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仁心护成长 桃李芬芳谱华章——黔东民族寄宿制中学教师的育人坚守

发布时间:2025-09-11 22:06  浏览量:2

教室里的读书声,长廊上静心阅读的学生,球场上孩子们挥洒汗水,教师们在校园中穿梭忙碌——这是黔东民族寄宿制中学教育教学井然有序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学校在持续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高度重视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着力打造一支能吃苦耐劳、善于团队协作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在这支队伍中,杨燕能是践行育人初心的典型代表。

9月9日,黔东民族寄宿制中学操场上,八年级15班班主任杨燕能终于松了口气:“因父母离异,孩子缺乏关爱……现在能去田坪中学读书就好。”

事情要从8月31日说起,开学当天,她发现班里的一名学生未按时报到。联系家长后得知,该学生父母离异,缺乏父母关爱又逢叛逆期,不愿继续上学。杨燕能立即联系家长并坚定表示:“不在这读可以,但书一定要读!”她建议学生转去老家田坪中学,但该校学籍已满额。面对学生家长萌生的退意,她反复劝说道:“绝不能让孩子早辍学,得给读书的机会!”最终,在她的坚持下,经过多方协调成功争取到入学资格。

开学这一周来,杨燕能仍为这名学生留着座位和课本,她说:“他若想回来,这里永远有位置。”

作为班主任,她坚持从家访入手,深入了解叛逆期学生的成长环境,秉持“懂家庭、做学生朋友”的理念,积极推进家校共育,共同守护学生成长。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杨燕荣获铜仁市优秀班主任称号。荣誉的背后,是她用爱心与责任为学生筑起成长屏障的生动写照,也折射出这所学校众多教师深耕教育一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本色。

在黔东民族寄宿制中学,像杨燕能这样用心育人的教师还有许多。九年级14班班主任舒琴,始终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她所带的学生已考入清华大学,而现任学生邓思佳在2024—2025学年八年级全市期末统考中,以734分获全县第一、全市前50名的优异成绩,其分数甚至超过了同期杨逸农。

舒琴并未因邓思佳优异的文化课成绩放松要求,她敏锐地发现邓思佳体育成绩薄弱,而体育中考占50分,若因体育成绩拖后腿影响升学,未免太过可惜。为此,她一方面多次家访,细致叮嘱家长“每天早点送孩子到校,监督她准时参与训练”;另一方面,坚持每天清晨陪伴邓思佳参加晨跑,全程跟进体能训练,用实打实的陪伴与细致关怀,为学生铺就一条“全面发展之路”。

八年级14班班主任梁芳芳担任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她以专业与耐心点亮学生的数学思维,在2024—2025学年中考中,她所带的九年级6班,数学平均分达130分(满分150分),位列全县第一。

回顾三年教学,梁芳芳有着清晰的规划:初一阶段,她自制习题集帮学生夯实基础;初二增加拓展性题型,提升解题能力;初三开展综合性训练,精选习题避免重复练习浪费时间,助力学生冲刺中考。“让每一分钟的学习都有价值”是她的教学准则。

教师的付出,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八年级15班班长吴乐说:“杨燕能老师特别关心我们,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烦恼,她都会耐心开导。”

九年级14班的邓思佳则坦言:“舒老师虽然严厉,但她的自律深深影响着我,每天早上陪我们跑步,中午陪我们学习,我一定会努力提升体育成绩。”

八年级14班学生刘依晨感慨道:“梁老师的数学课简单易懂、重点突出,课后再忙她也会耐心讲解,非常感谢她。”

师者耕耘不辍,学校硕果盈枝。今年,在八年级期末统考中,全县前10名学生中该校就有6名;中考升学率持续攀升,从2021年的44%提升至今年的68%,并在八年级期末统考中以领先第二名30分的优势稳居县域5所中学首位。

更值得骄傲的是,学校为高一级学府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多年来,钟宇(2010年)、钟艺(2010年)、高峰(2014年)、洪金鹏(2018年)、舒若彤(2022年)、杨逸农(2023年)等学生先后考入清华大学;2025年,玉屏民族中学高考600分以上的6名学生中,有4名毕业于黔东民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该校初中毕业生、玉屏籍学子褚吉顺(现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专业),以广场合唱志愿者身份,与北京40所高校的3000余名大学生共同用歌声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时代强音。

“近几年,从我校走出的学生中,考上清华、北大、985等重点高校的学子越来越多。”副校长杨红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育人初心,让更多学生在这里实现梦想,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玉屏融媒体中心记者尹雪梅

编辑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