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铸师魂 初心育新人——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兵教师的育人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11 16:29  浏览量:2

清晨六点半,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的操场上,薄雾微凉。90后退役军人张圆杰已伫立在那里,目光如炬,注视着陆续集合的学生。“升旗仪式,唱国歌!”他的声音洪亮,穿透晨曦。学生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歌声嘹亮起来。

在这所校园里,像张圆杰这样的退役军人教师共有16位,他们带着迷彩绿的印记,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书写着别样的育人篇章。

“学校的发展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一支特殊队伍分不开——他们就是我们的‘兵教师’队伍。”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党委书记王辉的话语中满是肯定。

作为贵阳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职业学校,该校既是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也是省属优质重点学校。这支占教职工总数6%的“兵教师”队伍,不仅是学校落实国家退役军人转业安置政策的生动实践,更成为贵阳市教育系统中同类队伍占比最高、战斗力最强的“特殊力量”。

从军营到校园军人本色照亮育人路

褪下军装,他们把“不抛弃、不放弃”的军营信念刻进教育肌理;变换战场,他们将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化作育人指南。在教育扶贫的田间地头、课堂教学的三尺讲台、校园安全的防护一线,“兵教师”们的军人底色始终鲜明。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人生的舞台虽变了,但是军人的本色却不会改。”张圆杰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学校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老师,2015到2021年间,他带着军人特有的执行力,深入5个贫困村、1个贫困地区中职学校。

“叔,您家致贫的根结在哪?孩子上学有啥难处?咱得找准路子才能真脱贫。”防化兵的经历让他养成了“精准操作”“零误差意识”。下村扶贫30余次,像识别化学风险一样精准摸排贫困户及贫困学生家庭情况,他所带的班级80%是特困生,却实现了学生流失率为零。学生们说:“张老师就像爸爸一样,不放弃我们中的任何一个。”

排练厅里,前武警侦察兵李涛正拿着相声剧本指点学生:“唐同学,你的接话茬其实是语言天赋!”这个曾在侦察连练就“一眼识破绽”本事的老兵,总能从学生的“小问题”里挖“闪光点”。

18级饮品班的小陈总看错量筒刻度,却能把工具摆得像“武器装备”般整齐,李涛当即给他画“能力画像”:空间秩序感强,适合仓储管理。 三个月后,小陈发明的“原料六区分类法”被连锁咖啡店看中,毕业即入职。

“侦察兵看地形要记细节,看学生也一样。”李涛说,摄影班学生小吴总“手抖”,他却发现其擅长捕捉动态瞬间,引导他专攻婚礼跟拍,如今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摄影师。

有着12年野战兵生涯的周福全,把“站岗”的责任扛进了校园。2014年5月,得知一名学生生病晕倒在操场,已经下班的他立即赶赴现场,发现交通拥堵后,背着学生从校园徒步2公里到医院,为学生生命健康赢得了宝贵时间。截至目前,周福全累计送学生就医120余次。

军魂融教艺刚柔并济的育人创新

“兵教师”们的课堂从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将军事智慧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试验场。他们把战术沙盘变成创业模拟,把野外生存化作技能实训,把队列训练融入职业素养,蹚出了一条“军体融合”的育人新路径。

进入学校后,张圆杰从未停止自我提升的脚步。他通过努力学习和考试,先后取得贵州省SYB、网络创业培训讲师证书、高级烹饪师技能证书。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他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培训20余次,引入“军事化创业沙盘”“就像在战场,每个小组都是战队,要明确目标、分工合作。”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团队凝聚力,建立自信。他还主动走入农村,到7个乡村开展SYB就业创业培训,覆盖人群800余人。“乡亲们,创业就像打仗,齐心协力才能赢。”凭借专业的培训水准和负责任的态度,他的培训学员满意度高达95%。

李涛独创的“军体双轨制”培养方案,藏着“兵教师”独有的育人逻辑:在“刚”的一面,他用部队“内务标准”要求学生,比如饮品班操作台必须“像武器保养般干净”,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案要“像作战方案般细致”;在“柔”的一面,他每月办电子竞技赛,从游戏里观察学生的团队角色——“打野位”适合统筹,“辅助位”擅长沟通,再对应到职业规划中。他还照搬部队“极限拉练”设计创业课程,让学生在压力下练出“拆弹”般的应变能力。如今,他带的班级就业率常年保持98%以上,不少学生成了企业的“骨干”。

周福全把部队“阵地布防”的思路搬到了校园安全管理中。2014年,到校任保卫干部时,马王庙校区因闲置3年成了“治安死角”,社会青年常翻墙入校滋事。他建“学生安全委员会”当“情报员”,70名学生委员每周上报矛盾线索,让打架斗殴隐患“未发先现”;练“安保队伍”当“尖刀班”,每周开展反恐、消防演练,把军体拳、应急处置技能手把手教给保安;带“护校队”当“预备队”,复转军人教师轮流值守,就像部队的“三班倒”,24小时不松懈。三个月的攻坚,校园周边纠纷从每月10余起降至零。他还编写《防范四季隐患 创建平安校园》校本教材,把防诈骗、防溺水知识填进布依山歌,创作《女职快板说安全》《直播说安全》等宣传视频,让学生记牢安全知识。

初心映桃李特殊队伍的非凡担当

暮色中的实训楼灯火通明,张圆杰正在帮学生修改创业计划书,李涛在排练厅指导学生排练安全主题相声,周福全带着护校队进行夜间巡逻——这样的场景,是“兵教师”们的日常。“兵教师”们用行动证明:军人的价值从不止于战场。

正如王辉所言,这支队伍是学校“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是退伍不褪色的军人,用钢铁意志锤炼学生品格;是守正创新的教师,用专业能力点亮职教明灯;更是连接军营与校园的桥梁,让军人精神在职业教育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当清晨的阳光再次洒满操场,“兵教师”们的口令又将响起。这一次,或许有学生会接过他们手中的指挥棒,带着“迷彩铸魂”的信念走向社会——这,正是“兵教师”们最珍贵的“育人答卷”。

而那抹永不褪色的迷彩绿,终将在更多青春的胸膛里,跳动出为国奉献的赤诚脉搏。(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