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学:遇见光中 成长无忧 未来可期

发布时间:2025-09-10 08:54  浏览量:2

坐落在光明中心区的光明中学,是光明唯一一所以“光明”命名的完全中学。从1965年农场田埂上的几间瓦房,到如今成为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集团牵头校,光明中学坚持“质量立校、人本治校、文化兴校、科研强校”,接续奋斗兴办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完全中学,日益成为深圳家长和学生向往的教育“理想地”。

光明中学校园。

吸引力增强,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放心优选

以中考464分的成绩进入光明中学就读的胡同学,经过三年精心培养,顺利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中考451分的康同学,在光明中学实现一路“逆袭”,考上了心仪的华南师范大学……

许多孩子在光明中学一路“逆袭”,圆梦高考。近几年,光明中学交出的“成绩单”始终稳健且亮眼——学校本科率稳步在高位运行,高分段学子不断涌现,越来越多毕业生考入中山大学等一流高校,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我们真心关注每个学生,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品德修养等,时刻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学校、老师、同伴的温暖和力量。”光明中学孙永兴老师说。

一群“师德高尚、师能卓越、经验丰富”的教师默默耕耘。光明中学现有332名专任教师,其中硕博学历占比超35%,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2人、市区级名师64人,教师梯队搭配合理。

这样的“高配置”师资,为学生的学业成长筑牢了“护城河”。

温剑飞老师将省级课题《非常物理》与高考考点结合,创研的“五声课堂”模式让物理备考既高效又有趣;覃小丽老师打磨的课例获评教育部部级“精品课”,她总结的“考点拆解法”帮助学生快速突破知识难点。

各学科备课组坚持“集体备课+案例研讨”的备考模式,每周至少一次集中研讨,分析学情、优化复习方案,甚至连作业设计都要经过全组打磨,确保“练一题、通一类”。

“我们多数老师选择居住在光明中学附近,只为节省通勤时间,把更多时间用来教学和陪伴孩子,他们利用傍晚、午休、周五放学后等时段,牺牲休息时间为学生补弱答疑、集中辅导……”光明中学陶娟老师说。

老师们“懂教学、会备考、爱学生”,让家长们放心地将孩子的未来托付于此。“上光明中学,享集团优质资源”已成为不少家长的共识,学校的吸引力从区域内向全市范围逐步扩展。

2022年底,光明区光明中学(集团)正式挂牌,这一里程碑事件,让学校的“硬核实力”再添新筹码,也带来了显著的“虹吸效应”。作为牵头校,光明中学整合资源,将构建“小学→初中→高中”的贯通式培养体系。

光明中学校园历史剧沙龙现场。

“光·明”课程体系,让每个孩子找到热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光明中学,从来没有“统一的成长模板”,只有“量身定制的成长路径”,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五育融合中实现全面且个性的发展。

光明中学构建了“自主+多元”的“光明”课程体系,涵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大板块,52门选修课、48门课后服务课程覆盖文学思辨、科技创新、艺术创作、体育竞技、国际视野五大领域——

“玩”出创新智慧,孩子好奇心在这里落地生根。光明中学为热爱探索的孩子搭建了广阔的平台,配备了专业的“光子实验室”,让学生能亲手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探究实验;“科技创新社”定期开展AI系统搭建等,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人文教育也从不局限于课本:光明中学“榕树下读书社”每周组织经典品读活动,学生可以围绕《论语》《朝花夕拾》等名著展开讨论,在交流中深化理解;“木棉花开朗诵戏剧社”则让学生通过演绎名著片段感受文学魅力,胡洁敏带领他们编排的《玩偶之家》《我,于勒》等短剧,先后在深圳市读书月名著新编短剧大赛中斩获特等奖、二等奖,还诞生了“最佳男女主角”。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光明中学将这句话落到了实处——学校8个标准体育场馆,利用率高达98%,还开设了游泳、足球、射箭、定向越野、软式棒垒球等12类体育特色课程,成立了15个体育社团,举办丰富的体育赛事。

在劳动教育方面,光明中学拥有2000平方米的“缉熙劳动农场”,实行“班级轮值制”:学生们分组负责播种、浇水、施肥、采摘,还会将收获的蔬菜送到食堂加工,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

光明中学“缉熙艺术中心”配备了专业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烙画工坊,各班级的“艺术角”由学生自主设计,每周“露天剧场秀”会上演学生自编自导的歌唱、舞蹈、语言类节目。

“光·明”课程体系让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增强文化修养,在劳动中学会创造,在艺术中感受美好,实现了“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的培养目标。

光明中学举行“成人礼”。

60载办学积淀,打造一条“成长无忧”的道路

光明中学改扩建完工后,硬件设施实现“质的飞跃”——学校占地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35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在教学设施方面,光明中学拥有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录播室、图书馆,还有专门的科技创新教室、艺术教室、劳动实践教室,能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整个校园既有“科技感”,又有“人文味”。

近年来,光明中学通过改扩建升级硬件,依托地处光明中心区的区位优势,不断优化自营食堂等,为学生打造了“安心学习、无忧生活”的成长空间——在这里,孩子不用苦于来返学校路上的奔波,不用为学习环境发愁,更不用为饮食安全担心,只需专注于学业与成长。

光明中学距离地铁六号线光明大街地铁站仅800米左右,步行约10分钟即可到达。学校食堂坚持“自营模式”,从食材采购、加工到售卖,全程由学校专人监管,确保食材新鲜、卫生安全,且每天提供不同的菜谱。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中学食堂还会定期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根据反馈调整菜品和服务,比如增加学生喜欢的菜品,或改善就餐环境。这份“人文关怀”让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成为学生感受校园温暖的“重要场所”。

光明中学学风良好。“学风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一件件真实的事情‘养’出来的。”光明中学胡洁敏老师说,学校倡导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逐渐养成了主动探究、敢于表达的习惯。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精神风貌,逐渐形成了踏实好学、积极向上的学风。

60载办学积淀,光明中学为学生打造了一条“成长无忧”的道路,指引着每个孩子向光而行。

光明新闻全媒体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黄浩/文 记者 卢正辉/图

编辑 汪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