的关键人”,成事不张扬,但一旦缺了就要出乱子。他也没有什么太轰烈的故事,只是在某些生死交错的节点,替家族留下一笔。

你问夏侯渊的七个儿子,哪个最闪光?有的风平浪静,有的压着一口气折腾到底,有的刚刚出头却被命运叫停。或许传奇和悲剧只是在一起排队,家族荣光有时更像命运的漩涡,把英雄拉着走。

我常觉得这些三国人物,故事里都藏着一点无奈,也有一点骄傲。时局无常,谁能猜到走到最后,是陪着历史舞台转圈的“配角”,还是一瞬间被命运推上台,亮出来的主角呢?你说最精彩的是谁,其实答案不就在每个人活过的那几步里么?

谁知道,如果夏侯渊没死得那么憋屈,这家伙们还会不会活出一样的胆气?也许,命运这东西,本就没人说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