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严汉平吴炜看望慰问一线教

发布时间:2025-09-11 15:56  浏览量:2

# 教师节前夕,盐城市领导深入一线看望慰问教师,关注乡村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9月9日上午,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严汉平,市委副书记吴炜分别深入学校一线看望慰问教师,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福和崇高敬意。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周斌、吴炜一行首先来到大丰区西团初级中学。校园内,整洁的教学楼前绿树成荫,宽敞的操场上设施完善。走进教学楼,周斌仔细察看了学校的教室、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等教学场所,并与正在办公室备课的语文教师李明交流。

“您在乡村学校教了多少年了?遇到哪些困难?“周斌关切地询问。

“我已经在乡村学校工作了15年,最大的困难是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但近年来学校硬件设施改善很大,我们也开发了本土特色课程。“李明老师回答道。

乡村学校教育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石。周斌与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座谈时表示,各位教师带着感情、责任、情怀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为孩子们成长成才撑起了一片蓝天。他希望教师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的时代新人。

随后,慰问团来到距离西团初中约5公里的草堰小学。这所村小近年来因为周边农村人口流失而生源减少,但学校教学质量却丝毫未减。校长张红介绍,学校坚持“小而美“的办学理念,开设了特色农耕文化课程,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中成长。

周斌在草堰小学与几位坚守乡村教育一线的老教师促膝长谈,认真听取他们对乡村教育发展的建议。他强调,属地和有关部门要准确及时把握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动向,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好上学、上好学。

“教育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周斌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决守牢教育安全底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形成教师安心从教、学校专心育才、城市人才汇聚的生动局面,为盐城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与此严汉平带领另一支慰问团前往市区学校。上午10点,严汉平一行来到市第一小学。该校创建于1906年,是盐城市最早的小学之一,多年来坚持“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

走进一年级三班教室,正在上音乐课的学生们看到市领导到来,整齐地问好。严汉平与任教27年的音乐教师王芳亲切交谈,了解她的教学经验和工作感受。

“王老师,您能坚持这么多年音乐教育,有什么心得体会吗?“严汉平问道。

王芳老师略显激动地说:“我认为素质教育不是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堂课中。音乐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些年,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快乐。“

离开市第一小学,严汉平来到市鹿鸣路初级中学。这所学校是盐城市新建的一所现代化初中,配备了智能化教学设备和专业化实验室。学校负责人介绍了学校的特色STEM教育项目及其成效。严汉平对学校将科技教育与传统学科相结合的做法表示赞赏。

下午,严汉平一行前往盐城师范学院,这是盐城市唯一一所本科师范院校,肩负着为地方培养教育人才的重任。严汉平参观了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王强先进事迹展览室,与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

王强是盐城师范学院的优秀教师代表,三十年如一日扎根教学一线,培养了大批优秀师范生,被誉为“教师的教师“。严汉平在参观展览室时,仔细阅读了王强老师的教学笔记和学生感言,对他的敬业精神表示由衷敬佩。

在座谈会上,严汉平说:“教师是一份神圣而幸福的职业,希望大家铭记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强调,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重要支撑,希望盐城师范学院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力、重点学科竞争力、科技创新策源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盐城师范学院校长刘伟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要求,坚持应用型办学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师范生培养质量,为盐城基础教育输送更多优秀教师。“

从乡村学校到城市名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学府,盐城市委市政府领导此次教师节前的走访慰问,体现了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群体的关心关爱。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盐城正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位教师都能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这不仅是对广大教师的承诺,也是盐城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即将到来的第41个教师节,盐城正以实际行动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