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王勤伯:只懂足球的人,其实对足球一无所知
发布时间:2025-09-11 07:53 浏览量:2
文/王勤伯
1
从费内巴切下课后的第二天,穆里尼奥回到了葡萄牙老家。
一些葡萄牙记者在机场等候他,穆里尼奥对未来未予置评:“我先回家,看看里斯本竞技对波尔图的比赛,然后和家人共进晚餐。”
穆里尼奥从费内巴切下课的导火索是球队在欧冠资格赛最后一轮不敌本菲卡,无缘正赛。在土超执教15个月后被解雇,穆里尼奥及其团队将获得1500万欧元的赔偿金。
“已经结束的,就已经结束了,”对于各种提问,穆里尼奥如此回应媒体。
从费内巴切下课,对穆里尼奥的职业生涯打击可能比之前在任何一支球队被解雇都要沉重。这是他20年来首次远离五大联赛,而费内巴切是一支底蕴深厚、愿意投入打造阵容的豪门球队。然而,穆里尼奥不仅未能率领费内巴切夺回联赛冠军,还连续两年止步欧冠资格赛。在之前的执教生涯中,除了热刺时期,穆里尼奥至少能拿到些许小奖杯,例如在曼联的小三冠,在罗马的欧协杯(并打进次年欧联杯决赛),而在土耳其他却颗粒无收,倒是留下了很多争议,例如在对加拉塔萨雷的比赛中捏了对方主教练的鼻子……或许,去土超执教,穆里尼奥从一开始就暗藏着很多不情愿。
像他一样在五大联赛豪门或准豪门连续执教20年的主教练极为罕见,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名气前往沙特等联赛赚取高薪。然而,他内心不服输,从热刺到罗马,再到费内巴切,接受这几个去处就像是刻意留在顶级联赛豪门周围徘徊,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如安切洛蒂从埃弗顿回归皇马。期间,葡萄牙人曾向拜仁、巴黎等队自荐,然而,没有人再召唤他,几乎所有豪门都倾向选择更年轻、更具新潮气质的主帅,这两个词与穆里尼奥渐行渐远。
2
职业生涯斩获26座奖杯的穆里尼奥酷似某种类型的网红。当他成功时,人们为他热烈欢呼,但也有许多人不断积攒针对他独特个性的情绪。一旦他失败,这些情绪便会爆发,化为对他的集中嘲讽。
意大利著名评论员保罗·孔多在《晚邮报》发表了一段评论。他指出,穆里尼奥被解雇的消息恰逢国际米兰前主席莫拉蒂因病入院之际,引发了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多年来,他的每一段执教经历几乎都以被解雇告终:在费内巴切之前,是罗马、热刺、曼联,以及第二次执教切尔西。”
保罗·孔多认为:“穆里尼奥的悖论在于,他的成功与‘足球’本身关联甚少。在25年的执教生涯中,他赢得的26座奖杯令人瞩目,但他的战术从不以创新或灵感著称。他依靠低位防守和精准反击取胜,擅长在比赛末段通过换上多名进攻球员制造混乱,并往往比对手更善于掌控这种局面。他的‘特别’并非源于技战术,而是天生的领袖魅力——一种近乎魔性的气场,让他既能赢得球迷狂热的忠诚,也会招致对手无尽的敌意。”
这位金球奖投票人还说:“穆里尼奥是足球从大众运动转型为全球娱乐的最佳诠释者之一。他如战时将军般的气场,以及屡试不爽的剧本——控诉裁判的‘阴谋’、嘲笑对手、甚至对敌方教练的身体挑衅——总能激发相同的狂热追随。穆里尼奥能让追随者甘愿为他赴汤蹈火,他说三冠王国际米兰的更衣室愿意为他穿越地狱。然而,内部的反对声音也随之而来:皇马的卡西利亚斯、拉莫斯和C罗,曼联表现不佳的波巴,罗马心存疑虑的队长佩莱格里尼……这些人最终喊出了‘国王没有穿衣服’……穆里尼奥是最典型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他是一个天才,但前提是无人质疑,否则便有暴露‘空无一物’的风险。”
保罗·孔多代表了意大利足球对穆里尼奥较为主流的一种看法。人们承认穆里尼奥带领国际米兰夺得三冠王是意甲俱乐部最后的欧战巅峰,但随着时间推移,又越发认为葡萄牙人“不过如此”,尤其认为他对足球技战术的贡献微乎其微,将他的成就归结于对情绪的掌控能力。
然而,穆里尼奥真的如他们所说的一样“空无一物”吗?
3
足球对失败者缺乏记忆,哪怕对曾经极致辉煌的失败者也一样。
实际上,只需翻阅十几年前的报纸,大家就会发现,若有人观摩过穆里尼奥的球队训练,那简直是一种超五星级的镀金体验。
穆里尼奥的训练方法在那个年代被认为极具创新价值,例如全程有球训练、模拟比赛节奏的强度设计。但既然很快被其他人学会了,就不再有新意了。在意大利人眼中,只有像萨基、瓜迪奥拉这样缔造了战术革命的教练,才算“成功与足球关联甚多”。然而,意大利人又如何解释像孔蒂、阿莱格里这样的教练?他们是否也为足球带来了诸多新意?
颇具讽刺的是,意大利引以为傲的防守反击战术,穆里尼奥是其集大成者和胜利者,同时也是终结者。意大利足球自己也明白,坚持过去的那一套已是死路一条,近十几年来,一直在改革、创新、碰壁、失败、偶有成绩之间徘徊,不管怎样,辉煌已不再。
被广泛忽略的是,穆里尼奥为葡萄牙教练开辟了一条道路。葡萄牙只有1000万人口,却迅速成为教练出口大国。在穆里尼奥之后,涌现出众多在各国取得成功的葡萄牙教练。他们身上没有意大利教练那种以防守为先、注重成绩下限的鲜明战术传统,但与穆里尼奥分享着同一种哲学——“足球运动人本论”。
这可能是21世纪关于世界足球最重要的理念,源自葡萄牙哲学家曼努埃尔·塞尔吉奥。塞尔吉奥是穆里尼奥在里斯本运动科学学院的教授,后来成为他数十年的导师和亲密顾问。两人初遇时,年轻的穆里尼奥对塞尔吉奥的“身体活动哲学”课程兴致寥寥,他的目标是投身于职业足球,认为这门课程抽象而无用。
是塞尔吉奥以近乎神谕的口吻告诉穆里尼奥:“只懂足球的人,其实对足球一无所知。”
这句话对当时年轻的穆里尼奥如雷贯耳,让他重新理解足球,需洞察其人性基础,关注其复杂性,融入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和历史的视角,而非局限于技战术。
今年去世的曼努埃尔·塞尔吉奥将毕生学术与职业生涯奉献给体育,专注于运动领域的哲学思考。他影响了几乎所有葡萄牙教练,与若热·热苏斯等人建立了深厚友谊。他的思想强调人在体育中的中心性,另一句总结性格言是:“足球并不存在,只有踢足球的人存在。”
这正是穆里尼奥横空出世时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他从一开始就脱掉了教练的外衣,在任何话题上都会引发人的讨论。他的个人影响远超波尔图赢得欧冠的童话。问题不在于穆里尼奥是否以个性渲染取代了技战术,而是在现代足球竞争越发尖端和复杂化的今天,本身就在呼唤“不仅仅懂足球”的教练。穆里尼奥无法被模仿,却给很多教练提供了启发。
穆里尼奥绝非完美,他本就一直在证明没有人是完人,但他的足球遗产将长久令人回味。
本文原载于第922期《足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